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力晶轉型代工台日DRAM整合鳴槍爾必達將成大贏家台系模組廠恐受衝擊!!

台灣DRAM似乎倒了..................

已經被韓國主控了......................

...............................................
米高鹽 wrote:
誰說做代工不會虧? ...(恕刪)


那是你離產業太接近了

這篇是記憶體,他的老大你也認識

他的產能你也知悉

他的人脈你也瞭解

後續看力晶會飆到哪裡吧

再來印證

到時再麻煩妳你來說我是外行人講內行話


力x早就獨立出代工的子公司了
說真的以台灣目前的生態..做晶圓ic代工還真的不大會賠錢...(但這不是講面版阿)
很多人或許買過老黃的股票賠了不少,看到他的名字就像見到殺父仇人
買賣股票不需要用仇恨來看待盈餘
如果這是力晶的轉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方向,至少目前看來,我覺得這招應該比南x他們穩多了

反正韓國打不過了,台廠若不懂的應變,硬撐只有被殲滅的份,晚一點有自覺比到死都沒自覺還是好了點。
看看華邦,現在也走出來了...去年也開始盈餘了!
背負 wrote:
作代工起碼不會虧錢作...(恕刪)


品牌都不會賺了,代工當然更不會賺.

不要拿記憶體代工和晶圓(邏輯)代工相比.

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

一個是講求服務,客制化;一個是大量製造,壓低成本.台灣主要生產的是COMMODITY DRAM.

什麼叫commodity,就跟一般稻米,小麥一樣,成本低者贏.

作代工賺得少,但製程市代交替可不會停下來(力晶落後別人2~3個世代,南科約1~2個世代)

最後沒有錢繼續投資,別人就不會找你代工了.

很明顯,記憶體走代工是死路.(不要提瑞晶和華亞,那是和代工不同的經營模式)

晶圓(邏輯)代工不大會賠錢???

錯!!!

晶圓(邏輯)是贏者全拿,只有前2有機會獲利,第3打平.

第4以下全部虧錢

台灣也只有台積電賺而已.聯電也是不行的.

不想再說 wrote:
品牌都不會賺了,代工...(恕刪)


可能你看的股太多了

而我看的股也太少了

我觀察到的記憶體代工就是硬生生比銷售賺得穩

而且也不算大廠

去年前面在賺的時候銷售面一路長紅

年底結帳 全部賠光

反看代工方面就是緩步獲利

這考量到接單問題

力晶的情況我已經明示的很不清楚 他的老大是誰

他的人脈有哪些

他的產能大約如何

這樣你要跟我說接單問題

我只關住力晶是否要搶單的問題

不關心他是否有接單的問題

高手過招點到就可以

事情沒有一定的對或錯

大家是討論 不用太尖銳

明指對方的錯誤 其實本身也未必正確

這篇我就回應到這邊

因為有人帶刺 讓我很不舒服

力晶本益比 目前是多少 要空這種低於淨值的 我不敢


seiya936 wrote:
預告力晶將過十元…以...(恕刪)



現在來看應該有可能性,看這一波有沒有機會。

現在大家罵dram罵得跟狗一樣,但股市反應往往非大家所預期的。

有可能來一波大家想不到的,但是模組還是晶圓還是ic設計,那就不曉得了???

還記得2009年1月底奇夢達倒閉,華亞科認列30e呆帳,我朋友買dram都被譏諷.......
一樣是記憶體代工,

要搞清楚的是,

是COMMODITY MEMORY代工,還是SPECIALTY MEMORY代工.

混在一起討論,就容易失焦.

但這篇的討論,應該很明顯是在討論前者.

不想再說 wrote:
想想兩年前,我們還是討論要不要入股爾必達,爾必達也願意主動提供技術,但最佳時間點已過...(恕刪)



光是這句話, 就知道什麼是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爾必達也願意主動提供技術 =\=賣斷技術

大大以為黃真的有本事阻撓阪本xx與 TIMC 簽約賣斷技術? 你可以回想看看, 當年一切都到位時, 是誰不願意簽約?

因為爾必達從頭到尾都沒承諾要賣斷技術, 那個對內說賣斷技術的說法, 業內人士沒人相信的! 那是騙政府(&人民的)
Hi, I am Joco!

KCLin0423 wrote:
所謂的 bwl 就是 buried word-line 吧
看起來指的就是溝槽式技術...(恕刪)


嗯~ 這是兩碼子事!
Hi, I am Joco!
jocoliu wrote:
光是這句話, 就知道...(恕刪)


我想,不需要分什麼內行,外行;網路上大家都不知道對方是誰,猜誰比較內行沒什麼意義.

更何況,如果你真的是業內管理人士,我想彼此認識都有可能

DRAM技術有什麼好賣斷不賣斷的,技術是要像另一家公司的策略一樣,和先進公司共同研發,分享IP,才會有長久的路好走.

不然,買斷一個世代的技術有什麼用.一個世代只能1.5~2年而已.

商業行為就要回到商業行為的處理方式.

當今天入股一家公司,成為主要股東後,當然才能對公司技術發展與授權有參與的權力.

跨國的科技公司,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入股的,即使有錢也不一定作的到.除非在有重大危機時.

這有太多的先例了,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當時我們沒有成功入股爾必達,後來人家不需要你的錢也能活下來,

現在反而要用當初TIMC想入股爾必達的方式,來把台灣的DRAM廠吃掉.

有時真是不勝唏噓.

其中最大的阻力是誰,我想以後會有公斷.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