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擔當的政府,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找出台灣的國際定位,以及勞資雙贏的產業鏈"
講的很好聽,問題是有可能做到嗎?
當Made in China的 Samsung、LG、SONY、SHARP液晶電視開始大量出現在全球市場上,
世界一級品牌、擁有較好的技術規格、觀賞時明顯的畫面較佳,
但價錢卻比Made in Taiwan的BENQ、CHIMEI、VIZIO還要便宜時,
不要說外國人,大多數的台灣人會買那一家的電視?
台灣的面板廠要何去何從?
不降低生產成本,降低稅負成本,要怎麼跟人家打仗?!
Samsung會成功,其中有項因素就是那幾年韓圜大幅貶值,利用成本低廉的優勢
加上從模仿(山寨)開始,到青出於藍、成功的把日本貨的市場搶下來!
人家老早就大舉到大陸各地設廠了,韓國人怎麼不會怕中國把韓國掏空?!
台灣欠缺的不是技術,而是強勢的品牌、廣大的市場!
沒有銷售量龐大的品牌市場做出海口,再好的技術,再多的產能都沒用!
惟有藉由合作,合併兩岸產業各自具優勢的部分,才有辦法跟韓國人競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