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yu1003 wrote:
常聽到有人提倡用擴大...(恕刪)
個人不專業論點:
當然是有幫助,而且幫助很大,多注意生活週遭,就可以聯想很多事,
就拿選舉來說,注意看看每當快要選舉時是不是常常鋪馬路,修人行道,進行很多工程。
可以想的到選舉要花很多錢,但錢又不能白白從國庫拿出來,怎麼辨?只是多開些工程花錢,
那政府花錢就是有人賺錢,賺錢的人再把錢花到選舉上,有沒有幫助?當然有幫助!只是幫誰而已。
當經濟不好,民間不投資,出口也不好,人民賺不到錢就不會花錢不然就是少花錢,那麼錢流動就
減,一當這個狀況發生,民間就會往惡性尋環..... 人民沒錢賺少花錢 ->工廠產品不好賣,裁員 -> 人民錢更不好賺不花 ->工廠產品賣不出,關了->人民拿不到錢.......
當這個狀況發生了,政府想不到方法只好投入大量的錢到市場讓錢能流動,就好比十大建設,造就人多就業機會跟商業行為,等外在因素變好,這些建設又可為商業行為帶來便力,政府有錢可以收,(稅,過入費.....)
但為什麼現有種名詞叫無感經濟,因為環境在變但公務員腦帶沒變,經濟不好時也是"壙大內需"投入大量金錢,但效果比投入比不佳,(投資100只賺50)像公工建設,去看看現在比較大的建設有多少是外勞,錢是投了結果爽的是外國人,本國工人反而因此工資還變少,要不然就是直接把錢撒在馬路上,等到外在環境變好時,人民當然感受不到環境變好,因為政府做的事跟本就是在空轉,這顏色無關,而是現在公務員福利太好,越往上的高官福利越好,(有沒有聽過,人吃的太肥會變的比較懶,懶久了頭腦會變笨)所以現在想要政府動起來的方法,不是加公務員的福利,反而因該是大砍福利,原因:公務員真的是要做事的政府才會有效率,而不是每天想那個缺比較油,比好好坐,有這些可以比誰會好好做事??反而因該福利大縮,讓多數只是想喝油水的人沒油水可以喝。讓那些真的想為國家做事的人去做公務員(愛國的人還是很多,不是看錢在做事的人也還是不少)當不是整天想錢想升官就會有時間去想想怎麼好好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