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st wrote:
生技股的高本益比來自於未來的夢及所屬產業的價值,不然生技股的毛利雖然很高,但營利率都算低。
4133 產品是屬於生技業的上游,多/單株抗體的 技術層次高,知識密集度高,有別於台灣以往的代工與IC產業每每的毛利保衛戰,就定位來說個人覺得前景可期,只是這市場,一般人不易懂,無法進一步的分析,容易被外界的新聞所誤導。
談談 3164 。
3164 的益生菌產品已商業化並跟不少食品廠簽約,而其嗜脂菌更是讓外界期待。
不過,3164 唯一令人不安的有現任董事長是前立法委員與之前公司的內鬥造成研發益生菌的
創始元老離職,不然 3164 會讓我想買。
...(恕刪)
製藥及生技業不是看毛利率的! 這大家應該都懂...
4133是屬正統生技公司,不是那些543的亂七八糟"生技概念"公司能比的!
但! 它技術程度也不高,且營運概念也一樣是代工/生產! 特性跟試驗用試劑跟耗材一樣!
前景可期嗎?
基本上我不認為該公司有高獲利的能力! 且因其技術為ME2, 也不具備被大藥廠及生技公司有興趣併購的條件.
要炒作當然可行囉, 反正連那些543的都能成為誇張高股價的神跡股了..
賺股價價差, 可以賭, 但要靠它本業大賺....不容易喔!
台灣的生技公司跟高獲利的AMGEN之流有任何本質上的相同跟關係嗎? 或許沾一點也好..
有何產業價值? 對不起...真的沒有! 一點點都沒有...
台灣的生技股就是靠炒...就這麼簡單!
股本小, 好炒地很...
萬一被別有所圖的市場派入主...
結局大概就如同前人講的一些公司般...
台灣真正有點底的生技公司多半很低調, 也不會急於掛牌炒股換現金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有幾兩重, 要真的開花結果...時候還早呢..
1.該公司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及其所有產品皆為實驗室研究用,單株抗體/多株抗體主要用於標定檢測特定蛋白質,因此該公司之最終客戶為生科研究機構,目前該公司銷貨客戶除終端之生化研發機構外,亦銷與代理商。
2.「Abnova」之抗體產品已略具知名度,一般國內研究人員甚至誤以為其為國外公司或國外公司台灣子公司/分支機構。由該公司英文名即可知該公司的形象塑造與行銷策略上之意圖,此點優缺點皆有。
3.由於單株/多株抗體係研究用途,具少量多樣性,大多數研究單位過去多為自行篩選生產自用與其他研究機構交換,或購自大型試藥公司。相關核心主要技術皆為成熟,該公司扮演代工及量產的角色,技術進入障礙低。
4.因使用者為研究單位,國內市場極小,該公司銷售區域國內比重僅1.95%,亞洲(主要為中國)佔17.78%,美洲則為52.41%、歐洲為27.86%。
wesley153 wrote:
01版上不曉得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是在生物科技產業發展的先進?
如果中天跟亞諾法真的要讓我選~我會選亞諾法的!
因為在國外已經有許多公司在賣亞諾法的抗體!
在亞諾法網站可以查詢到在各國的代理商資訊!
中天當初只是藉由中研院的技術移轉把股價炒高, 尚無任何業績挹注吧!?
抗體作為學術研究的市場規模小的可憐~但是如果特殊的抗體可以作為臨床診斷或是免疫療法!
那個應該業績應該很可觀吧!
但是生技類股目前的股價真令我不敢下手!
本夢比阿~就算每年配股配息!本錢還不如放到一些本益比低的股票!
...(恕刪)
小弟是唸微生物出身的!
唉!
不知先進大哥您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