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C99 wrote:另外按照國際貨幣基金會統計台灣的平均購買力為 USD 33400 , 接近台幣 97 萬. 這個才可怕哩, 應該不少是包租公, 數錢數到手軟的夜市攤販, 把公司藏在免稅天堂用三角貿易賺錢的中小企業, 黑色地下經濟, 白色地下經濟跟卡債族貢獻出來的吧. 購買力指得是物價平準後的國民所得,台灣物價較低,所以實值購買力較高。在歐洲某些城市,中午買個三明治裹腹就要一百多塊台幣,這就是為何要做物價平準。這不是指黑經濟。
aron.yang wrote:購買力指得是物價平準...(恕刪) 這也是因為22K連正餐都吃不起了 市場上39元或45元當道對比上大戶炒房貢獻GDP的比值 才有這種差點破四萬的購買力說穿了就是貧富不均而已
jackalsteven wrote:外勞的薪水不太準吧!其中都被仲介和有力人士拿走了,真正拿到的薪水沒那麼多!不然一堆外勞仲介開假的哦!!...(恕刪) 不是低薪才叫外勞, 開飛機領高薪的機師也叫外勞, 至於一般最低階的領基本工資的外勞, 實際到手的錢可能不到台幣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