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有些後悔投保了南山人壽

因為八月底才能去找工作,保險業務員說要我先月繳,之後再年繳。謝謝大大!^^

研究保險將近1個月之後..我幫小女規劃的保單如下
1.南山人壽
主契約
終身型倍數醫療險SPHI1000(額度250萬)
附約
實支實付HS10限正本理賠(1000)
定期日額醫療險HIR1000
2.巴黎人壽金健康重大疾病險100萬
3.富邦守護兒童意外險
4.全球人壽
主契約
終身壽險10萬
附約
實支實付計劃五可副本理賠(3000)
終身防癌附約計劃4(額度200萬)

這是我上網蒐集資料
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
自己為寶貝女兒規劃的...
歡迎大家討論看看!!
年繳保費只要24004元
(剛好把所得稅扣抵額度用完!!!)

以上保障詳列如下
============
一般住院每日6000元(含實支實付)
意外住院每日7000元(含實支實付與富邦意外險)
有動手術的住院每日6500元(含實支實付)
另有住院手術補助金5000元/次(終身但限附表內)
門診手術補助金1000元/次(終身但限附表內)
住院手術及雜支限額實支22萬5000元/次(雙實支含南山與全球)
癌症住院每日10000元(含實支實付及一般日額及出院療養金)
初次罹癌108萬(含金健康重大疾病100萬)
癌症手術30000元/次
癌症門診手術3000元/次
癌症放射線治療2000元/次
癌症化學治療4000元/次
骨隨移植40萬元/次(終身限一次)
乳房重建16萬元/次(每側終身一次)
意外醫療限額3萬(骨折未住院可依骨折表折算限額)
意外險保障100萬元
==================================
保險就是要用有限的預算最大化...
我並不同意剛出社會的人花太多錢在終身醫療險上..
既不實用(因為無法分擔風險)
我10年前保的無上限終身醫療險一次出險也沒有用到..
倒是手術險還有理賠到...
因此我建議新鮮人應該以壽險+意外險+定期日額醫療險+定期實支實付醫療險為主
這樣既可以分擔風險..也不用花太多錢..

keeherb wrote:
研究保險將近1個月之...(恕刪)


有些錯誤的地方
1.南山開放副本理賠,前提要告知已投友家
2.全球人壽主約要21萬才能搭配計畫5

建議地方
1.市面上各家終身癌症都有很多的缺點
2.終身醫療無解約金也沒有保單價值準備金
3.意外險不夠,現在可以買超過200萬的
4.一年之後把南山HIR換成HS效用更大

keeherb wrote:
保險就是要用有限的預算最大化...
我並不同意剛出社會的人花太多錢在終身醫療險上..
既不實用(因為無法分擔風險)
我10年前保的無上限終身醫療險一次出險也沒有用到..
倒是手術險還有理賠到...
因此我建議新鮮人應該以壽險+意外險+定期日額醫療險+定期實支實付醫療險為主
這樣既可以分擔風險..也不用花太多錢..


這是對的,相同的觀念小孩子更不需要,我在另外一篇嬰兒~~有小小建議可以參考一下!
就是時間的複利太驚人阿...
所以我才會做這樣的選擇,
以前我靠投資做理財規劃,
直到有一次出了一個人生中的小意外...
我才發現我花5~6年賺錢的速度比不上我3天的醫療花費,
而這也是我一直強調每個人適用的規則是不同的原因之所在,
因為我自己完全沒有開支,
但是我本身卻完全不可能存到錢,
因為某些因素我只要身上有餘錢過多就會有人自動"代花",
而且我還沒辦法阻止的那種...

所以我只好選擇用這個方法讓這個因素看到我確實有正當的支出存在囉^^
起碼這筆錢消失到哪裡我還看的到...
而且現在也沒時間自己做操作了...只好靠美金保單幫我存吧...,
我給自己的想法就是;
保障要有,但我的保費不能白繳!!
儲蓄要有,比我丟銀行多就好...
至於風險...可能我這5年剛好都在一個很不漂亮的時間進場吧...,
廢紙多了不少張...我現在只求政府不要太早垮台就好。

如果知道時間的複利效果嚇人~
聰明的人就應該知道定存都有可能打敗一些儲蓄險
更何況定存還有中央存保的300萬保障
保險公司若是倒了呢?
(實施新會計制度就知道了,也就是為什麼外商紛紛撤離台灣或亞洲區)
安定基金有多少保障?


JINKAI wrote:
我才發現我花5~6年賺錢的速度比不上我3天的醫療花費,
而這也是我一直強調每個人適用的規則是不同的原因之所在


相同的保障,定期險只要花更少的錢就可以做到
相同的保費,定期險可以做到更高的保障
聰明的人選那個?

