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剛剛去看今年六月份的股東會,平常如果宏碁的股東都上來這個版來看資訊,很多問題應該都不會去問~~因為看的夠深的人,看了基本面後,就知道宏碁持續的有在改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陳俊聖在股東會的表現及對答,看完後,你們就不會覺得宏碁應該股價=淨值或是股價小於淨值。

大概那些小股東的提問,這個版上很早就有討論過了,如果大部份宏碁股東都有來這個版看資訊,應該股東會很快就會開完了,去了不起就是做幾個球讓陳俊聖可以發表一下看法~~

股東提問的部份可以跳過(不然看了會很火大),黃少華,陳俊聖回答問題可以看,可以幫助了解宏碁的營運~

https://tw.video.yahoo.com/finance-tw/2017%E5%B9%B4%E5%AE%8F%E7%A2%81%E8%82%A1%E6%9D%B1%E6%9C%83%E5%BE%8C%E8%A8%98%E8%80%85%E6%9C%83-101324388.html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開完上面的股東會後,9月又在汐止開一個法說會,這都是公司營運的重點,九月的汐止法說會我都看了第六遍了,你要深入了解一家公司,這種時間省不得,回頭看一下之間宏碁說的,現在驗證。投資股票就在觀察,研究,驗證之間來來回回,只要功課做足了,賺錢是應該的,沒啥了不起。





我們對宏碁的基本面是研究夠深的,目前很多宏碁版友的問題僅僅是你持股信心及心態罷了,各位心理面我僅能給你們一些建議及幫助,執行到什麼程度就要看你們的造化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我強大的心理面也是一兩天就能建立的,我僅能給各位我做過的事,看過的影片,看過的書,及一些方法讓你們強化心理面,剩下的就要靠你們自已加油了。
又一款MAX-Q旗舰降临 Acer掠夺者Triton700游戏本评测
http://www.pcpop.com/article/4475432.shtml
2017年12月17日 07:59 出处:泡泡网原创 作者:孙斌
  NVIDIA在台北展上发布MAX-Q超轻薄游戏本设计之后,各大厂商也相应推出了自己的MAX-Q产品。由于需要在有限的体积下保证高性能显卡的散热需求,事实上MAX-Q笔记本对游戏本厂商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挑战。工业设计能力较弱的厂商不是选择GTX 1060 MAX-Q这样的低难度产品做个噱头,就是强行上GTX 1070 MAX-Q导致散热不佳,出现“翻车”。而最高端的GTX 1080 MAX-Q显卡截止目前除了ROG GX501之外,就只有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款宏碁Triton 700了。

未完...
原文內容與圖片很多
值得一看.請連結原網址觀看


宏碁超級電腦標案報捷 今年目標2倍成長(2017.07.20)
https://news.cnyes.com/news/id/3872596

煙雲。漱壺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電競活動,正要開始火紅而已,有人就偏要說快要成紅海市場了,真是居心叵測。

【非凡新聞】"電競經濟"起飛 PC硬體產業翻身新藍海


【非凡新聞】電競遊戲只愛美國貨! 台遊戲業者怎突圍?


【非凡新聞】電競冠軍成台灣之光 產業人才怎培育?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有時間的話點進去看看,蠻特別的,沒想到無意間居然會看到這個。
最特別的是這3部影片上傳到YOUTUBE的發佈日期是2017.10.30
在11月大漲前的時間點,厲害吧,哈哈!
如果是在宏碁4X元才看到這種影片流出來,那你可能要小心了
宏碁20元這時候看到,應該表示甚麼呢?時也,運也,命也。


【3之3】【流年命運】【宏碁新任董事長的挑戰】預言宏碁經營轉型過程和關鍵抉擇(三之三)


【3之2】【轉譯命理】【宏碁新任董事長的挑戰】預言宏碁經營轉型過程和關鍵抉擇(三之二)


【3之1】【立卦知卦】【宏碁新任董事長的挑戰】預言宏碁經營轉型過程和關鍵抉擇(三之一)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cscm wrote:
有時間的話點進去看...(恕刪)

可以確定的是~
妙寄子的內容,是有在關心股東會陳俊聖的發言!!
而不是觀天象測比劃那類的神話
各位朋友,我想關心一下自家的Holo 360環景相機出了嗎?
之前的訊息是說12月上旬發售,想說應該出了,剛剛搜尋了一下,找不到哪裡有賣...
有人知道嗎?有人買了嗎?好期待這個產品!

cscm wrote:
有時間的話點進去看...(恕刪)


我看3-3...
非常的有趣....
希望陳董能夠真的渡過那個最大的挑戰.....

cscm wrote:
有時間的話點進去看...(恕刪)

哇,這個很有趣,跟a大講的幾乎一樣了,A大說要抱到2019,這個老師是說2020前都沒問題,有意思..
cscm wrote:
有時間的話點進去看...(恕刪)


