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6

RCLB- Rocket Lab 和 2021破產後的 Hertz,會是屌絲的逆襲嗎?

今天看韓劇煉魂(台灣叫還魂),講到劇中的大湖國有四大家族,
各個富可敵國,可謂巨富。
「巨富」這個名詞,在現代社會大概比較難和以前比。
畢竟現在很少現代化國家有這麼誇張的貧富差距。
一時興起,查了一下台灣的巨富們是什麼等級。







以第一名為例,總淨資產,3630億台幣(1:30)
大約相當於40604個中位數家庭的淨資產總和。
四萬個家庭,大概12萬人,中永和(60萬人)隨便抓也夠了。
這跟古代的巨富們比,應該還是差很多。
不過古代人口少,也跟現在不能比。
中永和加一加,都快可以趕上宋代首都開封城扣掉軍隊後的人口了。

另外,首富資產3630億,佔台灣淨財富總值約千分之一點四,
台灣總資產的千分之一點一七不到。
這離古代大家想像中的巨富,實在有點遠。
tcwu

這是古裝肥皂劇[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5-08-28 6:32
我就是愛拍照

的確是給女生看的。女主角天生條件很差,但偏偏有自己都不知道的貴族血統,然後所有高富帥的男生都愛女主角,這結構實在太經典了。

2025-08-29 6:25
韓劇煉魂都演完好久你現才看


原來是鞋王
帽子王已經倒了

張聰淵在1948年出生於今臺南市後壁區[3]。起初在雲林縣斗六市的代工鞋廠工作。從1990年代,生產重心移往中國大陸,於廣東省中山市設立集團總部,並將業務拓展到越南、緬甸及多明尼加等,在多明尼加投資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獲得該國總統費爾南德斯接見。宏福是全球第二大製鞋廠,更是加硫鞋(帆布鞋)第一大鞋廠,在全球擁有近15萬名員工[4],長期替Nike、Vans、Converse等品牌代工,產值逾1500億,年產量超過1.6億雙鞋[5][6][7]
我就是愛拍照

中文字幕也是要仔細看呀,而且有時候字幕出現時間過短,還要倒回去看,影響體驗。

2025-08-28 0:03
tcwu

你完全洋化[笑到噴淚]我看大陸劇腔太重得看字幕..看中文字幕我都沒問題[笑到噴淚]英文都來不及讀[大哭][大哭]

2025-08-28 2:03
戴勝通(1946年11月6日—)是名臺灣企業家,為三勝製帽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與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被譽為「帽子大王」。此外還擔任過查德名譽領事,榮獲中國第六屆青年創業楷模[1][2]。

在陳水扁政府時期曾隨陳水扁總統出訪巴拿馬[3],並提出「拒兩岸三通」、「根留台灣」等建言[1]。然而在2004年時發生財務危機,在海地的投資案也失利,並因扁政府給予的480萬美元貸款而被調查[1][4]。另也進行投資馬祖飯店希羅亞書藝莊園的相關計畫[

年近8旬的戴勝通,依舊活力滿滿,談起自己的事業話匣子大開。他回憶,自己26歲白手起家,第一次創業是開帽子工廠,花了20年,讓公司營業額突破20億元,全盛時期年產3,000萬頂帽子,曾是全球第二大製帽廠,過去還被選為中小企業協會總會的理事長,是媒體寵兒。
沒想到,一次海外投資失利讓公司營運走下坡,2008年又面臨金融海嘯,導致事業歸零,但戴勝通沒有氣餒,自己轉型為旅遊美食達人,出版了《跟著董事長》系列叢書,不僅經營個人品牌,還二度創業開旅行社攻高端旅遊,以「跟著董事長遊台灣」在市場闖出名號。

等著翻身
我就是愛拍照

這真的太久遠了。不過他不是首富,可能連前五十都沒有。

2025-08-27 13:37
tcwu

去了大陸可能就不一樣..始祖鳥軍版的軟殼帽一頂250以上..USD喔..我也不想去標..因為不是加拿大製[笑到噴淚]

2025-08-27 20:31
發錢公告





9/1是勞工節
那星期天8點以後還開不開盤?
9/1號賭場不開門

昨晚睡覺前賭一把
賣505股的ULTY@5.81
睡到4點起來抓癢
一看賣掉了
馬上改成買單
買506股@5.80
剛剛起床看到已成交
目前價位在5.81-5.82
我也太扯了吧

ULTY股息連5周在0.10
無法6連霸
不過0.0949也還好

這些期權ETF股價跌股息就降低
MSTY股息也降到最低點但能維持在1元以上($1.0899)
現在就要看股息會不會跑過股價下跌的損失
我成本都亂掉
以現有切入價MSTY/ULTY我都算買在低點附近
今天買支小雨傘
1百萬小雨傘
我想我自己用不到200萬吧
含我女兒

我兒子去西雅圖後把他從我汽車險移除
沒想到一年保費省400
從1300直接降到900
他最後一次出險
是倒車時撞到消防栓
變成全家駕駛紀錄最差
保費就漲起來

把他從保險移掉..馬上省錢
退了剩下幾個月份的額外保費
沒想到..現在保險公司也不寄支票
直接要我自己印支票出來
有印表機即可
我還想萬一手機不能網上存支票那很麻煩
還好都很順利

UMBRELLA本來100萬報價是600多
真的要買實際報價卻是400多
算了先買100萬..等以後戶頭更大再來買200萬
其實我住公寓應該也不用買到200萬
住獨立屋/townhouse比較需要高保額吧


