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

~~當別人恐懼時,你該貪婪~~總市值比帳上現金還低很多,真的正常嗎?

LKKSPP16888 wrote:


股市沒有專家,只...(恕刪)

花三分鐘看了一下大大提到的勝悅-KY這檔股票。
別的先不說,看到“KY”這二字,散戶就應該要避開,除非你有非常非常好的內線,或是你技術分析達到神級以上標準。
給大大看三張圖就好:


不要說什麼它幾天前從28開始突然暴跌是跌的很冤枉。
事實上它的股價從2014以來就一路下殺,已經跌了五年了。從2014開始EPS就不斷衰退,這已經是一個警訊。
就算沒注意到這個警訊,從2018開始,它的EPS/營收/毛利三個重要指標全部『大幅衰退』。
一個散戶看到這個訊號,至少從2018年中開始就不應該再去買這家公司的股票,除非你有內線。


老巴說的“護城河”是什麼,值得大家多思考。
我想說的是,樓主提到的“專利”只是構成護城河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
pathless worte:
從2018開始,它的EPS/營收/毛利三個重要指標全部『大幅衰退』(恕刪)


若真厲害,早該賣了,而不是等現在利空不斷才停損,甚至加碼放空!
大股東大舉申報轉讓4萬多張,均價近60元,
去年營收開始大幅衰退,股價還有三十幾,
現在利空出來,該買還是該賣?



以近期比較強的1736喬山來看:
等數字出來,後知後覺者停損出場,是高點還是低點?

從去年跌破20元以來,外資已停損近八千張,而這些應該都是買在相對高檔!
現在利空不斷,股價在歷史低檔區,還有股票可賣的應該都是輸家,而敢低檔承接的人是誰?
停止過戶日以來,台灣匯立賣超1810張,均價18.6元,
而有那麼多股票的外資,也許是大通RoburIP,之前已持有3年,成本70元以上,有2420張!
大輸家出場,跟輸家對作的勝率真的不小!

鞋子是民生必需品,還是有一定的需求量,
看一下大陸品牌大廠安踏李寧近期的走勢,看一下製鞋同業豐泰,鈺齊KY的走勢,
真的有那麼差嗎?


不考慮之前能連續多年高獲利,公司所累積的經驗能力與客戶基礎,
勝悅2Q帳上約當現金45億,總負債才3.22億,
還有樓地板面積38000平米的商業大樓即將完工,
現在狀況這麼差,一季能虧多少?
現在總市值卻不到25億!股價反應了嗎?
總市值只剩別人的零頭,難道不是購併的好標的?
LKKSPP16888 worte:
購併的好標的? ...(恕刪)

或許品牌大廠安踏,李寧的大漲,獲利轉佳,有供應鏈壓榨,毛利拉高的因素!
或是中美貿易大戰,反美的情緒,帶動大陸人愛用國貨,
銷量增加,成本降低,獲利自然暴衝!
雖然倒了很多家,但大者恆大,知名品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Nike大好,豐泰也能大賺,品牌大廠應該也不希望供應鏈的變動太大,
品牌廠吃香喝辣之餘,還是會給後面的小弟分杯羹!

大陸鞋業的調整,已有一段時間,去年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只是讓狀況更惡化,
"晉江鞋業目前的「困局」
2017-03-05 由 江邊的青年 發表于財經
晉江鞋業如何走出「困局」
在目前國內通脹壓力加大及國家緊縮貨幣政策的大背景下,在前幾年經歷了大膨脹下,晉江中小鞋廠普遍遭遇「三荒」:貸款難、「現金荒」;由於物價普漲、鞋材大幅上漲帶來的「原料荒」;由於工人勞動力結構性短缺、「招工荒」。多重壓力疊加,晉江鞋業中小企業迎來新一輪衝擊,今年以來,不少鞋廠瀕臨破產及倒閉邊緣。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inance/39xymly.html"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晋江共有制鞋企业4826家",
"曾经高峰时期的3000多家鞋厂要么自己轰然倒下,要么被其他大厂吃掉,最后只剩1000家左右,德尔惠、喜得龙、金莱克等近百个有规模的体育品牌都逐渐倒下,倒闭的倒闭,失联的失联。"

也許倒的很多,所以活下來的品牌大廠安踏李寧變得很好!


