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不知道如何投資?就從最簡單的現金流開始吧!

fuming630219 wrote:
但理專建議我買債卷型投資型保單
...(恕刪)

我知道有投資型保單 沒聽過債券型投資型保單
應該是要引導您去買投資型保單再從保單中投資債券型基金吧
如同(十二夜月)這位朋友所說 理專想賣您保險
我對投資型保單沒有意見
只是我個人認為保險跟基金是完全不同目的的產品
我習慣把它們分得很清楚

我不需要理專幫我規劃 她們很容易被我考倒
因為我都買債券型基金
有些理專想推薦我海外股票型基金(手續費比較高)
我要求一定要賺錢 否則我就跟她說拜拜
現在沒有理專會跟我推薦了.....

至於要新手如何投資.....
因為每個人個性不同 年齡 需求不同...財力不同
投資的方式(單筆 定期定額)不同 風險承受度不同....
這個問題最難回答

我只能簡單這麼說 以定期定額來說...
如果手頭寬裕的話 不妨同時買
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
月配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月配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可以各分配1/3 也可以根據個別近期漲跌做調整
比如說最近高收益債漲多了 那麼這個月就少扣一些 全球債就多扣一些
當然 錢少的話 買綜合型債券也是另一種選擇
我個人是傾向新興市場債跟高收益債 因為它們配息比較高
當然我另外也有買全球債 投資級債跟綜合債券型的基金
美國政府債雖然安全性最高但配息低 我完全沒興趣 乾脆放定存算了

如果你讓我幫你規劃萬一賠錢(或績效不佳)你的親友會跟你說....網路上有很多騙子 ....
不可以相信.....

錢是自己的 要自己去規劃 我只是把心得跟大家分享
(有些私人訊息的問題我已經無法消化 如果是單純的個人問題
而且又不是兩三句能回覆的 限於個人的時間跟能力.... 請見諒)

Konbini 711 wrote:
不要一個人拼 ……開...(恕刪)

那你可以考慮當個包租公,投資1000萬月租收5萬!!

Konbini 711 wrote:
我知道有投資型保單 ...(恕刪)


感謝您的回覆:
好像有點了解但目前心中還有一些困惑
關於
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
月配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月配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等債基
是不是有因基金類型幣值有不同類型呢?
如:
XX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
就有分
1-1.XX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美元
1-2.XX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澳幣
1-3.XX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歐元
..........................等不同類型
2-1.XX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美元-月配息
2-2.XX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美元-季配息
2-3.XX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美元-半年配息
2-4.XX月配息全球債券基金-美元-不配息
..................................等
1-1~1-3和2-1~2-4
等要如何去區分呢?
To Konbini 711

沒有潑冷水的意思,只是提醒風險
畢竟,2008離現在是有點遠了,大部分的人們都已經忘記了。
下圖摘自綠角財經筆記。意者請自行前往: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09/04/analysis-of-alliancebernstein-global_30.html



無獨有偶的是,今天收到投信廣告(推銷高收益債基)。有張統計表,也剛好就是從2009開始統計。自動(故意)避開2008年績效。真是高呀!
並不是說債卷不好,但是債卷真的是有其風險的而且風險一出並不比股票好到那裡去,
而且長期下來報酬率還是輸給股票的,很瘋狂但事實就是如此,
跟大多數基金公司一樣股票表現不怎麼樣的時候就推債卷基金,
畢竟兩者之間的負相關記得是0.4左右,可以納入投資組合中但要幾乎都是債卷我是不敢恭維啦。
漫步股海
fuming630219 wrote:
感謝您的回覆:好像有...(恕刪)


關於

聯博美國收益債卷基金-A2/AT/B2/BT

該基金在國內有分A2(不配息)、AT(月配息)、B2(手續費遞延不配息)、BT(手續費遞延月配息)這幾類

強烈建議您不要買B2、BT

B股雖然投資滿三年就不用手續費但是內扣管理和分銷費貴很多

B股每年內扣費用會比A股多約1%

長期下來報酬率自然會差很多

目前(2006)的公告手續費1.5%銀行都有折扣

所以千萬不要去買B股【理專不管怎麼說都不可以買B股】

至於要買AT(月配息)或A2(不配息)就自己選擇吧

我是比較喜歡每月配息的感覺



至於贖回時銀行只會收信託管理費

每家銀行收法不同

多半是每年收取投資金額的0.2%

贖回時從投資金額中內扣



最後還有一點

申購債券基金時要注意匯率

通常匯率的波動會比債券基金的波動來的大

聯博美國收益債卷基金主要投資於美國且以美金計價

所以最好挑美金便宜的時候再進場

>>>>>>>>>>>>>>>>>>>>>>>>>>>>>>>>>>>>>>>>>>>>>>>>>>>>>>>>>>>>>

以上引用YAHOO知識

關於A2(不配息)、AT(月配息)、B2(手續費遞延不配息)、BT(手續費遞延月配息)

