• 12

力晶互助會

看到板面有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所以上來貼意見,離上次又睡了幾個月了.....力晶目前的技術當然無法與世界先進比,但世界先進的技術是來自台積電,要是再一次金融風暴降臨,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下滑,還會有單給世界先進嗎? 請參考一尾活龍大的大水庫理論.....晶圓代工這個行業,是IC設計公司給你單子,你想辨法克服困難,你才有辨法提昇技術.......現在力晶沒辨法地,未來還會是一樣嗎?......以黃董的能耐,他會不知道那些單可以接,那些單目前做不到?.......世界與力晶先天的最大不同,一個是8吋,一個是12吋.......兩個股本接近,以重置成本來算,那個會是被低估地....以股價淨值比去算台積電.世界先進.南亞科.華亞科.力晶這五檔,那檔C/P值高,未來還有成長空間.......大家都在談論"物聯網",你對物聯網又知道多少呢?當萬物都可聯網時,需要的是有能力將少量的記憶體與IC整合在同一個晶片上,目前誰有能力做晶圓代工與記憶體的技術..............你們有認知的力晶,與我所認知的力晶大不同,......板上只有幾位,一尾活龍大,TONY大,...等人,我們所見的是三年,五年後的力晶,其它像折舊,租賃的問題,要是有心,財報都會告訴你力晶的競爭力如何......投資要為自己負責,沒有人叫你買,沒有人叫你不要賣.....

轉貼另一種說法供大家參考
賣的人有愈來愈少的跡象,下星期也許會有新成交價出現!
華亞科說今年要轉入20nm,這完全是唬爛,因為美光連25nm製程都搞不定,還妄想轉入20nm

爾必達是2011年量產25nm的,但目前仍以30nm為主,過了4年,25nm依然無法替代30nm

以此觀之,製程已經停滯不前,所以各家還是固守自己的山頭不變!
brad9859 wrote: 我一個親戚就滿倉買力晶, 投了60...(恕刪)
看他買的價格吧 如果是後期買的 現在價格 15.5值多少
新台幣貶值效應帶動晶元代工三雄去年第4季營收爆發!龍頭台積電去年第4季營收飆上2225.21億元新台幣、季增率6.4%,不僅優于先前財測目標,同時也續創歷史新高,此外,聯電以及世界先進去年第4季營收也同步創高;展望今年,晶元代工三雄樂觀看待今年第一季營運展望,台積電以及聯電已決定“不停機歲修”,力拼產能全開,打破第一季營運淡季不淡魔咒。
晶元代工三雄去年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今年第1季看法仍不悲觀,主要受到新台幣續值, 加上大陸智能手機及平板計算機在農曆春節前強力拉貨,因此今年1月接單透明度明顯較去年12月為佳,目前訂單能見度至少已經看到第1季底、第2季初,進一步帶動產能利用率維持90%以上高水位。
力晶養金雞 鴻海開創投 繁星點點 臥虎藏龍在興櫃

上市、上櫃公司的股票已經分析不完,一般人很少注意到興櫃市場,
但是,在這個冷凍櫃市場裡,卻冰存著不少值得投資的好股票。


受到全球主要股市跌跌不休,台北股市也連帶交易清淡之牽累,再加上缺少了當年如同原相(3227)、創意(3443)、益通(3452)、華擎(3515)等超級巨星,得以吸引投資人目光的聚焦,使得原本交易規模就不大的興櫃市場形同雪上加霜,目前單日成交金額僅餘3、4億元,與去年同期單日成交金額動輒2、30億元相較,現在的興櫃市場,真的變成不折不扣的「急速冷凍櫃」。


興櫃是寶藏之所在


然而,正如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前富達基金公司旗下麥哲倫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所認為,「不要一窩蜂搶進市場投資機構一致看好的熱門股或熱門產業,只有那些被證券分析師所忽視的產業或市場,才會是寶藏之所在。」目前興櫃成交量急速下滑,甚至是因為流動性太低、市場規模太小等因素,讓手握雄厚資金的外資投信等機構投資人興趣缺缺,但這樣的市場,卻正是彼得.林區所認為「寶藏之所在」。
先從股本規模來看,縱使存在著股本規模龐大到1051億元的台灣高鐵,但在目前239家興櫃企業中,僅有5家公司股本超過50億元,其中,甚至有高達221家公司的股本規模不到20億元。而單就股本小這點來說,就符合包括彼得.林區在內多位投資大師所認為,未來具有成為高成長潛力股的最基本條件。
興櫃不乏一些值得注意的公司


