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llen wrote:薪水不知道,不過那...(恕刪) 你自己也承認不知道,還膽敢大言不慚的說「40年前外面薪水至少1萬6起跳」?再說一次,已退休軍公教要訴求要爭取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退休金變少了,但是別再以誇張捏造的數字來敘述自己當年是多可憐想要博取同情,就算要捏造,說謊也是要稍微打打草稿的。「40年前外面薪水至少1萬6起跳」呵呵
fifi0217 wrote:靠!!!你知道比你優秀的人,有多少,退休金拿多少我認識的人,優秀的,沒有當老師的你該偷笑了,59000!!!! 不能光比較退休金.很多人在民營企業在職領的, 到退休年齡, 早超過老師上千萬了.這千萬級的理財年收再投入穩定的金融商品, 兩者加起來也不會比老師差.至於老師的門檻, 師大, 當年可不是每個建中生都考得上.應該說有半數建中應該是考不上師大的.
以前的勞工的死薪水絕對沒有老師多算上加班也不容易超過他們只是機會真的多.你工作了一段時間.頭腦和眼色好一些就可以自己搶客戶做個小老闆以此跳板、在去開發新客戶收入都相當不錯.此時基本上都會超過老師的死薪水但要承擔的就是快速的產業轉變風險老師們羨慕的是這種『老闆型勞工』但受限於不能兼差.所以是看的到吃不到而不是那種用勞力換取微薄薪資的底層勞工.底層勞工則是羨慕老師可以月休4天還有寒暑假可放
罵軍公教是不對的!台灣亂源是政黨造成的,為了選舉就廣發津貼補助。當初是誰設定高所得替代率的?就是禍源。看看希臘是怎麼破產的,台灣很雷同啊!人民可以因為曾經支持某政黨而取得利益,但人民也要同心改革。可是既得利益者已經不想回頭,甚至認為無須為下一代著想。正確來說,是別人家的孩子死不足惜。看看那些上電視抗爭的身家,現在很貧窮嗎?真正可憐地是那些基層的。有些抗爭根本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政治利益。台灣對於使用者付費觀念,還是非常薄弱。沒有貢獻,就不應當拿不合理的報酬。其實退休教職員在職時,領得薪俸跟退休俸幾乎差不多,甚至高。你說那時候軍公教薪俸比工商業低,要彌補他們。可是有想過,那是人民工作選擇的權利嗎?沒有逼著他們選擇軍公教,就像現在農工商遇到景氣不佳,也只能默默接受經濟低迷的事實。互相體恤吧!不改革就是未來的孩子會更苦,那些高官政客的抗爭根本不用負責任,說不定清查國籍,不少人都雙重國籍。真正弱勢的根本就沒辦法到現場抗爭。看看現在的候選人年紀,就知道台灣年輕人能不能出頭天了。
59000不多吧~~你們不能自己收入少就說5.9萬多好嗎?fifi0217 wrote:我想,我要表達的是,一個月退休金拿59000,不要再上電視哭窮,不然你覺得你一個月退休金該拿多少,又憑什麼!.(恕刪)
通篇看下來,樓主想表達他上建中上資優班都是自己的能力跟老師沒關係,他也不眼紅老師退休金有六萬,他現在賺的多很多,他只是認為老師不配有這麼多退休金。我是不知道你現在是多成功,不過看來基本做人處事你是沒做學校學到,可能只會死讀書關係吧?反正我是很感激我國小1-4年級以及5-6年級的班導,至少教我什麼是禮義廉恥。我也知道那年代的老師很不容易,他們現在有六萬的話我也沒意見! 他們夠資格。
fifi0217 wrote:一個月59000是...(恕刪) 沒有一個老師,就沒有你現在那麼多倍的收入,敢說人家沒有貢獻?說話要摸著良心,試問您又對國家社會有多少貢獻!今天政府沒有能力照顧退休的軍公教,跟一個企業突然告訴你下個月起薪水砍半的意思是一樣的,你會不會抓狂?這個社會本來就是根據個人能力不同而有不同的收入待遇,但是不代表有貴賤之分,這麼簡單的道理我想你不懂。
macacafly wrote:至於老師的門檻, 師大, 當年可不是每個建中生都考得上.應該說有半數建中應該是考不上師大的. 二三十年前,師大英語系是第一類組的前五志願,一堆台大的科系分數都比師大英語系要低喔至於師大數學系的最低錄取標準,還比台大數學系的要高出三十分左右因此建中學生能夠考上師大的,也只是少數,建中學生至少要排校排前30%才考的上師大
archos wrote:30年前有兩個人其...(恕刪) 會笑死人了,這只能怪自己的判斷錯誤 + 運氣不好,為何沒有去押台積電,哪能怪政府?誰跟你保證政府萬年不變?溥儀當皇帝時答應要給妳當宰相的,誰知道會竄出孫文等四人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