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存廢世紀大辯論
http://blog.xuite.net/ban.ryu/tureduregusa/212713112
hsuing692 wrote:
老掉牙的論調了,煩不煩啊.....
你如果贊成火力,麻煩煙囟接到你家,順便煤灰丟你家門口。
你如果贊成風電,請家裏用電隨風力發電狀況調整,風力零,你中午不要開冷氣,記得冬天電價再加兩倍
你如果贊成太陽能,請家裏用電隨太陽能發電狀況調整,沒太陽,你就跳電,記得去申請太陽能專用電價,加個三五倍。
還有什麼?愛的發電??那最好了,麻煩跟台電電網切了....自己有多少愛,就用多少電。
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提供正面的建議,明確地支持台灣用什麼麼發電,而不是只提出反對意見,例如
核電,會核災,反對
火力發電,會汙染空氣,反對
水力發電,破壞森林環境,反對
綠色能源(風力、地熱、潮汐.....)發電,成本太貴,反對
或是,雖贊同某一種形式的發電,卻希望蓋在離家遠遠的地方,如果蓋在我家附近,我也反對。
於是台灣就無法蓋出一座電廠,陷入能源危機。
如果大家都正面表達說出支持某種能源政策,讓這種說法蔚為風氣,相信政府施政比較能有方向。
(反核人士就是讓 "反核說" 蔚為風氣,才讓台灣核能發電走下坡,如果贊同核能的人,不時舉著
"我要核能" 的大旗、口號 上街遊行,相信,今日台灣核能發電不會是過街老鼠 )
電力也是
即使發展綠能
那也是像德國般
努力建設數十年直到現在光綠能發電可以覆蓋整年用量
但那是不同階段了
我們還在很前面
所以用綠能無法吃掉核能發電這種邏輯攻擊是無意義的
發電量是建設累積
現在不開始做將來就更不可能有機會
扣除那些成天政治聽到綠色就反要奪取政治利益的
綠能發展就是現在人的共識
不僅是台灣放眼全球無論北極圈國家甚至就連敵國中國都是如此共識
現階段台灣最好的發展就是繼續鼓勵建設分散發電類型
然後一方面加快儲電設備 化整為零 改變全民大電網的結構
期望速度加快達到覆蓋核電量然後往全綠能階段
這種過程就是人的儲蓄
一開始的那些年一定效果有限
現在科技是用月來計算速度
過去綠能的缺失 漸漸的被改善
台灣坐擁全世界想得出來的所有綠能天然資源
沒道理不發展
何況部分技術是我們在掌握超前
持續反對的人
是想等其他國家掌握技術後
再賣給我們嗎
何況上述開樓標題根本假議題
是用來造謠擾亂
擾亂不用成本可抵達到效果
超好用
傑其兔 wrote:
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提供正面的建議,明確地支持台灣用什麼麼發電,而不是只提出反對意見,例如
這棟樓很清楚的表達出,目前核能是所有發電中,相對最好的選擇,您看不出來嗎??
傑其兔 wrote:
(反核人士就是讓 "反核說" 蔚為風氣,才讓台灣核能發電走下坡,如果贊同核能的人,不時舉著
"我要核能" 的大旗、口號 上街遊行,相信,今日台灣核能發電不會是過街老鼠 )
群眾是盲目的,全台灣2300萬人,假設一萬人對發電專業,其他人都不專業,只要上百部遊覽車的群眾就把這一萬人的聲音淹没了。民進黨說台灣不缺電,核廢料無解(連你都這麼認為了.),那時候,台灣不缺電,群眾當然相信這些鬼話!
這跟拿著手機抗議基地台的道理一樣,等拆了基地台,手機沒訊號了,才又回來抗議為何沒訊號。你在有基地台有訊號的時候,跟那些抗議民眾講道理有什麼用?現在快缺電了...民進黨開始鬼話又出來了,核電再轉不是重啟,煤是乾淨的煤,說台電藏電的,全部龜起來。等台灣因缺電而跳電,跳到讓那些理盲的人受不了了,核電自然又用上了.....至於這段時間的空轉虛耗,沒有人會負責的。
忌妒珊伯爵 wrote:
演進就是過程
電力也是
即使發展綠能
那也是像德國般
努力建設數十年直到現在光綠能發電可以覆蓋整年用量
但那是不同階段了
我們還在很前面
所以用綠能無法吃掉核能發電這種邏輯攻擊是無意義的
發電量是建設累積
現在不開始做將來就更不可能有機會
扣除那些成天政治聽到綠色就反要奪取政治利益的
綠能發展就是現在人的共識
不僅是台灣放眼全球無論北極圈國家甚至就連敵國中國都是如此共識
現階段台灣最好的發展就是繼續鼓勵建設分散發電類型
然後一方面加快儲電設備 化整為零 改變全民大電網的結構
期望速度加快達到覆蓋核電量然後往全綠能階段
這種過程就是人的儲蓄
一開始的那些年一定效果有限
現在科技是用月來計算速度
過去綠能的缺失 漸漸的被改善
台灣坐擁全世界想得出來的所有綠能天然資源
沒道理不發展
何況部分技術是我們在掌握超前
持續反對的人
是想等其他國家掌握技術後
再賣給我們嗎
何況上述開樓標題根本假議題
是用來造謠擾亂
擾亂不用成本可抵達到效果
超好用
講了一大堆的虛話...落落長....用數字來談好嗎?空話我也會說...被核廢料照到,馬上會變30CM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