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iaaa wrote:以前沒人想當軍公教,...(恕刪) 幾年前的科技新貴,年紀輕輕退休大有人在.一時傳為佳話,一年領的股票價值可抵很多人一輩子薪水.還有繼承祖先遺產的,進出股市得宜的,投資房地產適時者.....只不過這些人大多被歌頌.
cckm wrote:國內的勞工問題就是:奉老闆如神明,視收入較高者為寇讎,拿收入超高者當偶像.而且還是很多勞工的想法. 國內的軍公教問題就是:老子只要通過一次國考,涼涼做爽到退休也是應該批評老子的都是眼紅
mediciaaa wrote:國內的軍公教問題就是...(恕刪) 軍公教大多也是執行者,要多有「建數」很難.真正政策制定者-政務官,反而被擁戴.政務官選縣市長,選立委,紅的很.很多人都忘了,他們才是主角.
標題有問題,貧富不均,既不只是政府問題,也不只是個人問題,小弟無法很精確界定出定義,但是我確定由古至今一直都存在也難以解決。這可以由前幾個月的清明上河圖展中發現,裡面有人騎馬、有人坐人力車、有人來要背材步行,房屋有豪宅,有材屋,由此也可以證明此問題非現代才有。我相信透過政策,可以平緩貧富不均的狀況,但拿這要來砲,倒是不必。畢竟自己有本錢才是重點,在此砲貧富不均,除了容易吵成嘴砲戰外,說真的,實質意義可能有限...這句話多嘴了,還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