昨晚8點除息後看ULTY沒搞頭
MSTY除息後續漲
就一時抓狂把12000股全出清@15.97
沒奢望半夜補回
反正買不回來的話就買ULTY(穩定穀)
就跑去睡覺
然後設定12000股要全買回來在除息後的價格15.85
沒想到剛剛又沒膽
一看有機會可以回補就拼命補回
沒補回在最低價
一下子少了600多現金
只撈到$825
全去買穩定股ULTY




ULTY本來也要衝一把
507股要賣@5.75
就差一分錢沒賣成
不然也可以撈個$10回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一本書能對一個人的某個能力影響深遠,一定都是入門書,
只有當一個人什麼都不太懂時,書的影響力才大。
等你建構出自己的思想體系後,再後來的書,大多只是對支微末節的修正而已。
而既然是入門書,現在看起來一定是不算太成熟或太嚴謹的作品。
所以這些書大概跟什麼網紅們推薦的書有點不太一樣:
1。國富論(中文版)
2。How to pick stocks like Warren Buffett (Timothy Vick) ISBN-13 : 978-0071357692
3。散戶勝經(郭際勝)


在這本我第一次用原文全篇看完的投資書中,
著重用來介紹投資概念的例子是ABT (亞培藥廠)
這家真的是老,1888年就創立了。
不起眼的藍籌股,但大概不管你用什麼年代區間去算,
只要五年以上,幾乎都打敗大盤SP500:



它永遠在SP500中就佔那麼一小塊地,
我看它也好幾十年了,它也長不大,
但拉出來的含息報酬率卻一點都不含糊。
是個不錯的退休或長投的低調選擇。




這檔股票其實我一直放在心中,但我就是太貪心了,
一直到現在,也還是只是看看。
還好我的績效沒有讓我太後悔。
tcwu

我賺過ABBV.以前所謂的賺..超過$10K就是"大"賺..跟著愛大後心都變太大太貪[笑到噴淚]

2025-08-29 4:44
今天原本想操作的是:
1。賣20口AMD $200 明年一月的Call,大概是一口 $8.3
2。拿權利金看能買UNH $350 的Call 到多遠的日期。

結果查了一下,$8.3只能買到11月中 ($7.75),12月的要 $9.85。
這難度真的不小,感覺有點虧。
11月太難了吧?不到三個月。
$167 -> $200,和$300 -> $350
一樣差不多兩成,
我AMD要賣到明年一月,UNH 才給我三個月。
想想還是算了,不划算。
johanneschuang wrote:
果然intel一漲
就跑回來吹15天賺30%

果然01就股海的笑話最好笑
沒他
01就越來越無聊了


只看百分比的意義不大,尤其是只看一檔操作。
全資金,長期的話,看成長的百分比率才有意義。
不然選擇權遠價外,週週都100%也沒什麼難度:


這次這個$162.5的PUT,做得滿漂亮的,一個禮拜就賺到1%多。
但現在從1900股進步到2000股,
主要還是拿賣掉 LNC 明年$50 元的Call 的權利金,
不然 100 股AMD也沒那麼容易賺。

==========

差點忘了月底到了,要籌錢交房貸了。
只好再賣點Call。
只戒賭一天



當年第一次買房子,以為是固定房貸,等到兩三年時,
才發現為什麼房貸愈來愈貴,打去問,才了解,
原來是稅和保險。
這沒買過房子的人,真的不會去注意。
叫你買房子理財的人,也很少會講這種小細節。

獨/詹惟中嚇壞!怕糖尿病藥害「性功能」 狂甩7公斤回春變帥大叔
一旁趙正平補槍,「沒關係呀,你走了,錢給老婆,她再去找別的男人,然後小孩叫別人爸爸」,兩人大笑。詹惟中算了一下,個人資產超過3億,「不是算命賺來的,我是靠投資房地產,算命只是興趣,我常跟客人說,算不準都可以退費,我做口碑的」。

大我五歲。台灣賺到三億(若是淨值的話)
比一千萬美元還有價值,比我厲害多了。

台幣購買力一般來說比美元好很多,
尤其是用在日常的小額產品和服務上,完全屌打美元。

唯一差的是車子和房子。
不過這恰好是這個資產層級的人會想花錢的地方。
車子就不用說了,台灣完全沒有發揮的道路。

三億台幣的房子,和一千萬美元的房子,
除了稅金以外,買到的居住品質,那是XX比雞腿。
我現在住的房子兩百出頭萬,室內80坪,換算台幣才六七千萬。
在南加州也算頂級學區了(但不是頂級豪宅區,真的富豪是上私立的)
但六七千萬在台北市,連豪宅線都摸不到。
大安區除非是舊的低樓層的,七千萬以下,室內四十坪幾乎沒有。
更不用說其他綠地,空氣和噪音問題了,
這基本無解。
只能說台灣太富有了。
台灣電子業和TSMC,這幾十年來為台灣賺進太多錢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johann...(恕刪)


這是北市七月最新的預售屋交易資訊, 北市的均價一坪已經129.5萬, 還有新屋的公設比一般約33%左右, 小坪數的只怕更高. 
若只考慮住大安區中心地帶, 7000萬只能買到實坪約25坪左右的2房型新屋, 這房價高的的可怕,已非一般上班族只靠工作所得能負擔, 不過感覺也漲不太動了, 但預售屋也難下跌.
話說回來,台北市房價從來沒便宜過, 記得1990年左右也有無殼蝸牛運動. 印象中看過統計20年下來北市房價的增幅不如0050.
  • 50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