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灣的不動產 到底? ?


denmaworld wrote:
各位資深前輩 是如...(恕刪)


十年前在北部有買地或買房的

至少有抵抗一下通膨吧
究竟

懶人國 wrote:
20年後如果沒外來人...(恕刪)

一定會有外來人口!
台灣就像日本!
出生少但是都會區還不是一樣貴!
所以就算沒有人
阿共一定會有人來台!

wenjie0810 wrote:
如果升息升到建商受不...(恕刪)


有錢人在掃豪宅都是用現金掃,沒有銀行爛帳全民承受問題
而且他們買豪宅通常不是為了轉手賣(都是買給瑪莉亞住)
所以沒有賣不賣的掉的困擾

個人覺得不是這樣
有錢人都是只付定金!兩三年蓋好了再轉賣!
有錢人早期是跟銀行!跟政府!借錢買土地變有錢!

可能你不知道

你好喔 wrote:
房價為什麼會跌 ? ...(恕刪)


房價為什麼會跌 ? 因為有人賣,可是賣不掉啊!

房價為什麼不會跌 ? 因為沒人想賠錢賣啊!

等你想通了,你就會進場了 .....
對不起,我年前也進場了,因為我想通了...

我沒辦法等到大家都想賠錢賣的時候再進場了.....天知道還要等多久 ...

我認同!
但是這樣真的台灣房價無限上綱!
可憐是下一代!
一個人有沒有錢的定義不在於銀行的存款和手中的現金有多少,而在於他能從政府和銀行用最低的成本搬出最多的錢來
例如有些賠錢賠到脫褲子的企業,透過政府向銀行貸款的利息卻只要0.1%,能用這種成本借錢我搞不懂為什麼他還會賠錢
所以他們才能成為有錢人嘛,他就是有辦法做到你我做不到的事


房價易漲難跌的道理跟我們最近臺股這些一個個登陸火星建立殖民地的飆股為什麼這麼剽悍的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他們都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要嘛你不進場,你想進場就只能跟著主力買多,所以掌握籌碼的主力就有定價權了,除非政府政策干預或是主力自己梭哈玩太大跑路,不然只要主力不肯低賣的話誰能逼他跌?

沒能力買房地產的朋友們不妨去買這些飆股,你就能了解其中奧秘了,當你看著她們一路飛向太空的時候你們會抱著還是出脫?出脫後他們繼續往銀河系前進的話你們會不會後悔自己賣得太早再去把它給買回來?

不過這些股票的籌碼不在我手上,會漲會跌是主力說了算不是我說了算,你們賺了不用謝我但賠了可也別怨我才行
我沒那個心臟去玩這些飆股,對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這個游戲太刺激了,所以我還是乖乖投資我的房地產就好了
懶人國 wrote:
20年後
台灣人口變多少
出生率少
沒意外的話
聽說會變1700多萬

懶兄,這當然不會有意外!

最近我那全職媽媽的老婆正在找幼稚園
她初步了解學費+註冊費之類的約2萬/月
好像是為了甚麼直升之類的
反正我也沒啥在聽
以前我們念書真是簡單多了
聯考考一考就沒事
反正我命苦只要認命賺錢就不會中槍

她告知我2個小孩每個月學費要4萬
叫我把錢準備好
只好乖乖照辦

雖然這筆錢佔我的月收入不算是個大的負擔
但是我已經打消生第3個的念頭(雖然我還在掙扎><')
而且我竟然開始非常精打細算(講難聽一點就是變摳了)
內需消費真是令人擔憂阿~XD
goblinlord wrote:
一個人有沒有錢的定義...(恕刪)



不提股票還好,一提股票就讓人想到3955
你肯定是空方派去臥底的

goblinlord wrote:
一個人有沒有錢的定義...(恕刪)


一個人有沒有錢的定義不在於銀行的存款和手中的現金有多少,而在於他能從政府和銀行用最低的成本搬出最多的錢來
例如有些賠錢賠到脫褲子的企業,透過政府向銀行貸款的利息卻只要0.1%,能用這種成本借錢我搞不懂為什麼他還會賠錢
所以他們才能成為有錢人嘛,他就是有辦法做到你我做不到的事
====================================

企業借錢出來如果是有創造工作機會,政府本來就是會盡量寬鬆
不過如果像你說的借錢出來只是買房子,炒作房地產
你可以試著不還錢看看,房子沒有長腳跑不掉,法院要查封房子不會多考慮一秒
只有少數置產或節稅的才可能用現金買

其他有錢人都還是炒房

炒房現金炒一間貸款炒五間

當然是貸越多越好

所以央行限貸豪宅買氣立刻急凍

大眾都很好奇用現金買不貸款得有錢人到哪裡去了

WEISON96 wrote:
個人覺得不是這樣
有錢人都是只付定金!兩三年蓋好了再轉賣!
有錢人早期是跟銀行!跟政府!借錢買土地變有錢!

可能你不知道
FB3000 wrote:
小弟個人是覺得,人口未來會持續變少,但大家對住宅的品質要求會越來越高,舊式大樓公寓會價格會和新大樓的價差越來越大。即使在同一區,好建案的價格和差建案的價格也會越差越多。M型化房市也會越來越明顯,不是低總價小坪數,就是高總價大坪數的房子。


對自住客而言,上面這個說法和另一個常見的所謂生活品質要求變高坪數變大一樣都是自我安慰迷思的盲點。

投資客因為是短期間內買賣,所以這些說法對投資客是成立的。因為他要賺的是短線增值,上面這些條件是幫助短期內炒作增值的籌碼。

但是對自住客而言,應對這兩個說法所應產生的的行為是彼此相反的。因為自住客要長期居住,所以生活品質再高再好的新大樓,被你住久了就是舊式(你怎麼知道10~20年後新一代置產者的style和你一樣?你都嫌你的上一代了,這裏的你是泛稱,沒有任何針對原發文者的意思),然後就不值錢了。所以真的為了生活品質,買了就當做耗材,不要去想保值的問題,不然現在生活品質越高,價格越貴,未來造成的折舊損失也越大。別忘了長期的保值只有土地,你所謂的生活品質越高,往往是把錢用在建材裝潢這些折舊品身上的結果。
當然我不否認總坪數變高,其它條件不變,土地持分也會增加,但這和售價的增加往往是不成比例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