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教澳幣住套房問題!!

可以考慮停損

全球出口型國家貨幣

面對美元再度強勢都是競貶來救出口

另外

只要是要透過理專還是手續費的產品就....

先留現金在身上

等大波段回檔再入場爽爽賺

跟人搶那幾塊錢漲幅~下場都不是很好
nonsense wrote:
詳細可以請花旗印此債...(恕刪)


儲蓄險只是資產配置中的一環
若要考慮退休規劃
這麼長期的時間
建議是用股票etf

有少數正義魔人要誤導
美國政府公債
利率更高,風險更低
我也沒辦法
當然最公平的比較是同評級的
美金公司債比較最公平
但對債券沒有研究
待其他神人分享比較
銀行定存=>零風險
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要求比銀行更高
儲蓄險=>保險公司可能倒閉,非零風險
這是一般人奇妙的邏輯

雖然我有高利活存儲蓄險
但平常也不會常去解約
等有股災才會解約入股市
即使靈活,也不會太閒沒事做,短進短出
金管會該管的事情可多了
投資型保單連結的etf
為何要多收超過1.2%的管理費?
新的生命周期表都發布了
為何舊的投資型保單危險保費都沒有降低?
延長了利變的閉鎖期
為何保險公司不用付出對等的誠意?
閉鎖期間只可調升不可調降宣告利率
讓少數不入流的保險公司
第一年先宣告漂亮利率
吸引保戶入場後,資金閉鎖後
就調降宣告利率
有保價金的商品,為何不將IRR列印在保單內?
由保險公司對IRR負責,
任由業務員/理專使用預定利率,保價金/保額增加率,
未扣除附加費用的宣告利率,20年累積的總報酬率等等
跟定存利率無法比較的xx率
誇大保單的報酬率,欺騙無知的民眾
還有坑人的長看險,為何不全部禁售?
這些維護保戶權益的動作
都沒看到金管會在要求管理
反而擔心保險公司的獲利
禁售有利於保戶的商品




澳幣還會再跌,哪時候會好?
我也想知道。。。

AMD_Hammer wrote:
儲蓄險沒有提前離場取...(恕刪)


三年IRR=2.61% > 中國信託澳幣定存2.15%
四年IRR=2.85%
五年IRR=3.00%
六年IRR=3.09%
試算表還敢把一年IRR=-1.22%列出來
真是誠實,相信是對自己的商品滿有信心的

剛看我買的澳幣儲蓄險,
一年IRR=-1.22%,怎會虧1x%?
還是保險公司建議書算的
我根本沒注意一年的報酬率
直接從三年開始算
我也不會在意一年這麼短期的負報酬
兩年以上就是正報酬
三年就勝定存


今天才去存3300元2.15%一年定存說,
這也是我第一次買澳幣,
想說若再貶,
我就逐次將日後到期的台幣定存解掉轉成澳幣,
例如:
若再跌到25解一筆、跌到22再解一筆(當然是會解剛到期期而續存起息者)....
我的想法是就算匯差被套,
至少利息高過台幣定存,
等兩三年或更久後回到28以上時再分批解掉換回台幣應還ok吧!
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