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定存股的目的 不就是為了"收股息"嗎?但看各位網兄似乎都在討論"差價"是不是偏離了定存股的目的?當然以中鋼來說, 今年的確配的很差, 是石破天驚的低所以小弟的定存股組合 都會採套餐配置就是考量產業的波動風險
Wallice_Chan wrote:十分同意,但針對ROE的部分還是有點不解,如果一間公司債台高築,借了很多錢,或用類似的法,一樣可以營造出ROE很高的狀況,如果是這樣的話應如何從財報中看出來而加以避免呢?...(恕刪) 債台高築你自己不是都點出來了負債過多在景氣好時 對於ROE的確有加乘效果但不要忘了 一旦景氣反轉 負債的費用可是會壓得喘不過氣來
山姆0423 wrote:我去年買中鋼 5 張,買在 27 元.他後來有漲到 30 元,但想說是定存股,所以就沒有賣出. 後來發現怎麼從 30 元一直慢慢跌,在 28 元的時候,受不了了,就出清了.....經過這件事情後的感想是 :沒有永遠的定存股....(恕刪) 一窩蜂熱定存股的人 應該都有同樣的想法
micro_tang wrote:繼續存錢買進吧,原物...(恕刪) 現實就是這樣有長期下來平均年化優厚的股票或是標的,但實際上短期之間的波動還是相當劇烈的,尤其是年化越高的標的,像是中鋼不要講2008鳥巢漲到50多塊,1989年它更有過70多塊的例子,這今年的漲跌頂多也止是10塊區間來回,從2008年到現在台股可下跌了超過20多%,中鋼下跌幅度大約也是在這個數字左右,中鋼表現還只是剛好中段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