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中韓FTA」 真的對台是威脅嗎?還是膨風

原本是經濟議題 ,
一旦扯上政治
就不好說了
看到很多人說沒簽就鎖國.....

其實有很多人都有為文解釋中韓FTA的效應是怎樣了,
可以去看一下,講得很清楚了,
政府只是在恐嚇而已.....

商周有寫一篇不錯的,已經夠清楚了。

世界那麼大,不是只有跟中國簽約才叫開放。
thejosser wrote:
一旦扯上政治


沒辦法

不參與政治 政治一樣會控制你

不管是少數暴力 還是多數暴力

都應該傾聽 並有所保障

既得利益者不該無限擴大

浪裡白目 wrote:
看到很多人說沒簽就鎖...(恕刪)




浪裡白目 wrote:
世界那麼大,不是只有跟中國簽約才叫開放。...


沒錯,世界很大,但是不是我們說要簽,別人就會答應和你簽,

沒有好處的事誰會做,和台灣簽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換個角度想,我們和誰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太平洋上的島國?還是有市場的大國?
joshua0519 wrote:
如果政府再不把中國當成主要競爭對手,還是每天只是想要靠中國讓利
不好好想想如何區隔中國與台灣重疊的產品跟著重於台灣產業的提升
不管是簽什麼都沒用啦!!!!


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有一點我不認同,那就是目前民選政府只能營造一個環境讓百姓得以發展而不是直接介入。台灣政府過去直接介入經濟發展成立各種黨營國營或半民營公司當領頭羊讓台灣經濟起飛,但是現在已經不允許。

協助產業提升這幾年民選政府除了獎勵條例其他的都不敢做,因為怕被說圖利廠商。台灣現在是被假民主之名的小人綁架,導致廠商沒有能力靠創新提升附加價值,政府只好不斷透過租稅手段來支持產業,一旦沒有支持這些產業只怕未來台灣更慘。
不是膨風,公司以外銷市場為導向,東南亞的市場

早已經退出,因為報價就是輸東南亞國家

差在那個稅金

我們也很希望台灣加入東協

但等了好久.....稅金額度大於利潤

你怎麼拚!除非原料是自己生出來的

成本很低很低,不然稅金一比 就輸了!

等哪天一堆人失業 就知道是不是真的膨風

太痛苦了!

全世界都跟中國簽fta

台灣怕甚麼?

全世界都是傻子

只有台灣人最聰明?


ebola01 wrote:
「中韓FTA」 真的...(恕刪)
King Alex 30D+17~40 F4L, F20-T3霧黑 ,Garmin400T
不是在WTO的架構下,關稅最後都會逐年降低嗎?
有簽老闆多賺一點,但勞工薪水還是不變?
智利、秘魯是簽FTA最多的國家,經濟也沒多好,簽FTA不是重點,重點是競爭力。

簽FTA之前要先有明確的產業政策(那些要,那些不要),不然簽了也沒用。

任何的FTA都是兩面刃,不可能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在市場互相開放之下,自國的敏感性部門產業(包括國家主力希望發展中的產業-還有農業部門),以及中小企業,都可能會是最大的受害者?



alex wrote:
不是膨風,公司以外銷...(恕刪)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會說政府在恐嚇人民
政府僅是推算預警,同樣的動作,每每颱風來氣象局也是做事先的預警

政府要做的是做最壞的打算
有最壞的打算才能盡最大的努力
前面有人說得很讚
任何對台灣有幫助的,即使是一點點的貢獻,政府也應該為人民爭取!!!

身為父母,老實說滿為自己的下一代擔心。



六頁了,現在講這些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我用三個事實說明中韓FTA:

1.中國對零組件幾乎是不課稅的,只對完成品課稅。舉例來說,如果台灣運引擎、變速箱、車殼到大陸,不用課稅;但把這些東西組成整車,就要課稅。

所以,如果你是商人,會怎麼做?請問台灣這一二十年來,跑去大陸開工廠的台商,都在做什麼事?不就是把零組件運進去,當地組裝嗎?後來甚至還當地生產了呢。這樣是不用課稅的。


2.台經院指出,整體而言,雖外銷訂單持續成長,但廠商海外生產比重已連續2個月超過55%。

這個數字,就是證明我上面提到的說法。


3.中國多項產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中長期來看還是得透過FTA來替這些產能找到出海口。

所以,中韓FTA,到底是誰比較想賣給誰,還很難說呢


最後,我想說的是,比起FTA這種關稅問題,對台廠而言更大的威脅來自中國大力扶植本地產業....例如已經很慘的太陽能、LED、塑化等;很快地,面板、IC設計、半導體封測等產業,也會面臨威脅。

所以重要的是,台廠面對逼近的威脅,要怎麼保持競爭力的領先?難道只是靠價格保持競爭力嗎?拼價格,拼得過中國當地的廠商嗎? 這才是台廠最重要的課題....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