多花時間看點企業管理,心理學,化學,統計,財務相關的知識比較實際一點
人們多半花時間找證據支持自己看法的事物,這是人性心理
容易造成鐵鎚人效應

投資應該只看數據不問鬼神,看看就好了....
nostalgia047 wrote:
多花時間看點企業管理,心理學...(恕刪)



易經是一套學問,不是鬼神之說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02948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46820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3983
初次拜讀這本傳聞中巴菲特幕後的智者查理蒙格( Charlie Munger )的書,讀完後心理是感到十分震撼的! 真的非常推薦這本充滿智慧的書
http://td026544.pixnet.net/blog/post/43465038-%E7%AA%AE%E6%9F%A5%E7%90%86%E7%9A%84%E6%99%AE%E9%80%9A%E7%9F%A5%E8%AD%98-%E6%8E%A8%E8%96%A6%E5%BF%83%E5%BE%97
從小一直是一個很愛看書的人,因為家境並不是說很好,從小陪伴我的不是玩具,而是堆在書櫃上一本本佈滿灰塵的舊書,讀過心理學、歷史、卡內基、哲學、投資理財等等,啃完一本沉甸甸的書,雖然當下有成就感,感受吸收到知識的滿足感,不過卻像武林秘笈那樣子只讀到心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空有心法沒有外功招式,也是施展不出絕學的,而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武功祕笈的下冊外功招式那樣受用,雖然本書是跟巴菲特的長期合夥人"查理蒙格"的書,兩者皆為傳奇的投資人,不過卻反而沒有一般投資理財書上那般有世俗的書名EX:打敗市場的投資心法、30天投資術等等,反而這本書的書名下的很保守窮查理的普通知識 Poor Charlie's Almanack

另外一本查理孟格的投資哲學封面寫著:「投資說穿了是彰顯個人處世原則、基本素質和決策風格的外顯行為。這也難怪一個投入近半世紀的成功投資人,呈現出來的投資哲學看起來竟彷如一本處世智慧,而不只是財富數字的追求 。」這段話深刻反映出窮查理的普通知識這本書充滿豐富深邃的思想和內涵。

查理蒙格提出一些很有趣的觀念,例如" 魯拉帕路薩效應(Lollapalooza Effec)"意旨「 各種因素間相互強化、並將彼此極大化」雖然這是蒙格自己發明的詞,用來表達1+1≠ 2的概念,他成功的智慧處世的秘訣,

不是來自名校傳授的知識體系、或者是追求什麼獨特秘訣、而是一個一個平凡的紀律準則加起來實現互相加強產出巨大威力的魯拉帕路薩效應,像是單純的核彈原料並不能產出巨大威力,可是一但突破臨界質量( Critical mass 是指維持核子連鎖反應所需的裂變材料質量)就能併發出轟天裂地的能量。

蒙格跟他崇拜班傑明·富蘭克林一樣擁有人生的四大哲學守則「準備、耐心、紀律、客觀」像如此成就斐然的人,對人生的守則是顯得如此質樸。

...
可以看出富蘭克林和蒙格的人生守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是顯得非常簡單保守,不過卻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因素,正是這些平凡不起眼的因素,當他們加起來就會爆發出威力強大如臨界質量的威力。

另外在這本書裡我覺得最精華蒙格的思想就是「跨領域思維模型」,這本書反覆提到的古老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蒙格提到的跨領域思維模型就是避免成為鐵鎚人的方法,根據心理研究顯示,如果你懂的領域非常狹隘,則你很容易扭曲實際情況,直到他符合你的思維,「詩歌教授大體上不具備廣義上的智慧,他們腦子裡沒有足夠的思維模型,所以你必須擁有橫跨許多學科的模型。P109」,而要使跨領域模型思維互相作用其實並不是容易的事情,蒙格提到80、90個模型就足夠讓你變成有普世智慧的人,以下類別是蒙格覺得特別重要的模型:數學、基礎機率、組合排列、會計學、硬科學/工程學、統計學、備援系統、臨界質量、工程學品管、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雙軌分析等等。

關於"雙軌分析"書中解釋「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利益?其次,當大腦處於潛意識狀態時,有哪些潛意識因素。會使大腦自動形成看似有用但往往失靈的結論。」上面這段話看起來很費解,其實要懂雙軌分析這個思維模型,必須先有誤判心理學,腦神經學等等背景知識,才能把雙軌分析實際應用在身上, 這裡推薦一些書可以讓大家更好理解雙軌分析:快思慢想、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當這些模型懸吊在你腦中,各個模型互相貫穿與連結,就能發揮蒙格說的魯拉帕路薩效應,使你在投資與人生上有巨大的優勢,不過這項能力得來不意,連蒙格都說自己是長了腿的書,要實現跨領域思維模型,需要靠大量閱讀,而這項能力學習曲線大致上是複利曲線。

未完...
內容較多.值得一看
請連結原網址觀看


憶懷師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