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友達2月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超過1,164萬片,月增2.4%。

華映2月中小尺寸出貨量為3,184萬片,月減少1.8%、年增7.5%。

至於彩晶方面,受到台南地震的影響,2月出貨量較原預期減少50%,後續預期3月營收表現仍會受到地震的衝擊,預期要到4月才會恢復正常水準。彩晶2月營收為10.16億元,月減27.7%,年減24.3%

研調機構IHS認為,受到需求減緩,加上過多的庫存積壓,第1季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年減8%,這是2009年以來首次衰退。
===================
去年上半年就開始價格暴跌,調節庫存的中小尺寸(手機/平板)的市場, 似乎開始回補庫存,不受年節影響,二月出貨量持平,但價格仍未全面止跌反彈. 彩晶受地震影響,2,3月出貨量大受影響.

android 和 iOS平板的今年需求應仍會衰退,但 Windows 10平板的需求今年可能會成長. 我覺得Windows系統 還是比android, 功能較完整好用,穩定.

至於PC/NB,TV 面板和 品牌商TV整機出貨,2月出貨量受年節影響,衰退明顯.

HTC vive 看來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用的虛擬實境產品,HTC的研發能力真厲害,實力超越微軟和Sony等國際大廠,但VR軟體開發商太少,缺少殺手性的遊戲,消費者新鮮感很快就會退燒. 仍需等個2年,待各軟體開發商投入資源開發軟體. Sony和微軟虧錢賣遊戲機,但靠軟體上架費賺大錢. Vive雖然創新,但設備貴,空間需求大,且軟體少,今年恐怕很難大賣. HTC賣硬體,Steam賣軟體,現在這樣的合作模式,HTC能否獲利?

美國八大影業不知會不會授權 HTC Vive 播放電影,這樣 Vive就可變成3D行動電影院,衝擊大電視的購買需求,但長時間短焦觀看螢幕,不知會不會造成嚴重的視力傷害?pk#69

鴻夏戀落牽成了,
那以後鴻海(InFocus)品牌的手機或電視,
不知會改成夏普(SHARP),
畢竟SHARP這品牌在國際上較具有知名度~~
以後要買便宜的SHARP電視快有了吧!!
不然現在SHARP電視貴鬆鬆
簡言之, 鴻夏戀郭董看的不是只有面板, 而是品牌及整體, 面板佔sharp營收1/3而已.

面板來說, 主要還是大陸開出來的產能去化, 2015開始到2018年底整體中國面板供應增加數量是大幅增加的, 又台灣的面板銷陸是要稅金的, 免稅這要貨貿談判, 我看短期內不可能.

中國商人一冠的做法就是規模經濟, 銷售不考慮折舊問題, 反正最後爛帳會由國家收尾.
之前的LED就是, 只要有個幾百萬, 小做仿亂做一堆, 導致前幾年台灣LED公司倒閉整併一大堆,有興趣可以查查興櫃LED轍銷發行的狀況.
再來稍微有資金門坎的太陽能, 也是有個幾千萬就能做, 大陸殺價倒致歐美日一堆太陽能公司倒閉, SHARP虧最多也是這塊, 大廠不玩了, 中國大小廠也關不少, 現在漸漸平衡了,今年太陽能產業看起來健康很多.
面板呢? 一樣情況會不會發生? 目前中國開出來尚未自給自足, 但影響的就是大陸一哥的群創營收大衰退, 等中國產能大量開出時, 若是中國本土供過於求這時外銷想必殺的血流成河.
之前提到, 這產業最糟糕的點尚未到, 小反彈也不會是大波段,等到利空罩頂大家看衰時才是進場時機, 何必現在去淌渾水.
台灣面板雙虎會不會倒?答案是不會的, 現金流量ok, 友達撐5年沒問題, 群創撐3年沒問題,而且雙虎折舊已差不多了, 雙虎最近資本支出再繳了不少學費後也變的保守, 中國頂多再殺個兩年市場會恢復健康, 但接下來兩年內面板會慘淡經營, 若大環境變差利空超跌可能性很大, 何必此時買進.

另外中國面板廠投產, 台灣的設備盟立由田都大漲一波了, 接下來篇光板公司也可以注意看看, 尤其是奇美材, 若要做面板應該由材料供應鍊開始思考.

奇美材等一籃子股票我還沒買, 因為不確定誰會打入供應鍊, 重點訊號是營收年增, 供參考

pqaf wrote:
友達2月中小尺寸面...(恕刪)
Old Brother wrote:
等中國產能大量開出時, 若是中國本土供過於求這時外銷想必殺的血流成河.
之前提到, 這產業最糟糕的點尚未到, 小反彈也不會是大波段,等到利空罩頂大家看衰時才是進場時機, 何必現在去淌渾水...(恕刪)
中國8.5代廠適合切割 32" ,48",49",55" ...過去中國熱衷切割32"小尺寸,產出量太大,把去年32"的價格搞垮,大跌超過41%

連帶使得其他中大尺寸電視的跌價,造成40",43",49"的整機價格跌到台幣一萬左右的主力消費市場.