很多人有個大錯誤的觀念,保險是保障當下,而不是在保障老年
最大的因素是你確定你可以活到那時候?
我有朋友在921中身故,那年他才20歲
我有同事在車禍中身故,那年他才32歲

你的狀況可以提供給別人參考
不過不代表別人不需要養家活口
收支狀況跟您一樣
基本上會保險的人都是因為有責任或是不想給家裡造成負擔才買
試問~~買了用不到或是發生風險不能轉嫁(大部分,無法100%)時,該怎麼辦?
會不會演變成保險是爛東西~惡性循環呢?
(除了理賠糾紛外,一般人對保險厭惡的原因之一)

錢放在銀行流動性多高~~去一趟7-11就可以領出來
錢放在儲蓄險流動性多低
08-09年擔心保險公司倒掉~~去解約=>虧錢
去保單借款=>利率高的嚇人


JINKAI wrote:
就是時間的複利太驚人...(恕刪)



"我給自己的想法就是;
保障要有,但我的保費不能白繳!!儲蓄要有,比我丟銀行多就好...
至於風險...可能我這5年剛好都在一個很不漂亮的時間進場吧...,
廢紙多了不少張...我現在只求政府不要太早垮台就好。"



接到推銷還本意外險的電銷人員都這樣說,不過這與保險的本義就不同了


(1)風險與獲利是相關的,要有高利潤,就必須承受高風險
(2)定存比儲蓄險的流動性高
但保險公司比銀行來的穩,因為RBC較高
如果銀行倒了,有300萬的中央存保障
保險公司倒了,一樣有300萬保障
① 身故、殘廢、滿期、重大疾病(含確定罹患、提前給付等)保險金: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每一保險事故;或每一被保險人之所 ! 滿期契約(含主附約),為得請求金額之90%,最高以300萬元為限。② 年金(含壽險之生存給付部分):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所有契約為得請求金額之90%,每年最高以20萬元為限。
.........

keeherb wrote:
研究保險將近1個月之...(恕刪)

我並不是保險業務員.
只是對保險有些興趣
想用最少的錢
給家人保障..
建議你
男主人是家中經濟保障支柱
因此無論如何
壽險+意外險要做到年收入的10倍
如果妳先生年薪60萬
那麼大約要保600萬左右的壽險
經濟一點用定期壽險100萬+意外險500萬來規劃
定期壽險聽說全球最便宜..
意外險用華南BEST大約3000元就可以規劃500萬了!!還有意外實支日額.非常划算
============================
至於防癌險..或重大疾病.或終身醫療險.等我覺得都貴又不實用...
如果要保障買實支實付*2張
首選第一張富邦NHR
第2張全球XHR
我與我太太2人分別在全球與富邦買壽險主約10萬
互當被保險人與眷屬
這樣省了2份主契約保費..
如果萬一有一個先走
另一人也還有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我37
全球終身壽險10萬
全球住院醫療費用計畫4
附加太太全球住院醫療費用計畫2

太太31
富邦富世代10萬
富邦NHR15單位
附加先生(本人)NHR8單位

這樣雙實支規劃..
我跟太太有的保障是
我住院一天有3408元的病房差額.我有11萬5的醫療雜費額度與11萬4的外科手術費用額度
太太住院一天3640元的病房差額.太太有16萬7的醫療雜費額度與13萬2的外科手術費用額度
這樣應付目前大多數醫療需求應該足夠了
至於壽險主約我打算1-2年辦理減額繳清
不計入醫療險保費計算...
以上的雙實支保險費用...
我每年只要5064元
太太每年只要6007元
可以用最少的錢獲得需要的保障


keeherb wrote:
我並不是保險業務員....(恕刪)



我37
全球終身壽險10萬
全球住院醫療費用計畫4
附加太太全球住院醫療費用計畫2

太太31
富邦富世代10萬
富邦NHR15單位
附加先生(本人)NHR8單位


Keeherb大大,規劃的方式很好,不過要注意一下
以上兩張的主約終身壽險,沒有附約延續條款
且附加醫療的方式,會因為主約被保險的關係,附約無法續保的情況發生
不過附約無法延續的情況發生雖然很低,但也是一種不確定的風險

既然考慮主約減額繳清,不如一開始規畫就都是獨立的一張保單,在第二年有保價金時再辦主約減額繳清
另外,主約辦理減額繳清後,附約就無法再增額,一般來說保險公司也無法再讓你附加其他險種



我也不是保險業務員.
只是對保險有些興趣
想用最少的錢
給家人保障..
就跟你一樣^.^

以上如有錯,請指教
附約延續條款~~全球和富邦已經都有了

不過我也不建議用附加的方式
嗯@_@...
不知道幾位大大的起算點到底是從哪裡開始...
不過我想這也是一種想法,
我會再多多研究的^^,
至於我當初會認定這樣做法比較適合我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所提的個人原因之外,
另一個就是保費@_@
以同樣25歲保到69歲,
以我掌握到的保費資料計算,
每年規劃定期醫療的保法會在我58歲就超過我終身醫療的部分,
更不提如果我活超過70歲以後了...
所以我才會做終身的規劃,
畢竟...我還是很害怕現在的整體環境,
從高中開始工作到現在也正邁入第個10年頭了,
我實質所得反而越來越低,
尤其是經歷過那些不好的回憶之後ˊˋ..
終身醫療買的就是人生過程中的保障...
也許我不用等到幾十年後,可能明年就出了一些小差錯?
那我的保障就能派上用場、也不用考慮人家是否同意讓我續保或加費、甚至拒保的狀況,
定期險的規劃想法其實真的很不錯,
可是面對特定疾病的高危險族群呢?
是不是還有其他更好的作法@@?
(最近剛好在跟職業病人家族聊這一塊,最近有不少商品又要改版停售,
他們說又要再重新看商品真麻煩ˊˋ...,有些人甚至比理賠部的同仁們還專業...
整個大囧...)
--------------------------------------

借版面回一下私信:
我並沒有放棄定期險的規劃...
怎麼會有大大認為我投了終身醫療之後就會放棄定期醫療險呢?
只不過定期的部分我是透過團保在做規劃的,
這樣才有雙重折扣XD...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