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經濟榮景去哪裡了?


RICE 1502 wrote:
放屁我們以1986~...(恕刪)


兄臺你這麼機動幹嘛

我聽你再放屁!!

以前的物價水準跟現在的物價水準比?

最簡單的汽油價來比就好了,整整漲了一倍,你舉例的直接就被KO

在來比房價,以前60~70年代80萬可以買到一間透天厝,現在?

那時薪水多少現在薪水多少,以前的生活辛苦沒錯,但時代變化此一時彼一時

上一代也享受豐碩的果實,這一代承受你們的豐碩果實後的爛攤子

要發廢文也不思考一下,要欺壓下一代也不是這樣教訓,懂嗎,上一代!!

RICE 1502 wrote:
你去騙騙小朋友還可以.
薪水1000元速利18萬,就如同只有22k想買台北市信義精華區,做夢,
1985年=民國74年,起薪只有3000,購房,松山區一坪5.9萬,
30坪177萬,你也沒本事買,民國80年薪水跳上2萬還是買不起,
無殼蝸牛運動最紅年代,買不起房子再100年永遠有人哇哇叫,
今天高雄市30坪中古屋150萬以內,怎麼不拿來做文章?

叫什麼苦,根本是無能.

曾經當黑手住老闆家學修機車技術,起床到睡覺都在店裡,
什麼都要做,沒有薪水,人家叫過嗎?
那像你們這一代,草莓,蕃茄,媽寶一堆,本事沒有只出張嘴.


討論經濟...你激動個什麼勁啊?!
又沒人要你掏錢出來...莫非...心中有鬼

怎麼老是要提65年的速利呢?!
當時車子是必需品還是奢侈品?車子的普及率有多少?
拿當時的車子..和現在信義區的房價相比...這是哪種比法?比較的基準在哪?
邏輯有問題...

74年起薪3000....看起來好低..好可憐
google查一下資料..74年的平均薪資是13980元 (還是不會google嗎?)
用起薪算...這是哪門子的邏輯概念?
各行各業起薪大不同....74年起薪3000...你是講童工嗎?
光挑那種邊緣且極少數的數據...3000元居然說的出口?!
說說看...74年哪種行業和工作年齡是3000起薪?

出張嘴沒關係
但至少不要出一張胡說八道的嘴
過去光榮的經濟時期或許無法全程參與
但至少不要亂編數據來說嘴
那個年代...也是大統發跡的時候...滿嘴胡說和黑心崛起的年代!! 果然有幾分相似....

在這...沒人叫苦...只是你老生常談你的苦
讓人發噱!!

泡泡&Blue wrote:
兄臺你這麼機動幹嘛

我聽你再放屁!!

以前的物價水準跟現在的物價水準比?

最簡單的汽油價來比就好了,整整漲了一倍,你舉例的直接就被KO

在來比房價,以前60~70年代80萬可以買到一間透天厝,現在?

那時薪水多少現在薪水多少,以前的生活辛苦沒錯,但時代變化此一時彼一時

上一代也享受豐碩的果實,這一代承受你們的豐碩果實後的爛攤子

要發廢文也不思考一下,要欺壓下一代也不是這樣教訓,懂嗎,上一代!!


認同+1

上一代的人有好有壞...

上一代有人深思後...說出:我們欠下一代一個道歉

但也有人吃乾抹淨...看著下一代在收拾他們亂丟的果皮和果核時...還滿嘴胡說..不知反省和感恩!!
水源(資金)往它處流.
這風潮.時勢所趨.不是誰能阻擋住.
缺水的台灣已是旱田.早已不是當年物產豐饒.
談榮景.太沉重.
能溫飽.算不錯.

大家選了一位公務員出身的總統,公務員的福利提昇早就是想的到的事了...
經濟榮景去哪裡了?
你應該問我們當初心中選出來的總統去那了?

謎之音:他很忙的,忙著跑步,游泳,到處打嘴炮之外,三不五時還跟老王打打太極 ....

屏東空氣好 wrote:
台灣公務員的所得替代率高到太誇張

又有一些教育 育兒 旅遊 ....補助~

大家會全面性的往公務員擠不是沒有原因的 ~~
chinack0211 wrote:
我敢保證連賣噹噹 跟 星八克都沒人開工...
(已經發生啦!! 爭取加薪不成,罷工~~)
...(恕刪)


那則新聞我有看 ~

以美國人均GDP高達51,751美金(2012)來說, 時薪7.5美金折合221台幣實在太少...

連台灣這種GDP才兩萬美金的國家, 由於政府最近幾年連續調整, 基本時薪都已經調

漲到115元了(明年元旦起) ~




不過話說我弟近十年前在麥當勞打工, 當時時薪才72元說....

dunhilldun5168 wrote:
如果房子支出,佔掉你大部份的經濟資源

甚至是向未來透支

讓你每天動彈不得,薪水一領到,就必須先還高額的房貸
...(恕刪)


是嘛 ? 幹嘛一定要往北部擠 ?

台灣其他地方其實便宜的房子一堆

像我們高雄這邊很多一坪八九萬的中古大樓乏人問津 ~~

甚至我朋友住的果貿國宅, 距離扁家人文首璽豪宅只有幾百公尺,

旁邊還有小學國中 ...

28至30坪也不過一百二十幾萬呀 !!!


