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2018~2019一年多資產減少近億,慘!


sheldonbb wrote:
理財型房貸是跟哪家銀行貸的?


台新...但是我是幾年前貸的,所以央行升降息,跟著升降....

現在2.15%是降過幾次的......


sheldonbb wrote:
會否認這句話的、根本是無知。


所言甚是,但是大部分人被洗腦....

聽到借錢投資就嚇得屁滾尿流.....


sheldonbb wrote:
樓主的問題單純就是投入 高風險的 比例太高了


錢投錯地方了,被騙子抓住貪心的心理,被騙了


emerson76 wrote:
那如果是投資大陸的P2P呢???
營收,季報,年報,這家公司的財報簽證公司,還有
技術面資料看得到嗎。
假設投資者了解投資的P2P經營者好了,但P2P借出的錢,


有好幾家美股上市,一樣有財報....

但是沒用.....台股很多上市公司變壁紙阿....也有會計師簽證阿..

但是不管是甚麼,總會有著這些外衣的詐騙....




emerson76 wrote:
那是否能了解 p2P 可能爆雷的原因跟爆雷時能立即反應並將損失減少???


非常難,就算是該家p2p員工也不知道內情的....

除非你是核心高管,估計就老闆跟總監會知道....

所以要跟老闆知道的依樣多才投? 那就別碰,股票也依樣...


jianpinglins wrote:
沒碰過p2p?少在自以為是。什麼都你最懂,沒人有你瞭解,所以你才會虧錢嘛。


看來你知之甚詳....煩請解答阿....不然光一張嘴,真的天下無敵?

jianpinglins wrote:
現實就是我沒那麼多錢捐給詐騙集團用,還可以看你在這邊討拍。


想也知道你沒那麼多錢可以被騙....這樣也不錯啊....

我台中一個朋友也是....他說他這輩子絕對不會像我一樣被騙...

每個月領幾萬,帳單來都唉唉叫....拿甚麼給人家騙?

還有,等你解答e享問題,你可以的,加油!


Old Brother wrote:



這幫樓主回吧....(恕刪)

就是有一個人借了e享借,所以我才會問這個問題。不過謝謝你告訴我e享借利率竟然這麼高。

R大

你理解世界的方式一直是二元式,用這種方式來合理化過去幾年的投資歷程。

rickchiu wrote:
所言甚是,但是大部分人被洗腦....

聽到借錢投資就嚇得屁滾尿流......
.(恕刪)


第一、你一直認為借錢投資是對的,別人都是孬種不敢做。這是二分法。
借錢投資很普遍,不是只有你敢而已,也不是敢就好。
介於敢與不敢之間,是摃桿的比例。
有900萬借100萬,跟有100萬借900萬,這之間差別很大。
因為投資有風險,萬一出了問題,摃桿比例就很重要。
你的摃桿有多大?


rickchiu wrote:
有好幾家美股上市,一樣有財報....

但是沒用.....台股很多上市公司變壁紙阿....也有會計師簽證阿..

但是不管是甚麼,總會有著這些外衣的詐騙
....
...(恕刪)


第二、你一直認為風險機率只是0跟1,所以風險多大都無所謂。這也是二分法。
雖然對已經發生的事件,機率就是0或1,但是對於未發生的事件,機率是很多層次。
從最低風險的固定收益(國債、投資等級公司債、垃圾等級公司債)到高風險的股票(金融、傳產、科技)。
每個層次都不一樣,你卻把他們跟P2P、投資平台一視同仁,所以就合理化你投入P2P或投資平台。


rickchiu wrote:
看來你是投資大師了.......起碼我真金白銀下去操作....

不過,我是贏不了嘴砲的....我認輸...哈哈...
(恕刪)


第三、你對於網友的討論不合你的意見的都是為嘴砲,合你意見的你就認為不是嘴砲。
這種二分法,我想是人之常情。你認為那些酸民嘴砲傷不了你。
只不過,我想請你想一想,那些說你好棒棒的人能救得了你嗎?
那些其實也是嘴砲,只是讓你爽,有提出甚麼方法讓你解決你的問題嗎?