底部無撐,否極泰來而已!
勝悅之前有連續多年大獲利,帳上保留的現金夠多,幾乎沒負債,自然能撐過不景氣!
10月起營收基期剩1億出頭,且開始轉為虧損,至少以後YOY,MOM衰退幅度會減少,
34季是傳統旺季,明年是奧運,晉江獲得2020年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舉辦權,
有機會嗎?
我想只要有人想炒,應該很容易!

連虧了3季後,
帳上約當現金-總負債還有近42億元,38000平米的大樓即將完工,還有6億多的土地!
現在總市值剩不到25億,往下空間有多少?
若別人想收購會是甚麼價?若用換股的方式,市價換淨值,划算嗎?
若公司宣布買個庫藏股,股價會如何?

不同的操作方式,考量的因素不同,最後還是成敗論英雄!
先感謝樓主LKK大不斷追蹤。

看到近幾個月營收不斷下修,即使是長期抗戰投資也不免擔心,苦於寄信聯絡不上發言人,只好電話聯繫代理人。

關於股東會後新聞提及催趕磁灶新廠,沒有在財報上或新聞看到任何進度。
安踏、李寧為主要客戶,接單的利潤也只有這樣?
回答部分:
關於新廠因為工業區的廠商不夠多,沒辦法進駐。至於商辦目前按照計畫在走,目前顯而可見的效益,就是不用租人家的,其他未明。外貿單如果毛利太差就放掉。會繼續找國內其他可能客戶來提升營收。
註:代理發言人的訊息參考就好,過去的經驗來看也不會透漏事實給投資人知道。

台灣匯立還是沒賣完,股價今天也隨著大盤小小回升,雖然是前景未明,但這檔股票也算有漲跌,厲害的人大概也能從中得利吧。
而看到破盤價買進的投資人,大概得苦等公司確實拿出作為,所幸淨值股價比仍高,維持每季虧個0.5元,好像還能撐很久。
pilidue worte:
厲害的人大概也能從中得利吧...(恕刪)

股東會停止過戶日4/9,收盤價18.1元,除權息前一天7/19,收盤價18元,
最高漲至22.8元,最低殺至17.15元,急殺敢買,急漲捨得賣,要獲利也不難!

從賣出量的前15名來看:
摩根大通,台灣匯立,台灣摩根士丹利,元富都是停損的外資,
國泰板橋,新光台中是比較肉腳的短線波段客,
統一城中,瑞士信貸是比較厲害的短線波段客,
新加坡商瑞銀,元大-鳳中,元大-豐原小賺出場,凱基-嘉義小賠出場
美林,新光稍偏多方,

台灣匯立近期連續賣超已達1920張,均價18.5元,
股東會前十大名單中,剩大通RoburIP還持有2420張,若真是他,持股張數應該也剩不多!

股價或許是提前反映未來,但有些籌碼的因素,容易讓他超漲超跌!
所以高檔總是一堆利多,一堆人搶買卻漲不動,低檔總是利空不斷,一堆人停損卻不怎麼跌!
2017年就有一堆鞋廠倒閉的消息,勝悅從2018年中業績開始大幅下滑,去年中美貿易戰讓整體狀況更惡化,
只是這麼爛的狀況,上半年才虧了近1.1億!
股價18元,總市值是25億!
2Q帳上約當現金扣掉總負債還有42億,股價已提前反映多久的不景氣,
還不算快完工的商業大樓與六億多的土地!
市況真有這麼差?真要壞這麼久?

