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如果有二千萬的話…房子也不一定要買在北部,中南北靠市區也還是可以過活…也不一定要結婚生子因為單身過會更有品質…相對的,大部份的人即使有了二千萬想法也會和二百萬時不一樣…有些人…有了二百想四百…有些人…有了二千想二億…說真的…大家還是努力賺錢可能比較實際點
原來六厘回報似乎是太多了, 那看看以下文章:---------------------------------------------------有150個月工資才算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個虛的觀念,以金錢數目衡量,應該分爲三個階段。 人到中年,才想到要準備退休,以爲銀行理財顧問可以幫我解決問題,不料他們的建議竟然跟我自己儲蓄差不多。 和那理財顧問會面之後,我讀了不少理財書籍,得到一個較爲現實的數字。財務自由是個虛的觀念,應以實實在在的金錢數目來衡量。以下是三個階段的三組數字,可供參考: 要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第一階段是財務保障,即起碼有相當於6個月薪水的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例如有病須看醫生等。這筆錢不能動用,平日放在銀行裡,隨時可以提取。 第二階段是財務安全,有相當於12個月薪水的儲蓄,以防工作上有突變,例如公司倒閉,或因進修、旅遊等停止工作一年半載,一家人的生活仍能不受影響。 但要達到財務自由這個最終目標,則起碼要有相當於150個月薪水的儲蓄。這樣你才可以毋須爲金錢煩惱。 也許你會問:150個月的薪水就足夠了嗎? 我們不妨算算。比方說,你把150個月薪水投資於甚保守的債券或藍籌股票,每年平均約有3至5% 回報,一年的總收入就等於目前4.5至7.5月的薪水。換言之,每個月大約有現時收入的37.5至60%作生活費,這應該很不錯了。 當然,每個人的要求不同。假如希望退休後每月收入和現在相等,那麽同樣以每年5%回報計算,你最少要有相等於240個月薪水的儲蓄。 150個月薪水是12年半工作收入的總和;240個月,則是20年工作收入的總和。單靠儲蓄是做不到這要求的。 相信許多人和我當年心情一樣,追求財務自由卻不知如何入手,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做得到。不過,我經歷了不足十年,總算勉強做到財務自由,所以大家不要灰心。
blackcat555 wrote:企業債券六厘不難找....(恕刪) 假如能這樣...我也想...重點要先存到那一二千萬啊~~~~一年存五十萬?也要二十年啊更何況一年要存到五十萬...在目前的環境之下能做到的人有幾位呢
為錢工作~~而不去思考生活的價值~~這樣和死有何分別??這樣當機器就好了~~有了兩千萬現金~~就能夠簡單過活~~那樣~~和等死有何分別~~這樣當點鈔機就好了~~為甚麼不能夠當個~~努力的人~~不論你的錢有多少~~都請記得當個努力的人~~至少~~這樣對得起自己~~一生的回憶裡~~不在只是賺了多少錢~~或是生活的複雜與簡單~~而是~~你征服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那種感覺應該很棒~~希望每位朋友都能找到比錢更值得追尋的人生目標~~錢只是必備的工具~~讓明天的我們更棒吧!
有2000萬現金要幹什麼???擁有現金2000萬是最爛的資產配置~台北市原住民的房子隨便就超過兩千萬錢用掉就沒了要不為錢煩惱是是有房有車最重要的是不動母錢若不工作每個月還會有多少的收入若靠房租每個月有十萬的收入那就財務自由了~夫妻都是公務人員退休兩個人月退超過十萬也是財務自由~
我已經比40多一點了,住台北,二個小孩勉勉強強可以達到這種水準但是一點都不敢有退休的想法小孩不知道要花多少(一個小學低年級,一個小班)相反的,我覺得在這種景氣下還很怕失業周遭有不少自願非自願失業的朋友,一旦失業就很難找了過了40還需要投履歷是很殘酷,也很難熬的所以如果有在看這帖比較年輕的朋友還是多累積實力比較重要,就算沒有存到起碼還有舞台讓你繼續朝目標前進最苦的是想努力卻沒舞台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