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北美石油產量超越需求,成為輸出國家。

讀諸君一席話,獲益良多......



經濟果真是大方向,大戰略的層面思考,

領導團隊真的需要眼光能放遠一點的人才與決策層...
煩不成眠的深夜,害怕清晨的黎明。
gtsai1 wrote:
Tesla老闆 Elon Musk. 沒錯 鋼鐵人就是以他為樣板 走在人類前端的天才科學家
他打算要在明年 在加州到紐約中間的路段 設3倍數量的充電站
很明顯在替後面的電動車/卡車/巴士 鋪路
所以我有所期待


現階段另一個技術應用

是以道路下設電線..汽車走在上面就會自動通電

或是用巴士站..巴士進站時自動充電

當然未來電力是可以利用電動車電池用儲存起來

甚至多的電可以在沒有需要時,再回到電網中

作一個雙向循環,配合電動車電池以租賃模式搭配賣電

實際上是很可能將電池成本降到很低




coinn wrote:
所以美國才這麼便宜,

如果要運到台灣要加上運費及儲存費,

也不可能跟美國本土一樣價格,


你說的的確是現實

但是你忘了考慮到基礎建設成本隨著大量興建是會大幅降低

而且運輸成本也是會因為運量與運力的不同會比現在低

美國本土走管線當然便宜

但是亞洲如日本南韓為何在明知現在進口美國天然氣到亞洲成本很高的情形下

還願意投資...後面就不是小氣短視的中油/台電可以算得出來的

economic wrote:
至於石化,那要量產光是運送、儲存這樣大量的天然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隔行如隔山我是認同,但基本東西處理不了,或者沒有可行的解決方案,那就不用說了,這類的對我來判斷就拿指標公司狀態就好,美國石化大廠,有確定單一大量產能的廠嗎,PP、PE的需求跟你剛說的數字,比例不會覺得還差很遠嗎


兄弟

你怎麼還在那邊打轉

我說的是單一產線年產量

誰跟你說是總產量

至於哪個大廠的乙烯產量多少/未來天然氣分離廠產能/天然氣管線建設..我教到這邊有點累了..可以收費嗎

willk wrote:
你說的的確是現實但是...(恕刪)


日本已經多次調整電價了
其實只要大家能夠接受那樣的價錢
有誰環保能源不願意用

不計環境成本的話,核能的發電能力是遠遠遠遠超過其他能源的
但是計入環境成本的話,核能的成本也是遠遠超過其他能源的
可是大家又願意付出多少成本/價錢呢
台灣廉價的真像就是犧牲環境 犧牲健康(毒食品)
除非台灣轉型高附加價值產品
否則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willk wrote:
兄弟你怎麼還在那邊打...(恕刪)


看來你還真沒辦法回答我問的基礎問題,這沒關係,時間到會有答案
天然氣石化,五年總該有個可以影響價格的產量吧,那時就知道
電動車,60萬真的很有吸引力,兩三年後一年出個至少一萬台很基本吧,現在有產量,訂單我可以負責找,只要品質、價格、交期合乎要求,一個月要個上千台訂單的不是太困難,時間到也可以看狀況怎樣

我沒畫大餅的習慣,那種未來還確定性不大的,我都保守看待,有比較確定的我才說

日本投資美國這一塊很大,但大多都在開採這一塊,這種事實的我會說有,跑天然氣石化,也許有機會吧
台灣買天然氣,美國都沒要賣,目前瞭解也只有要賣日本,但何時開始賣、價格、數量、……等等還不清楚,我是相對保留,免得又跟日本買F-35一樣,不確定性一大堆
economic wrote:
電動車,60萬真的很有吸引力,兩三年後一年出個至少一萬台很基本吧,現在有產量,訂單我可以負責找,只要品質、價格、交期合乎要求,一個月要個上千台訂單的不是太困難,時間到也可以看狀況怎樣


給你幾個新聞看
(1)Nissan電動車 2013年1~5月 賣5476台
不用兩三年 光今年保持這樣的銷售量 只在美國 就可以賣到一萬台
同時
已在美國賣出2.5萬台
全球已賣出6.2萬台
這才一家公司的一款電動車而已

(2)美國油電車和電動車銷售報告

如果只能等人家給你消息才去做事情
而不是自己花時間去找資料去搶先得到先機
想賺大錢 很有得拚

至於在對美國液態石油氣的 運輸成本,安全問題,價格問題....感到悲觀的人
看一下Willk大大的這幾句話 就藏滿商機和先機
willk wrote:
但是你忘了考慮到基礎建設成本隨著大量興建是會大幅降低
而且運輸成本也是會因為運量與運力的不同會比現在低

至於哪個大廠的乙烯產量多少/未來天然氣分離廠產能/天然氣管線建設..我教到這邊有點累了..可以收費嗎


我只是比別人早半年看到天然氣管線建設這一塊 股票就幫我賺了幾個月的薪水
同時間 一些人還在悲觀地等著政府給新聞

還有很多有關將來天然氣成本下降的資料和商機 這個我就自己藏私了
畢竟是要花時間找資料研究的
反正當有錢人賺飽錢 半年後就會放新聞了
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
gtsai1 wrote:
給你幾個新聞看(1)...(恕刪)

石化產業我是外行
但nissan這款電動車據我所知電池是"租"給客戶而不是包含在車價中的(也就是他的車價是不包含電池的)
電動車要普及的最大問題是加電站的數量和車用電池,其它倒不是甚麼難搞的問題

以目前這種續航力和加電站的數量來看,當成市內交通供民眾租用的都會車倒是可以,要取代一般汽車還需要走一段很長的路

goblinlord wrote:
但nissan這款電動車據我所知電池是"租"給客戶而不是包含在車價中的(也就是他的車價是不包含電池的)


可以提供資料來源嗎? 因為我朋友(車主)說 那整台車加電池付完錢後都是他的 不用租
=>剛剛幫你找到 那是只有英國有做電池出租的方式 在美國是電池和車在政府補助後60萬台幣開回家

我知道我舉美國的例子 大家會說人家科技進步,國情不同,blah blah.
所以我只好舉大陸的例子 給大家參考一下 說明電動車離普及化並非那麼遙遠

大陸東風汽車從2013年三月開始要跟Nissan一起建造我說的這台車
第一批生產數量是1萬台
2015年要達到年產量5萬台

日本年產量 5萬台
美國年產量 15萬台
英國年產量 5萬台
中國年產量 5萬台 (2015)

這樣透漏得夠多了吧? 還是覺得電動車普及化很遙不可及嗎?
政府夠聰明 就要開始佈局這一塊越來越大的餅
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
economic wrote:
看來你還真沒辦法回答...(恕刪)


"South Korea and US plan to cooperate on shale gas development"

美國跟南韓在最近五月分決定除了美國提供南韓天然氣出口外

預期2020美國天然氣將占南韓天然氣總進口量20%

還要進一步跟南韓分享"頁岩氣開採技術"

注意到這個決定..因為"中國一直拿不到頁岩氣開採技術"

所以台灣人不要再坐井觀天了

已經落後人家超過十年以上了..慘

ps..歐洲頁岩氣蘊藏量最大的波蘭也叫韓國去協助發展頁岩氣,看來韓國業者為了開發頁岩氣

商機已經準備很久..

"Poland Calls on South Korea to Join its Shale Gas Search"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