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如果 benq 願丟250億 自主研發手機

wodkcm wrote:
哈哈哈...看到這我先大笑三聲!
太多人都是頂者過去光環離開跳到還不錯的.
離開去了鴻海幫忙談下大單..
鴻海經歷了Nokia & 蘋果現在也是滿頭大汗了!

在台灣電子業待久了就知道,嘴砲文化久了後,
環境不好要考驗實力就現原形了.
台灣電子系統業的代表只有華碩!
acer,仁寶,那幾個大老闆 google 一下過去講的話
都別提了...


的確,華碩這幾年施董調教下真的很重視品牌跟創新了
創新都會引來一堆模仿者,光這現象就知道施董成功了

沒有萬骨枯之前(eepc)哪來的成功(變型)
但我覺得同樣是品牌跟創新,笨Q跟華碩還有HTC還是有一段差距
其中頭頭真的是一個重要因素其次就是公司治理

$$的話,哪家銀行不借錢的?
可達瓜瓜 wrote:
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假如當時李董 不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
而大膽 丟250億 在台研發手機 相關技術
不知 結局會如何...(恕刪)


其實我覺得KY本身是不錯的
他具有很多正面特質,正直、熱情、勇敢、樂觀,這樣的人成功也不奇怪
抓時機他很厲害,但是後續策略與執行面是他的弱點,
因此個人覺得他最大的問題是用人不當 ==> 沒有找好人補他的弱點
不管是併購西門子或拿250億研發,交給陳盛穩,我覺得應該都會失敗吧

就併購時機來說其實很不錯,當時明基正由手機代工全盛時期走向衰退
這時候需要一個發展方向,選擇西門子不算錯。只是最後沒搞好...

KY下的高階主管....最欣賞的是熊暉,
所以他上任第二年買了上百張佳世達,誰知道會被抓去關呢?
熊暉不在之後,其他主管除了 cost down之外,就沒有第二招了...
只好又賣掉。

起碼跟王雪紅比起來,我還是寧願選擇KY,
只希望他未來能更知人善任一點。我覺得能跟他互補的人才應該是
1. 能把握好策略並執行
2. 有耐心聽別人的意見

wodkcm wrote:
在台灣電子業待久了就知道,嘴砲文化久了後,
環境不好要考驗實力就現原形了.
台灣電子系統業的代表只有華碩!
acer,仁寶,那幾個大老闆 google 一下過去講的話
都別提了......(恕刪)


華碩???
單就手機產品而言,不覺得有多好,
與garmin的雙品牌也收了,
近來的smart phone市佔率,沒錯是比benq這種0的數字好得多,
但是老是叫好不叫座的padphone系列,
看來未來幾年,手機這產品,華碩會收起來我也不意外,
我一直認為,現在的華碩是靠與和碩分家及nexus7大賣,
讓他現在還有得喘氣....
BENQ的產品剩沒幾樣
液晶螢幕 液晶電視 相機 LED燈泡 投影機....還有嗎?
以前記得BENQ的東西都是規格好東西還算便宜
近幾年出的產品 例如 電子書
規格沒有很好卻不便宜......
BENQ的品牌定位現在不知道是......
西瓜弟弟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