當然,從獲利成長與投資價值的角度來分析,興櫃還真的隱藏許多獲利表現具成長性,但股價卻遭到低估的「實力派高手」。其中就以興櫃長期以來的績優生大量科技(3167)為例,近3年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4.22元、5.69元以及6.87元,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也由27.89%進步到37.26%,獲利穩定成長,非常「對得起」股東,而如此獲利表現,即使在上市上櫃企業中也很難找到幾家。
但以大量科技目前約50元股價水準來看,本益比連8倍都不到,股價確實是明顯遭到低估。另外,以生產印刷電路板為主要營業項目的志超(8213),近3年每股稅後盈餘也是從1.63元逐年成長到5.5元,成長動能十足,股東權益報酬率更是從13.24%攀升到28.70%,獲利能力也非常對得起股東。更重要的是,今年前5月累計營收年成長率亦高達30.64%,以目前41元的股價計算,本益比也是不到8倍,亦是遭到委屈對待。
如前所述,問題就在於,興櫃企業多是股本20億元以下的小公司,固然成長潛力十足,但如果與台積電(2330)、台塑(1301)等大型且具有歷史的績優企業相比,經營與投資風險都高出許多,即使是現在賺錢,也很難保證在下個不景氣時,公司不會就此倒閉。加上過半興櫃企業掛牌時間都不長,投資人認識也是相對有限,也正因此,即使企業獲利頗佳,投資人也不敢貿然投入。但如果有個富爸爸在背後撐腰,姑且不論是否有訂單或其他資源的直接挹注,單純憑著富爸爸光環加持,投資評價就會先提高一等。
力晶黃崇仁 富爸爸強攻興櫃


事實上,也確實是有不少上市櫃企業開始在興櫃市場「默默佈局」,除了試圖建立起自家的事業王國外,未來也能等到行情大好之際,就旗下所培養的興櫃金雞推到上市上櫃掛牌,好好大賺一筆業外收益。其中,尤以黃崇仁領軍的力晶(5346)集團動作最為積極。目前力晶在興櫃養了包括智成(3482)、力旺(3529)、晶相光(3530)、力積(3553),以及新日光(3576)等5隻金雞,基本上,除了新日光外,這些金雞都是以半導體IC設計產業為主要核心價值。而這樣的佈局將有助於力晶從DRAM(動態隨機記憶體)生產,跨入邏輯IC製造領域,讓力晶未來能夠從專業DRAM製造商轉型為產品更多元化的晶圓代工廠商,「小聯電王國」的雛形呼之欲出。
若是再進一步觀察的話,這5隻金雞雖然成立時間各有先後不同,但其中4隻都集中在96年於興櫃掛牌,剩下的1隻也是在95年興櫃掛牌,這樣的動作實在很難不讓人推測,力晶想急於將這些小金雞們推上市上櫃的企圖。


集團積極佈局自己的興櫃王國


實際上,郭台銘的鴻海王國近2年來在興櫃佈局的動作也不落於人後,旗下目前有先進電(3437)、正達(3149)、沛鑫(3413)等3家公司在興櫃掛牌。只是有別於力晶以「養金雞」的方式,鴻海多是以「開創投」的模式直接從市場收購而來,其中,像正達、沛鑫都是鴻海在去年才入主。
除了力晶、鴻海外,包括聯電(2303)、友達(2409)、裕隆(2201)與中華車(2204)、神腦集團、大同(2371),以及仁寶(2324),也都有在興櫃布建自己的事業王國版圖(表1)。雖然這些興櫃企業不見得因為有了個富爸爸,營收與獲利表現就會逐年走高,企業前景也不會因為富爸爸的加持而變得一片光明。
但若是從去年興櫃營收表現前10名企業名單來看(表2、表3),包括了燁聯(9957)、統寶(3195)等,背後有富爸爸的企業就佔了7檔,而從獲利面來看,去年每股稅後盈餘最高前10名興櫃企業中,背後有富爸爸的企業亦佔了5名,而且1到3名全都是有富爸爸在背後撐腰。可見,總的來說,無論比營收規模,或是比獲利高低,有沒有富爸爸加持,仍然是有差別。
友達全力奧援 瑞鼎最具明星相


以去年獲利王榜眼,同時也是友達旗下的瑞鼎科技(3592)來說,該公司是以大尺寸TFT-LCD驅動IC及時序IC為主要產品,最主要客戶就是母公司友達,及友達轉投資公司AUL。
自2003年成立以來,經過了3年虧損後,終於在2006年開花結果,受惠於母公司友達面板出貨逐季攀高,加上友達亦提高採用瑞鼎產品比重,使得瑞鼎出貨量從95年的3千萬顆快速增加到1.77億顆。
而瑞鼎本身也在將生產成本壓低的努力下,儘管平均銷售單位與前年相較微幅上揚,但毛利率仍能出現將近4%的進步。就在出貨量與獲利能力同步提升下,每股稅後盈餘也從0.99元大幅躍升至16.17元,進步相當驚人。只要友達這個富爸爸能夠在面板產業維持優勢,瑞鼎將有機會成為目前興櫃市場最具明星潛力的黑馬。


