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 wrote:
作代工起碼不會虧錢作...(恕刪)
品牌都不會賺了,代工當然更不會賺.
不要拿記憶體代工和晶圓(邏輯)代工相比.
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
一個是講求服務,客制化;一個是大量製造,壓低成本.台灣主要生產的是COMMODITY DRAM.
什麼叫commodity,就跟一般稻米,小麥一樣,成本低者贏.
作代工賺得少,但製程市代交替可不會停下來(力晶落後別人2~3個世代,南科約1~2個世代)
最後沒有錢繼續投資,別人就不會找你代工了.
很明顯,記憶體走代工是死路.(不要提瑞晶和華亞,那是和代工不同的經營模式)
晶圓(邏輯)代工不大會賠錢???
錯!!!
晶圓(邏輯)是贏者全拿,只有前2有機會獲利,第3打平.
第4以下全部虧錢
台灣也只有台積電賺而已.聯電也是不行的.
jocoliu wrote:
光是這句話, 就知道...(恕刪)
我想,不需要分什麼內行,外行;網路上大家都不知道對方是誰,猜誰比較內行沒什麼意義.
更何況,如果你真的是業內管理人士,我想彼此認識都有可能
DRAM技術有什麼好賣斷不賣斷的,技術是要像另一家公司的策略一樣,和先進公司共同研發,分享IP,才會有長久的路好走.
不然,買斷一個世代的技術有什麼用.一個世代只能1.5~2年而已.
商業行為就要回到商業行為的處理方式.
當今天入股一家公司,成為主要股東後,當然才能對公司技術發展與授權有參與的權力.
跨國的科技公司,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入股的,即使有錢也不一定作的到.除非在有重大危機時.
這有太多的先例了,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當時我們沒有成功入股爾必達,後來人家不需要你的錢也能活下來,
現在反而要用當初TIMC想入股爾必達的方式,來把台灣的DRAM廠吃掉.
有時真是不勝唏噓.
其中最大的阻力是誰,我想以後會有公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