的解釋有無需補充的...
投資真的是一門人生必修的課程,
想想一生之中,要過得自在,在沒有強力的背景支援下,
真的是粉不容易的一件事囉~~

投資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所牽涉的是每個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
如何在當前自己所處的時空背景之下,制訂適合自己的策略並執行之,
是每個投資者必經的過程。

對於新手而言,累積子彈是第一件事,在理財知識不是很足夠的情況下,
不要作風險太高的投資,如果手癢、想感受投資感覺的話,小買ETF是個可以考慮的對象。
與之同時,努力練功,培養"理財知識","正確的投資習慣",
在財富智商愈來愈高、子彈愈來愈多的情況下,逐步調整自己的策略。
相信結果會是正面的囉~~~

此外,對於"傳統的、人盡皆知的高殖利股票",也就是"存錢概念股",
在現今的大環境中,投資人應該要更冷靜小心。
如今的世界,在各國狂印鈔票的情況下是不缺錢的,也就是說貨幣總量應該是很大的,
問題全部出在信心,而使得貨幣週轉率不高。
錢是最敏感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風險較低的金融資產,自然是金流聚集的標的。
因此,"人盡皆知的存錢概念股"(通常是較低風險的標的),是否真的很便宜?
是每個人在下手前必須靜心思考的。

對於這幾年的中鋼、台塑之類的,如果你有比較好的標的,其實是不用單戀這支花的囉~~
努力充實知識及視野,是提高投資勝算的不二法門。
畢竟,如果你的腦袋中只知道10檔投資標的,(不含懶人投資的標的)
那麼你如何說服自己,
所下的決定是勝算很高的呢?

共勉之囉~~~

ayz847 wrote:
沒有潑冷水的意思,只是提醒風險...(恕刪)


謝謝你提醒大家債券的投資風險

債券基金的投資風險
就我個人了解 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
1.債信評等
2.利率變化
3.匯率波動
4.違約率
5.資金流動
我僅就利率 違約率跟資金流動以負面角度來分享我的看法
目的是提醒大家債券的短期風險

(利率):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利率上升對債券不利 尤其美國公債處於歷史低點
將來利率往上的空間比往下大得多 美國利率上升也會帶動新興市場債跟高收益等風險性債券利率上升
債券價格會下跌………其中長天期債券又比短期債更危險(理由不需要特別說明了吧)
所以坦伯頓全球債的經理人會以縮短債券存續期間來應對 ………
(違約率):主要指高收益債 違約一發生 債券就變廢紙(形同垃圾) 難怪有人稱它們是垃圾債券
因為這些發債公司財務較差 而且這些債券一定是無擔保公司債………
所以高收益債基金都持有幾百家債券以防違約造成基金重大損失
(資金流動):這是我覺得最危險的因素 以金融風暴的2008年為例
當時大量資金從高收益債恐慌性出撤出 為了應付贖回潮 基金經理人只好賤賣債券
造成高收益債券基金大跌……看到大跌 後面的投資人又殺出 基金經理人只好再賤賣債券
造成惡性循環……

只看2008或刻意忽略2008(基金公司做法)我都覺得不恰當
我以5年報酬率來看(橫跨2008 中性看待它的表現)
我覺得它們還OK 當然等待它們重挫時再買也是不錯的選擇
只是那又跟我们買股一樣 我們不知道甚麼時候會重挫
錢放銀行又沒多少利息………怎麼做 自己決定囉!
投資難 對吧

ayz847 wrote:
To Konbini...(恕刪)

換另一角度去想...會想買高收益債就是想賺配息...

當淨值低時才會有高殖利率產生...

再說..後來還是能回到均線...

這樣的債基也沒什麼不好...

小弟很贊同樓主的理財觀念,目前我也是以類似的方式再作退休規劃!
我希望等到我55或60歲退休後(希望能更早),能夠有穩定的收入,
所以債劵型基金和定存股現在都是我存退休金的方式。
在債劵方面,我跟樓主有點不太一樣,我想要的報酬率只要比定存高一點就好(我很容易滿足),波動也不要太高,所以我選擇的是以全球債為主,搭配一支單一國家的股票型基金,停利點設在10%,停利點一到,就轉進去債劵,然後繼續定期定額股票型基金。
在定存股方面,我是每月都固定存一筆錢,等到夠買一張,我才進場買。
目前正以這樣的退休規劃,緩慢的存退休金!
記帳方面,我是依食衣住行育樂的方式去記,以這樣的方式去做其實不麻煩,
而且記帳省下來的錢,都是讓我能加碼投資的本錢!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