沒有富爸爸 也有實力派


然而,即使沒有如鴻海、力晶等富爸爸的加持,實際上,興櫃當然也還隱藏了些不為人所熟知的潛力黑馬。以生產PU(聚氨基甲酸乙酸)合成樹脂、各式膠膜及電子材料的化工類股展宇科技(1776)來說,雖然股本僅有4.09億元,卻已躋身國內PU樹脂供應大廠之列,市占率高達7%以上水準,其中,水性PU樹脂更居於國內龍頭地位。
近年來,受到原物料價格上揚衝擊,使得國內化工業者獲利能力普遍受到侵蝕,展宇科技自然也難置身事外,即使產品價格經過數次調升,仍然難以跟得上原物料價格上揚的速度,使得毛利率從91年的15%震盪下滑至目前13%。但在公司致力於撙節費用支出的努力下,營業利益率不降反升,從原本的1.3%攀升到4.4%(圖1)。
除了在控制成本與費用方面多所著墨外,展宇對於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開拓更是不遺餘力。事實上,展宇早在民國83年就已經前進上海設立匯宇化工,主要生產PU架橋劑與PU球場材等產品,接著又先後在上海成立新宇樹脂、聚脂胺上海,以及上海宇邦國際貿易(已處分)等事業單位,並在93年正式錢進越南,設立展宇越南公司。也正因為海外生產佈局的成長茁壯,使得展宇來自外銷所貢獻的營收自91年1.52億元逐年成長至去年的4.55億元,外銷佔整體營收比重也由原本的21.63%快速攀升至37.39%。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國內市場已經飽和,展宇近2年國內銷售金額一直停滯在7.5億元左右水準,但全年營收卻能持續成長,來自開拓海外市場的貢獻確實功不可沒。而且,除了帶動台灣母公司的營收成長外,來自這些海外事業單位所認列的轉投資收益也相當可觀,實際上,在過去5年間,只有95年轉投資收益低於母公司獲利外,其餘4年來自海外所認列轉投資收益表現,均優於母公司本業獲利。
注意化工類股展宇科技


而在營收拓展與海外獲利持續成長的帶動下,展宇不只是近3年每股稅後盈餘呈現跳躍式成長,從94年的1.07元攀高到96年的2.48元,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更是由6.37%進步到13.74%。更重要的是,97年成長動能依然不減,前5月累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出現15.42%的年成長率,5月營收年成長率更是高達52.66%,今年獲利展望絕不宜看淡。以目前股價來看,股價淨值比不到1.1倍,近4季本益比更不到10倍,更是撿便宜的最佳選擇。
除了展宇之外,前進國際(3098)也是一家鮮為人知,但卻是從谷底翻升的興櫃企業。前進國際主要營業項目為企業管理顧問服務與相關軟硬體代理銷售,雖然是個股本僅有1.25億元的小型企業,但打開其客戶名單,包括了台積電(2330)、台灣大(3045)、奇美電(3009),乃至於中國大陸的中芯半導體、東風汽車,都是前進國際的主要客戶,隨著客戶陣容的日益龐大,也使得近5年的營業收入呈現向上推升走勢。


前進國際 跟著大客戶做生意


從產品組合來看,主要是由企業諮詢顧問的勞務收入及代銷相關軟硬體的銷貨收入所構成,其中,勞務收入每年對營業收入貢獻大約維持在2億元左右水準,至於整體營收成長的動能則是來自軟硬體代理銷售的貢獻。
從獲利能力進一步分析,勞務收入的毛利率可達20%以上水準,銷貨收入的毛利率則在13~20%區間震盪。但自94年以來,因為高階勞務成本上揚,加上為拓展海外市場,造成差旅費用成本增加,使得勞務收入毛利率快速下跌到12%水準,造成整體毛利率下滑到只剩12.4%,再扣除掉營業費用的話,就造成前進國際在94、95年連年虧損的重要原因。
所幸,近2年來勞務收入毛利率逐年走揚,重新回到20%以上水準,加上銷售收入大幅成長,近3年營業利益率呈現逐年改善,公司獲利在去年不但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盈餘更寫下1.86元佳績。今年前5月累計營收達1.29億元,較去年同期出現28.19%成長力道,5月單月營收更是出現38.64%年成長率,預估全年獲利展望將較去年更上一層樓(圖2)。
此外,前進國際營運雖然歷經一段時期的不順遂,但負債比率卻低於30%,而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也分別有277.77%、111.34%的高水準,顯示公司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都相當健全,但以目前僅達10元左右的股價水準,本益比不到6倍,股價淨值比更是只有0.73倍,股價明顯受到低估,亦是另一家隱藏於興櫃的寶藏。
別老是貼一些舊新聞…拉抬力晶股價!!