第四、你說你是實作派,其他人對P2P都不了解。這也是二分法。
很多事的學習是不需要經驗的,我不須燙傷才知道滾燙的水不能摸。
學習知識是有用的,01論壇是很多嘴砲,但也充滿很多知識。
用經驗學習是相當昂貴的,你已經從這個過程學習到了。
追求穩定收益!
看到一堆不懂P2P的時空背景就大肆批評, 無知又幸災樂禍的回文, 就來說說P2P吧,
其實最早的類P2P是銀行轉介的, 1990中國經濟剛起步不久,中國遍地是機會, 但借貸制度不完善且流程困難, 不具借款背景的個體戶及農民企業很多.當時就有不少有存款的台商被銀行轉投資的金融單位詢問, 是否願意將錢借貸出來, 給了高額的利息, 當初中國借款利率高達12-15%, 但很多個體戶農民企業沒資格借錢, 存款利率為7-8%, 若借給銀行轉介可以有18-30%利息, 銀行借給他們認可的客戶當然更高, 這算是詐騙嗎?
當時背景, 1980年若像上海政府租浦東70年地, 1畝是800RMB, 沒看錯,就是800, 1990年一畝地在上海近郊為8000RMB, 後來在1997-1999市郊地一下漲到80萬RMB, 意思是說, 你在1980年持有市內土地在2000年最少都漲了1000倍. 即使在1990年持有的土地在2000年10年間都漲了100倍, 這是台灣現在很難想像的.
台灣也有類似的時期, 在1970年台北市透天30-50萬, 當時台灣利率13%, 薪水800-1200NTD, 當時銀行利率那麼高是詐騙嗎? 就時空背景不同, 當時景氣太好沒人想當公務員, 所以產生13%+ 5%給公務員的現在背景不公不義的18%利率, 後來1990台北房產漲到1000萬的一堆, 當然現在更不用說了.
所以當初的類P2P根本就不會倒, 因為資產上漲遠大於那30-50%的利率.
後來2000年中國金融開放, 這塊中國因進步太快, 銀行有很多點子沒有法律控制, 像中國的維信支付就算是金融監管較台灣少而進步很快的例子.
P2P的產生, 有點類似我們早期的現金卡, 當初萬泰GEOGE& MARY現金卡類似的方式, 當初萬泰第一家仿日本推現金卡, 銀行免擔保免工作就借你3-5萬, 利率18%, 借款還要扣1-200手續費, 這毛利太高了, 且一堆人借, 我後來在萬泰11元多大量買入,在18元多出光, 出光的原因是後來一堆銀行信用社看好出現金卡, 1張現金卡3-5萬, 借個20-30家70-100萬, 又不用信用審核, 可能一堆人跑路, 把萬泰銀賣了後來打了一篇GEOGE&MARY害台灣, 萬泰銀後來續漲到20多後我就沒注意股價了, 日本開始發生現金卡社會問題, 台灣後來也發生了本土風暴, 然後現金卡就完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6%AC%E6%B2%BB%E7%91%AA%E8%8E%89

說了一堆現金卡, 主要意思是現金卡是銀行對個人, P2P平台是個人對個人的現金卡, 平台賺中間利差和收手續費, 也有點當初台灣投資公司的影子, 同樣若有小額現金需求, 願意付高利的人不少, 但當一般人借幾千塊不會跑路,借多了還不出來可能就跑了, 後來平台多了,錢欠多還不出來, 就會產生不少社會問題, 所以我之前對樓主說若有政府介入就該撤了.

為何要挺樓主, 因為他願意分享經驗, 利差交易全世界天天發生, 銀行收放款也是利差交易, 一堆借日圓投美股的金融機構都是利差交易,
看看在樓主之前賺錢的PO文有幾個叫樓主小心的, 當樓主被基金騙了. 被基金騙了. 被基金騙了. 再來批評不懂的P2P, 這種心態….呵呵.
樓主願意分享失敗經驗, 也願意回文的心胸就不是那種幸災樂禍的人能比的上了.

Adfn wrote:
就是有一個人借了e享...(恕刪)

放陸金所錢在借e享貸嗎? 這種做法很奇怪, 領12%息再投借20%利, 不會這樣搞吧.
Old Brother wrote:


放陸金所錢在借e...(恕刪)

有人就是失心瘋,借了e享借,只是借出來的錢不是拿去投資p2p這種比較低的利率。我只是想問一下,我之前的問題是怎樣的答案?
hodson2013 wrote:
借錢投資很普遍,不是只有你敢而已


是有不少,當然不是我敢而已,而是很多人不敢....

而且是視舉債為牛鬼蛇神....(他們可沒有二分法,認為只要舉債就會血本無歸,就是敗掉家產)

hodson2013 wrote:
你的摃桿有多大?


我只以不動產來借,不動產質借的比例不到4成...

一開始就沒借滿,然後陸續還款成數更低,

另外還有幾間不值錢的沒借.....

hodson2013 wrote:
你一直認為風險機率只是0跟1,


我幾時這樣認為?? 為何你都把你主觀意識加在我身上???

hodson2013 wrote:
從最低風險的固定收益(國債、投資等級公司債、垃圾等級公司債)到高風險的股票(金融、傳產、科技)。
每個層次都不一樣,你卻把他們跟P2P、投資平台一視同仁,所以就合理化你投入P2P或投資平台。


一視同仁? 我從銀行定存、國債、銀行理財產品、公募債券、信托產品、P2P、債券基金、美債等等都買過....

我幾時說這些風險是一樣的??? 用腳想也知道,當然不一樣.....


hodson2013 wrote:
你對於網友的討論不合你的意見的都是為嘴砲,合你意見的你就認為不是嘴砲。


是這樣嗎? 我是說大部分的人只出一張嘴,本身既無好的理財方式,抑或能讓大家參考的投資經驗....

不管投資方式的好壞或結果,能供他人學習經驗的,我絕對不會認為這是嘴炮......


hodson2013 wrote:
你說你是實作派,其他人對P2P都不了解。這也是二分法。


當然玩p2p的人很多....但是更多碰都沒碰過,就只能說出p2p很可怕,一定血本無歸,不過是老鼠會等等...

然後能說那些碰都沒碰過p2p的人,對p2p能深入了解,知之甚詳?

是這樣的話,還不快解答e享問題....哈哈
幾千萬台幣來去一場空,不合理化自己過去的選擇,如何面對自己的未來呢? 恐怕連今天都過不去了。人生很多事情是沒有回頭路的~
  • 1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