就算是在加油站打工一個月賺兩萬二也可以買得起呢 ~~
Ionicon wrote:
大家選了一位...(恕刪)


血染征袍透甲紅, 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 只有常山趙子龍。 -Keep Walking-
公務員福利是不錯
但遇到買屋這問題
大家都一樣

朋友兩夫妻公務員(我發誓不是我自己)
合計年薪120萬起跳(以後每年還會慢慢調高)
新北市市區買了一間十五年中古屋公寓
房貸一個月要繳四萬多
過的苦哈哈
啥都不敢花

30年前
一間房子50萬
現在變1000萬
問題出在哪裡?
(另一個討論串有人提到 30年前S320一台300萬 現在500萬 才漲不到一倍 有啥可怕的?房子漲20倍)

有人會說搬離台北
搬離台北就好呀
我說妳乾脆搬到屏東山上
一坪可能只要1000塊

人家就工作在台北或故鄉在台北或父母朋友親戚在台北
一句台北貴就叫人家搬...

嫌台北貴就別住台北呀
嫌台灣爛就移民阿
太平洋沒加蓋阿
是這樣嗎?

這篇寫得不錯
去年許多人出國打工,社會瀰漫著台灣逼年輕人出走、年輕人不爭氣等等爭論

好朋友去年寫了這些感想放在fb動態訊息,每次看都很有感觸



==========================================



所以年輕人什麼話都不能講就是了。

一發洩就說是草莓族;

一抱怨就說是抗壓性差;

想準時下班就被說吃不了苦耐不了勞;

想換公司就被說忠誠度不佳。



可是22K政策,你們是想逼死誰?

逼死未來要養你們的,要承擔你們的年輕人。

老了再有錢,你還是要有地方花,要有人給你花。



這年頭,說台灣好的人,一半人都在國外,

一半是把自己的小孩往國外送。

然後留下來的,是知道台灣不好,一半人努力想改變台灣,

一半人是認份認命地歹活台灣。



不可否認,現在年輕人世代,

對台灣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氛圍。

對於政府,對於企業都是。



一個清大畢業生去澳洲做苦力賺錢,那是一個選擇,你可以說都清大畢業了,

在台灣只能幹理專,然後賺個小錢連還債養自己都有問題。

這表示他自己無能,或是時不予他。

但是去澳洲,他沒這困擾,最下層的工作有的是機會,

給了薪水就是擺明了比你台灣高。



年輕人變成了可以換個想法,

把去澳洲1-2年的感覺轉換成夏令營或當兵,

反正存得了錢,回來就是有一桶金。

整個社會都說有錢才能滾錢,

這第一桶金的誘惑,

促使多少年輕人想用更快的時間賺錢。



你們沒能力撐起台灣,讓台灣居末。

希望下一代有能力撐起台灣,卻什麼甜頭也不給。

不用心培養人才,不肯花錢留人,

壓榨一批新人完,再換一批新人進。

不合你們意,就用萬年招數:「你是草莓族。」

許多受不了人激的,就乖乖認你們擺布。

別跟我扯7-8年級生都很弱,

社會新聞翻開,一堆你們世代的中老年人,

無所事事的啃老族,遊手好閒的人也一堆,

沒必要因為你們輩分高,就可以往後輩身上貼標籤。



物價上漲,薪資不漲,你們真的當年輕人是超人嗎?

有時候我覺得是你們把台灣年輕人當成了台勞,

所以讓年輕人覺得與其都要當台勞,都要壓榨自己,

當然選擇薪水最多的方式。



我們雖然對於「要去澳洲」,都聽膩了,

但一個人都肯去澳洲,然後付出勞力,

你們這些腦袋秀逗的人,竟然會說他吃不了苦。



多少年輕人被你們這些高喊「愛台灣」的口號害死?

多少年輕人被你們這些「王永X的成功故事」給害死?



時代變了,不要再用「王先生」的翻身故事,

來套用在年輕人的思想觀念上。



我真的覺得,年輕人希望自己輕鬆賺錢,

然後擁有生活時間,是一個正確的觀念,

為什麼你們就是覺得他們不耐操?



我小時候,台灣經濟正好,多少人準時下班,

第一個就往棒球場報到?或是去保齡球館打球?

這就是生活,我們願意休息,花時間去享受賺來的錢。



現在卻要年輕人吃苦,吃到把自己的青春都只剩下工作。

那...至少做得要錢多吧?那...至少做得是自己的夢想吧?

但我常看到的是,工時長,沒錢,也不是夢想的工作。

年輕人為什麼要做?很簡單,不做沒飯吃,做了餓不死。



年輕人的抗爭,永遠會被你們說成只是一小團體!

因為大多數年輕人都被你們的22K政策,

壓得根本沒時間去抗爭。



放心吧,年輕人沒你們想得那麼不堪。

收起你們既得利益者的嘴臉,

至少這些肯跳出來說話的年輕人,

看得到國際局勢,知道台灣問題出在哪裡。

而我也不相信你們不知道,是你們不肯犧牲手中的利益。



「一個便當吃不夠,你可以吃兩個。」



「你怎麼不早點跟我說?」



你們這些人,某種程度上只是跟講這些話的人一樣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我去面試工作,測試一下自己身價時,

4、5年級生的部分面試官,開頭就想灌輸你吃苦耐勞。

先把你貼上許多標籤,讓你無地自容,

日後你才會拼命想撕掉身上的標籤。



但其實你身上根本沒標籤,他們騙你的。

這種不老實的面試方式,害得多少人自以為忠誠,

但背後的老闆卻竊笑:「又是一個傻瓜。」



不要只會再灌輸年輕人認命,

如果你們給得起,他們又何苦去向國外要呢?

這不是在你們商人眼中,很正常的商場現象嗎?

怎麼跳到國家層級時,就把問題的本質模糊掉了呢?


我不算年輕人
也早就有房了
只是單純地覺得
現在年輕人真可憐
linpredator wrote:
可是22K政策,你們是想逼死誰?

逼死未來要養你們的,要承擔你們的年輕人。...(恕刪)


沒錯 !!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