現在中國受不了32"的長期虧損,開始搶攻 39.5" ,43" ,49"市場. 39.5"和 43"不是經濟切割尺寸,從32"跳級到 49" 切割需消耗兩倍多面積. 這樣造成中國業者出貨量可能會大減一半, 這樣的改變,是否就有機會逆轉現在的供需情況?db+pk#70

pqaf wrote:
中國8.5代廠適合...(恕刪)



光聽他昨天財報說的話:

友達表示,由於目前面板市場從衝量朝向質的改變,由於友達未來的競爭上,是要朝向價值的競爭,而非規模的競爭,友達要利用技術能量要創造更多的價值,以持續獲利,產品管理價值的提升為目標。

就知道未來幾個月接單還是沒有起色
哈哈

唉...
炒股炒股!!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pqaf wrote:
現在中國受不了32"的長期虧損,開始搶攻 39.5" ,43" ,49"市場. 39.5"和 43"不是經濟切割尺寸,從32"跳級到 49" 切割需消耗兩倍多面積. 這樣造成中國業者出貨量可能會大減一半, 這樣的改變,是否就有機會逆轉現在的供需情況?


本來預估2015面積需求會高於產能增加, 但實際2015Q2是平衡的, 2015Q3開始呈現逆轉, 不然Q1~Q3仍賺錢為何股價崩崩崩..
再來面板是看產出面積的不管切幾吋, 切割大小就是訂單產能調整, 感覺大陸切32先是為了練兵, 未來往大尺吋切割只會造成大尺寸價格崩跌, 接下來2年產出面積增幅還是大於需求增加的, 好消息是未來面板因價格崩跌應用面會更廣擴, 這就是差異化利基型產品增加毛利, 以後可能連桌子家俱都會有內嵌面板.
Old Brother wrote:
.接下來2年產出面積增幅還是大於需求增加的(恕刪)
以數字來概算.
大陸目前8座8.5代廠,約佔全球20%的電視面板產能,預計到 2018年底,共會有11座(含1座 10.5代廠,約2019年量產).

日韓則未見LCD 電視產能的擴產計畫. 台灣業者因39.5",43",50",58",65" 4K電視面板熱賣,佔營收已高達5成,但台灣8.5代產能太小,無法滿足國際客戶的追單,被迫在今年擴張 5% 產能,不過對全球整體面板產能影響微小.

也就是說,未來兩年,主要是大陸業者會擴張50%產能.

(20% x 150% + 80% ) /100% = 110% , 換算下來,未來兩年全球電視面板產能將新增10%.

目前全球每年電視出貨量約2.3億台左右,因全球景氣不明朗,預估未來兩年出貨量將不會大幅增加,只會小幅增加或持平.

但受惠電視報價降幅明顯,從2016年到2018年底,這三年,全球平均尺寸將可增加4.5吋以上.
((42+4.5 )/ 42)面積平方 = 122%

122%需求 > 110%新增產能 ( LGD OLED TV一年只有1百萬台的市場,就算翻倍,對2.3億台的LCD 電視市場影響有限)

關鍵就在平均尺寸能否每年增加達到 1.5吋,如果可以每年新增1.5吋, 且韓國未再擴張LCD電視產能,那麼,今年面板的共需就可能發生短缺,甚至到2018新產能到位後,仍會供需不足.
大陸業者就是在這論點假設下,仍會繼續花巨資擴產.db+pk#71
pqaf 2016-2-26 wrote:
最近一周下五檔常有幾千張的虛買單 來來回回取消重掛,虛張聲勢來護盤...(恕刪)
這筆虛買單始終掛在下方第五檔,已經緊跟 友達超過2個禮拜了,就像鬃狗一樣不放棄... 這麼有耐心,不知有何用意?
pqaf wrote:
友達剛公布2月營收 205.7億.月減 15.3% ,年減 27.5% . (1月營收,友達243億,群創 211億 )

友達統計2月大尺寸面板出貨包括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等約707萬片,較1月份減少9.5%;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超過1164萬片,較1月份增加2.4%。

看來群創業績就算不幸跌破190億,也不用怕,主力找記者放消息,要你漲你就會漲....

至於彩晶方面,受到台南地震的影響,2月出貨量較原預期減少50%,後續預期3月營收表現仍會受到地震的衝擊,預期要到4月才會恢復正常水準
(恕刪)

群創2月份營收 166.3億,月減21.2%,年減38.9%.看來這次地震對群創和彩晶的南科廠產線,影響很大,三月營收也將受影響了,Q1季報獲利 恐不樂觀..

出貨量方面,2016年2月群創光電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668萬片,與2016年1月相比減少19.3%;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215萬片,相較2016年1月減少34%,,3月起逐步恢復正常。

群創南科 6代廠主要生產 39.5" ,65".2月份大尺寸面板竟然只有668萬片..離譜的少..中小尺寸出貨量甚至只有平常的一半

少了群創一個月1百多萬片39.5"供貨,看來其他同業的40"~43"報價會止跌反彈了.pk#73
營收如此就因鴻夏戀對群創既然能推升股價那樣~~真的有夢最美~
  • 38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