要貼舊聞不如貼我這篇!!



1999年06月23日 星期三


世界先進、三菱、力晶宣佈結盟


世界先進、力晶半導體與日本三菱電機昨日召開記者會共同宣佈,三方正式簽訂策略結盟合作備忘錄,由三菱電機、兼松商社等原股東共同釋出力晶11%股權,由世界先進出資新台幣二十七億元,以每股17.5元的價格購入,世界先進將取得力晶二席董事一席監察人,力晶董事長仍由黃崇仁續任,三菱持股比率則降至6%,但仍為力晶主要法人股東之一。

路透基點:台灣力晶科技尋求150億台幣三年期貸款--TRLPC

路透香港1月5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引述消息人士稱,台灣電腦記憶體產品生產商--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尋求150億台幣(4.73億美元 )三年期貸款。 台灣土地銀行是這筆貸款的牽頭行。貸款分為等額兩部分,以土地與工廠作抵押。 A部分與B部分利率分別為台北金融業拆款定盤利率(TAIBOR)加碼210 基點和215基點。 兩部分貸款利率不同,是因為各自的抵押品估值存在差異。 沒有寬限期。在簽約之後,每季度等額償還。 簽約之後開始計算的提款期為六個月。如果提取額低於80%,則需支 付20基點的承諾費。 有興趣的銀行需在本月底之前回復。 貸款將用於再融資和企業一般用途。 消息人士稱,2013年末力晶成功地將448億台幣的未償貸款展期到2015年12月,並再附帶進一步展期兩年的選項。(完)

koshi0312 wrote:
別老是貼一些舊新聞…...(恕刪)


靠散戶拉抬股價,省省吧!不過是資訊分享給想看的人!力晶這條大牛誰有辦法拉得動,如果不是基本面轉好誰買這種股票!
力晶搭物聯網 分食台積電客戶
2015-01-19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力晶(5346)轉型晶圓代工,大發代工利市,最近傳出分食台積電(2330)客戶恩智浦(NXP)物聯網相關產品的代工訂單,月產能高達5000片,今年在新增恩智浦客戶與晶圓代工產能續滿載帶動下,力晶可望續年賺百億元以上。
力晶傳出分食台積電客戶恩智浦物聯網相關產品的代工訂單,月產能高達5千片。(取自力晶網站)
力晶傳出分食台積電客戶恩智浦物聯網相關產品的代工訂單,月產能高達5千片。(取自力晶網站)
力晶執行長黃崇仁日前公開現身曾預估,行動裝置、物聯網及伺服器,將是未來DRAM產業三大成長動能,尤其應用物聯網用的DRAM,將是帶動記憶體產業往上成長的新動能,這將也是力晶今年大展身手與獲利爆發的利器。
價格比台積電便宜
業界指出,力晶的12吋廠對客戶具有生產成本的競爭優勢,價格又比台積電便宜,吸引向來在自家生產及委由台積電代工的恩智浦,去年也將物聯網相關產品開始分給力晶進行生產驗證與試產,今年將逐漸放量,力晶既有客戶對產能需求仍高,挪給恩智浦月產能約5000片。
也打入蘋果供應鏈
力晶副總經理暨發言人譚仲民表示,該公司不評論單一客戶;力晶旗下共有3座12吋晶圓廠,月產能約達10萬片,其中有一座為記憶體模組大廠金士頓(Kingston)代工,另2座生產LCD驅動IC、電源管理IC、CMOS影像感測器、記憶體等代工產品,其中LCD驅動IC透過日本瑞薩合作,間接打入蘋果(Apple)供應鏈。
2008年金融海嘯時,DRAM價格慘跌,力晶爆發財務危機,又逢2012年技術夥伴爾必達倒閉重整,累計欠銀行團高達千億元債務,黃崇仁痛定思痛,積極轉型為晶圓代工後,已陸續償還800億元,估計到去年底對銀行的負債降到200多億元,今年底可望進一步減到剩100多億元,脫離銀行託管並規劃2016年以晶圓代工股重新上市。
每股淨值將回到10元
力晶前年轉虧為盈,稅後盈餘115億元,去年營收401.22億元,較前年的362.34億元成長1成多,去年上半年稅後盈餘48.61億元,年增33.8%,毛利率為33.56%,預估全年仍可賺百億元以上,到年底每股淨值回到6元,市場預期力晶今年可望續賺百億元以上,每股淨值回到10元可期。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