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88128 wrote:
請問為何18%已廢,
但是支付18%的金額卻年年增加?..(恕刪)
因為那個預算叫做"補貼銀行的利息", 因為市場上利率的差距越來越大, 所以政府的補貼金額就越多
如果市場利率水準提高, 那麼政府的補貼金額就會下降
當初是政府壓低公務員的薪水待遇,畫個大餅給公務員,說你們現在薪水低沒關係,以後退休了,錢存在銀行(其實是政府沒錢,想跟公務員借退休金),政府用18%的高利貸跟你們借
那個年代, 銀行定存普遍都有九趴以上的利率.民間標會的利率也都有18%的水準
所以政府跟公務員借高利貸, 給18%的利率那時是很合理的
借高利貸不只是政府而已, 以前東森王令麟也很缺錢, 搞了個禮券來遊走法律的邊緣
王令麟賣東森禮券, 說你跟我買兩萬的禮券,折扣1000賣你, 一年後我跟你原價買回
19000拿去買禮券, 一年後利息1000, 換回兩萬. 折合年利率5.26%
那時的一年期定存還不到3%, 卡神楊蕙如覺得這樣很好賺,拿出600萬現金去買禮券,賺取東森5.26%的利息
當初市場利率水準高, 政府只要編列9%的預算補貼承辦銀行. 現在利率水準跌到1%,政府就要編列17%的預算補貼承辦銀行
如果央行總裁換人做, 利率水準提到3%, 政府補貼金額就下降,變成15%
如果市場利率水準回到9%,那政府只要補貼9%
所以, 18%這件事, 有很長一段來龍去脈
當初市場利率還有9%時, 沒人會批評18%.
就像當初經濟很好, 開計程車開雜貨店賺得比公務員多時,也沒人在炮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