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壓力除了來自全台灣社會的期待,還有同仁對公司的信心。記得在2014年一月中的尾牙,有一位同仁來敬酒時跟我說:「George, 謝謝你回來拯救我們的青春。」公司上下八千多員工、背後代表著八千多個家庭,要扛起這些,壓力真的非常非常大。我很慶幸有 Stan, Jason 和我共同面對,我們這個鐵三角一起撐起 來了,雖然我們三個人個性和做事風格各有不同,然而這正是我們展現彼此的長處,三人各司其職,同時和全體同仁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努力至今,終於拼鬥到現在的美好時刻。
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我們持續不斷地夙夜匪懈進行改造和變革 :「知道我們在哪」、 「確定我們要轉向去哪」、「計劃如何去」,這中間透過盤點公司內外情況、了解 問題的根源、進而找到問題核心;努力不斷地整理整治和整頓。接下來整合自己的強項、突破困境後確立方向;在執行的過程中,透過施先生的五C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consensus and commitment ) 溝通精神,以及我在變革委員會所提出的五大原則5 Principle(End to End, Beginning to End, Visibility, Accountability, One Acer)最後到達正確目標。
我們除了在原有核心事業內不斷創新,並用 Line of Business (LOB)的觀念,讓大家清楚掌握對的運作模式;另外對於未來的雲端、物聯網等領域,我們更是要不遺餘力地努力耕耘。在建立這些新事業時,為了因應不同思維的管理模式,我們也在去年推出了新群龍計劃 (The Titan Project),重整組織、調配人力,期許 大家能跑得更快、更紮實。
此外,宏碁在研發上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去年申請專利數排名全台第四,有三百多項專利;在個人電腦產業之客觀環境惡劣的情況下,電競系列、二合一筆 電、超薄筆電等產品線,都受到消費者肯定,獲得漂亮的成績。更令人感動的是, 在每年兩場的全球記者會中,宏碁的表現也一次比一次令人驚豔,讓人看到Acer 品牌充滿活力,如同美國的網路媒體Techspective發表「Acer Gives the PC Is Dead Meme the Finger」(打臉PC已死)的報導,大大讚揚了Acer新品帶來的效應和充滿前景的未來。對於經營團隊的努力,展現如此成果,我感受到士氣鼓舞的氣氛、心中並也充滿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