勝悅現在營收大減,所以閒置的產能都是負擔,
但若是對股價大漲,業績大好的品牌大廠而言,或許供貨不足,會是另外需擔心的問題!
反正殺的越低,對想介入的人而言,風險越低,相對報酬越高!
危機還是轉機?就看自己如何應對!
LKKSPP16888 worte:
安踏李寧近期的走勢...(恕刪)


好像又創新高了!

安踏市值超過1600億港幣,去年財報淨資產約188億港幣!
李寧市值超過500億港幣,半年報淨資產73億港幣!
勝悅市值剩約25億台幣,半年報淨資產64.85億台幣!
若能低價購併,是加分還是減分?
對品牌廠而言,相當於往上整合供應鏈,可以確保後續供貨的穩定度,
而對勝悅而言,量的提升,應該很容易重回獲利的軌道,有品牌廠的挹注,應該很容易從賠錢貨變成金雞母!
新建的大樓,圈的地,對業績蒸蒸日上的品牌大廠,應該都能妥善運用,
帳上45億的現金,更能大幅改善財務的現金流量!

大股東高檔賣了四萬多張,得款24億多,
公司帳上錢那麼多,若真要買庫藏股應該也不是問題!
除權後,股價創歷史新低!往下空間還有多少?
而若有人要購併,或是公司想做多,往上利潤有多少?
賭不賭?看仁見智!
最後還是成敗論英雄!
買這股票真的是需要能人所不能, 忍人所不能忍...
人生本是賭、賭一口氣、爭一口飯.感謝樓主分析、但在對的時間買進對的標地獲利也將快速增加、但贏家總是少數、若没有堅定信念也只是蠅頭小利、主力總會在發動時將你洗的乾淨,只有在底部進場設定好獲利或虧損所能認受的程度、一步一步走下去、預祝樓主能在往後回頭看時是站在頂端的赢家.
LKKSPP16888 wrote:
好像又創新高了!安踏...(恕刪)
eric65 worte:
人生本是賭...(恕刪)



短線長線的操作邏輯不同,
短線是追搶殺弱,追突破平台的高點,追帶量紅K,
雖買高,但對的時候一買就漲,不用等!但缺點是騙線機率不小,也較不敢買多!
在短線操作順利時,總會想為何不多押一點?事後看,總是比較容易!

台灣匯立持續大賣85張,累計賣超已有2005張,若是大通RoburIP停損,所剩越來越少!
昨天承接最多165張的群益金鼎,2年前是賣在相對高點,也是外資的戶頭,
大通RoburIP抱3年多,停損在這,群益金鼎賣高點,現在回補,孰優孰劣?


https://udn.com/news/story/7251/4000698
"併購下市櫃案 愈來愈多"

公司該有的價值在那,真的不看好這產業,
清算把現金分一分,都能比現在的價位高很多,
而這些產能,應該是近期業績大好,股價大漲的品牌大廠或製鞋同業所需要的!
跌得越深,價格越低,應該更吸引人吧!
eric65 worte:
在對的時間買進對的標地...(恕刪)


短線追漲若手腳慢,一不小心虧損可能也會很大!
6251定穎若過前高10.75去追,到昨天最高至13.4元,短線漲幅不小!
但若沒走,今天收盤剩12.1元,應該很多肉腳短線要賠錢!
不同的選股邏輯,有不同的優缺點,總之最後能賺錢就是好方法!

從當初外資大賣,股價不跌,開始推薦勝悅至今,股價其實也沒賠多少,或許有機會成本的問題!
但若有高出低接,或許還能有獲利!
股價跌破20元開始,外資共停損近8千張,籌碼誰收走?
歷史最高180,外資停損20元以下,現在收盤創新低16.15元,若把權值還原,後面的跌幅,真的只是零頭!
跌深就是最大利多!股價已提前反應N年的不景氣,真有那麼壞?
爛到底後,也許些許訂單的回籠,就能出現大幅度的增長,
若是公司想做多,或是有人想收購,那就中大獎了!
不景氣倒了很多廠,最後還存活的,在景氣復甦時,業績反而大好!
看近期安踏,李寧股價持續創新高,應該也有這原因吧!
  • 16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