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derson wrote:
原來民粹就是這樣?
簡單明瞭
意思就是極力貶低我國人才嗎?
macacafly wrote:
所以22k 或失業率高 也是老闆的問題
跟制度 跟政府都無關 你的意思是這樣囉?
那是不是去鬥爭老闆就好了呢?
事實是老闆通常是有錢人 很少鬥得過的
挺多移民國外 落個耳根清靜...(恕刪)
p61534 wrote:
跟世界接軌與競爭,反而會帶動台灣向上的力量...
.............
會嗎?以前阿公阿媽那一輩開個雜貨店就能養活一家人,後來陸續被大賣場、7-11等取代。財團將薪資壓力外也消滅了溫情,阿公阿媽可以在雜貨店邊工作邊帶孫子拉拔長大,現在在7-11?阿公阿媽有辦法工作?光這部分影響有多少家庭?這種競爭,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二十幾幾年就有反全球化的預料後果,現在開始浮現問題,講好聽是競爭讓你進步,但實際呢?
昨天跟一在大陸長期工作的親戚聊天,問他一個問題:你是十幾年前就去的,一樣條件,若現在才去有差嗎? 他回答差太多了。同樣的條件,放在不同的時空,卻是10K以上跟3K以下的差別。
以前老師只要大學畢業就有書教,現在連洋博士都不一定能有工作做。
上面的告訴你是你不夠認真,你要多學幾項專長才不會被淘汰。很多人條件跟以前的人比好太多了,整個大環境卻告訴他:你還要多學一點,你只有22K的程度。
請搜索:年輕人不是用來操的(小野)。看看他女兒的遭遇,也是許多人的共同遇到的問題。
之前看瑞士怎麼創造人均每年4萬8千美金以上的環境節目。同樣的工作內容,很多臺灣人都做得到,刻苦耐勞也比歐洲人好,薪水卻是差上N倍。
我大哥之前在某知名腳踏車企業底下工作,還會日語、英文等,薪水卻只有27K,後來工作兩年發現沒有前景,到美國繼續進修努力而留在美國工作,現在早超過之前15倍以上金額,若繼續留在原來的企業,現在頂多也四五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