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sesame wrote:
.沒量....沒價
2.沒量....證交稅????
3.沒量...券商...銀行...證交所...集保...?????
4.超過300萬才課稅...損失即可抵稅...實際可收到多少證所稅?
值得嗎..15姐
1.成交量的縮小會有蝴蝶效應
由那不到1%的人
進而影響到股價波動變小
一堆中小型股沒有成交量無法進出
進而依些投機的量不進場
最後影響到一般散戶也不太願意進場
公會預估成交量平均減三成
應該是有道理的
而且是減到內資的量
未來將由法人及外資主導
證交稅也因此有可能下降約三成300億
2.週轉率的下降
多檔股票量能不足
導致交易風險上升
股價評價中因為獲利需要額外提列費用
故本益比必須下修
這個部分也是有蝴蝶效應
會擴及外資
影響幅度目前無法預估
3.相關從業人員業務大幅限縮
影響最大的是投顧老師
再來是證券從業人員
裁員或者是人力凍結是可預見的
就算不裁員
薪水也會大幅下滑
有人提出證券營業員將有1/2以上領底薪變成常態
4.資本市場倒退走
籌資管道受限
籌碼進出成本升高(無量)
資金將會往外流
不利內需 不利國內投資 政府收入降低
支出也必須限縮
C下降G下降I下降 NX不確定
整體GDP勢必會往下調
以一個能在證券市場賺錢的客戶來說
一年的證交稅
佔所賺的金額
基本上都是20-40%左右
短線客甚至高達300%
決不低於綜合所得稅率
雖然實際課徵影響層面很小
但心裡的層面影響卻是非常的大
股市反應的就是投資人的心理層面
影響目前無法估計
但應該是遠大於官員們所預估的
有部分的人認為這跟郵電雙漲一樣
競爭力下降後續的負面影響很大
但還是必須要做
但油電雙漲
建立在長期的補貼必須要使用者付費才合理
但證所稅沒有政府補貼
使用者付費的問題
純粹是政府財政收支不平衡(證所稅定案版本看不出公平正義)
想出來的財源
萬一偷雞不著蝕把米
又賠上國家的競爭力
與人民的工作權
誰又該為這個政策負責任呢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