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50後的精彩來自行動和渴望: (小退休者的投資配置操作實錄與玩咖人生)

玩咖隨筆: 歡樂派對誰買單。

看到這兩天的成交巨量,玩咖想到一個畫面,一場開了十年之久的歡樂派對,有了一些小小的騷動,一小撮人已經離場,但大多數人還是繼續狂歡,還有更多的人在買票進場,期待派對的又一個高潮....

派對總是會結束,買單的總是最後還在場上的人。
兩天四千多億資金買進的勇者們。玩咖在場外等待著你們煙火。


玩咖的行事曆都是設定一些短期提醒事項,難得有設定那麼久的。
玩咖再過3個半月要搭這艘郵輪. 本來還有點擔心.看來是虛驚一場.
接近6月時的地中海. 溫度氣候都是最適遊的. 所以玩咖在一個月前就報名繳費. 要不然可能報不到.


玩咖隨筆: 你真的財務自由嗎?

玩咖平常交易日時就不太看股票,現在在空手閉關時,更不在盤中看股票,頂多收盤時看一下。
對於投資,拿的起放的下,該不動如山時,不要心猿意馬。該侵略如火時,也不要怕東怕西,(猶豫加憂鬱)。
對與財富,認真使用,創造最大的快樂,而不是一天到晚在計算和後悔。
玩咖的財富自由像放羊一樣,看到滿山的青草就把羊群(財富)放出去,時間到了,就把羊群(財富)趕回來。外面冬天到了,也不需要放羊了,把羊關好,窩在家裏吃羊肉爐 , 爽快的生活。何必在意三毛五毛,一張兩張,拔不拔花之類的事...

對肺炎的心理恐懼大於它實際的影響。與其戴口罩,不如早上和兒子痛快的出去騎車。


昨天下午種的瑪格麗特:

前幾天畫的玉山:
b747400 wrote:
不知大大是買紙黃金還(恕刪)


90%以上都是以紙黃金持有.省下保管.
少數是實體黃金.之後會再弄條20多萬的小黃魚把玩當紙鎮. 土豪一下.

黃金不小心也買了1公斤以上了...
這本500多頁貨幣銀行學總算是快翻完了,玩咖不是學財經的,這本書對比之前上過的總經和個經課程算的上是更實用。而且互有連結。
更具體的是對於銀行股的一些判斷會更精確。

待玩咖二月閉關完畢後,鎖定的就是兩檔金融股,一高一低,一大一小。前幾天手癢,先用老婆帳戶買了300多張....
三四月後,第一階段先買足800+200 張。
之後如果價格不錯,看能不能各買1000張。把B和C的預算買滿。

玩咖

謝謝玩咖大一路分享生活與投資的寬廣
在此可否請教大哥
為何是鎖定金融股?
又為何是從三四月買呢?
小弟愚鈍,不是來套問明牌,只是想明白時機與選股的面向如何思考。
stanley5000 wrote:
謝謝玩咖大一路分享生
為何是鎖定金融股?
又為何是從三四月買呢?
(恕刪)


您問了兩個好問題,
先回答為何從三四月開始買: 從廣泛的來說,大家的股票的持有策略可以分成兩種,我姑且叫一種"權衡法",一種我姑且取名叫"固定黏著法"
何為"權衡法"?就是會根據未來景氣判斷和目前的指數位階來權衡調整自己的股票投入金額的配置比例。
何為"固定黏著法"? 就是不管股市位階和景氣,投入固定的比例金額。比例因人而異. 頂多是換股,而不會減少持股比例。死多(空)頭,和被動投資應該都是屬於這種。

玩咖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採用權衡法。用景氣和位階來判斷大環境(系統性風險)來決定配置金額比例,而用財報,產業,價值來決定買那支股票....
但不管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斷,玩咖通常最後一個問題就是"what if 如果我錯了"

在全球不斷的QE下,玩咖不會長期空手,而為何在三四月出手,是因為肺炎的心理層面影響,不管好壞到時也沉澱了,反而實際的獲利影響,可以先透過前三個月的營收做出判斷和選擇。
玩咖不怕大盤漲也不怕大盤跌。就怕買錯股。
置於為何現在鎖定兩支王哥柳哥金融股。下回分解。
生活玩咖 wrote:
玩咖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採用權衡法。用景氣和位階來判斷大環境(系統性風險)來決定配置金額比例,而用財報,產業,價值來決定買那支股票....

生活玩咖 wrote:
置於為何現在鎖定兩支王哥柳哥金融股。下回分解。


感謝玩咖大的分享,權衡法的分析立馬豁然開朗,真是理性明智。
想來高矮的立名,就是股價的高低之分;然後區分選股的標準應不是股價的高低,更讓人想明白選擇的立基為何?期待玩咖大的王哥柳哥分析。
生活玩咖 wrote:


您問了兩個好問題...(恕刪)


很有想法 期待閉關結束
生活玩咖 wrote:
您問了兩個好問題,先(恕刪)
為何現在鎖定兩支王哥柳哥金融股。下回分解。....

身處在銀河系中是看不到銀河系的全貌的,只有跳出銀河系外才有可能。所以玩咖去年下半年後的操作像是打水漂一樣,點...點...點....的少量操作,然後閉關。 為了能更清楚的判斷未來幾年的可能方向和策略。目標很清楚,未來五年內的活動資產達到億元。

以目前的指數在高原位階,不管未來3年是會繼續衝上上高峰還是會回到平原。選擇的應該是平衡 漲的多和跌的少這兩項標準。
金融股這一年的漲幅不小,很多的金融股本益比都在15倍以上了,玩咖不碰。而金融股的特性是
1. 經營透明,一堆監管,每個月都可以看到逾放,資產,利差,發卡 量.....
2. 產業一致性,每家銀行的獲利模式一樣,差別只在效率,品質,風險等造成利差的不同。
基於上述兩點,玩咖可以很容易比較出相對有更價值的金融股。例如有兩家的金融股(x,y)的股價過去五年的相關係數高達0.93, 玩咖很容易的算出它們的股價關係式是: Y=1.362X- 17.75
誰被相對低估很容易判斷...。
相反的,要比較鴻海和廣達就難多了。
另現在很多的金融股獲利一半以上來自海外大陸, 要避免海外風險,要選純本土銀行也不是沒有....
總之,這兩支金融股算是我在這後高原時期的資金暫存區吧!


玩咖小菜園種了幾十顆高麗菜,今早採了兩顆包水餃。
  • 8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