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壽是交由專業經理人在打理阿,王銘陽先生,目前高升到開發金去工作了,家族只是純當股東而新光金則是家族管理,偏偏那幾個家族除了誹聞,爭權,亂投資外, 沒有甚麼本領了,現在交由李小姐管理, 家族看起來也是沒完全放手的意思我就是愛拍照 wrote:資產跟銷售都比中壽...(恕刪)
奧古斯釘 wrote:哈!追了拍照大的看法幾個月了,眼看著就要擠進千大股東之一,看到您今天的說法,似乎有一種掉到地獄的感覺啊! 不要這麼悲觀啦,你要想,反正都住在地獄了,難道還能更低嗎?當然要出地獄是不容易,但是只要能出來,想必報酬一定不錯。為了這個報酬,身為投資人,被地獄火煎熬一下也是值得的。
股市上萬點 wrote:這張表若定錨在國泰,比較性的顯示出市場價值中壽偏高,新光金偏低。 如果只用淨利當標準的話,就不會覺得有偏高或偏低的問題。國泰市值231億/19億淨利=12.1578新光金3.5億淨利*12.1578=42.55億市值中夀3億淨利*12.1578=36.47億不過中夀因為有合併題材的換股效益,所以市價多一成(股價32.5,收購價35)。
股市上萬點 wrote:公主臉書發牢騷引來了...(恕刪) 是轉債鎖單套利的空單。以前總經理與副總直接接觸,八字不合容易磨擦 ,目前是副董與副總距離比較遠,應可降低不友善的環境。雙方節制一點,共創多贏。也請禿鷹集團不要再扇風點火,該補就補,空單抱愈久賠愈多。請不要硬凹。
股市上萬點 wrote:公主臉書發牢騷引來...(恕刪) 〈金融發展行動方案〉金金併最快Q4上路 受理業者申請併購2018/06/14 19:37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鉅亨網資料照)金管會推金金併今 (14) 日釋出時間表,主委顧立雄表示,金金併以金控或銀行為主體,但原則上以併一家為原則,並給予資本計提優惠,首次參股取得 10% 以上持股,須在 3 個月內完成,在完成整併前,不能再申請轉投資另一家金控或銀行,法規最快 10 月底上路,業者屆時可申請。顧立雄日前針對金金併放寬的 3 大規定,一是降低首次收購門檻,從持股 25% 降至 10%,但須以「金控」為購併主體;二是可採「敵意併購」,三是僅限民民併,不碰觸公公併、公民併。顧立雄今天表示,金控可先參股再整併,首次投資持股比率至少 10%,投資方式將以自願性公開收購進行,併購須在 3 個月內完成,也就是業者獲准併購後,3 個月內對被收購對象的持股須達 10% 以上。金管會將給予資本計提優惠,例如投資 100 億元,給予資本計提優惠後,這時需扣除的自有資本將從 100 億元降低至 16 億元,等於資本計提打了 1.6 折,這樣就不會大幅影響到金控的資本適足率。-->這樣西瓜不知有沒有被併的可能,反正股價低,散戶多,不滿的投資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