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

關於員工分紅的文章,請集中在此討論

說出來比較好 wrote:
終於把2X頁都看完了...(恕刪)


您不會剛好是A公司的吧
間單講 當員工薪水超高的時候 公司獲利都拿去付薪水 公司不賺錢 股東一樣拿不到什麼股利


bino wrote:
"80%的分紅給20%的高階主管們",


正確的比例是 5%的公司員工領走了80%的分紅

來源: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長吳泉源《扭曲的「科技新貴」神話》

所以 矛頭不用指向小小的工程師們
聽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作法是化明為暗,富爸爸分割轉投資幾個子公司,
子公司在還未上市之前就可以發放票面股票分紅,
時機成熟後再強灌一些EPS就可以上市了呀!!
再不然購併一些未上市公司,利益輸送一下,
創造一些EPS或營造富爸爸的效應,
將未上市的子公司股票發給母公司員工也是可以的啦!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聽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作法是化明為暗,富爸爸分割轉投資幾個子公司...(恕刪)


如果是富爸爸, 這樣做就算了.
可悲的是, 一堆股本很大, 股價幾乎不會漲的公司, 還搞這種低賤手法,
根本就是把母公司的盈餘明目張膽的(不需要五鬼搬運)搬到子公司.
然後由少數幾個人享受這種獲利.
又有幾個散戶看的出來這種問題.
rogerkuo2001.tw wrote:
聽說上有政策,下有對...(恕刪)


大家可以討論一下現在有那幾個富爸爸在做組織重整與分家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只有聯發科等少數公司發完股票後 是M型社會的有錢那一端
90%的公司發完股票後 只是讓員工處在中產階級上緣而已
費用化後 才惡化M型社會吧
大家去幫有資本的股東爭取公平 真的是減輕M型社會的情況嗎?

至於股東權益
如很多人講的
這些工程師將來可以跳槽到外商 或選擇不加班
所以很自然的這些公司"技術"競爭力會往下降
再加上先天其它的不良 如行銷 海外市場等等
漸近式地失去全球市場 帶來的災難 遠比員工分紅所造成的股東損失還大
到時一樣 這些搞不清楚狀況 不做功課的小股東
又會誤以為費用化對他有利
選擇續抱 結果因應費用化 股價先跌一波
然後公司再失去競爭力 再跌一次
未受其利 先受其害 大家一起倒楣

外資當然會想要求合理化
因為他們是大股東 而且也不是員工分不到
可是他們還是很"愛"買電子股
至於台灣的電子產業將來會不會因此失去競爭力
對不起 他們是外資 反正到時後賣一賣
選擇回去愛國 買自家開始因為台灣公司失去競爭力而逐步取回市場的佔有率的公司
一兼二顧 又幫本國公司消滅競爭對手的利基
不是很爽

另外如我說的
如果工程師是直接受害者
那麼新竹 台南附近傳產業 房屋 汽車 百貨等
也等著過寒冬吧
這個推論算是最可能發生的

如果薪水減少1/4
那麼就表示 能用的閒錢可能變成原來的1/10
最後就是所有非必需的民生娛樂消費都會很慘

hello
很多人的觀念是
合理的事情就是對的
對的就應該要做

不過對的 合理的事情如果造成負面的結果
那還是要做嗎?

那麼是否要知道
員工分紅費用化後
對產業
對地方
對員工
對經濟力
對股東是不是一定會有好處?
短期 中期 長期呢?
如果沒有考慮到這些
就光靠一句 跟國外接軌 合理化 公平正義
來決定一個決策
那好聽的是 單純
難聽的 就是草率
hello
靜中見真境 淡中識本然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股東投資公司 公司穫利應該回饋於股東
員工雖為公司成員但不應該領的比股東多

我想說 公司的成長來自於員工的努力與股東資金投入

假設一間具有穫利高,成長穩定的公司少了員工的努力,股東資金就算投入再多 公司能有幾年榮景

少了員工的研發與創新 在缺乏競爭力之下 沒有新的產品推出 沒有新的i de a 誰會去買你公司生產出來的東西

沒人買的產品 公司如何去賺錢 ,既然沒賺錢 那到底要拿什麼東西回饋給股東? 那你還會拿錢投資下去嗎?

從資金,人材,技術來說 沒有資金來源就沒有辦法吸引人材前來提供勞力,心力與腦力來研發創新技術

沒新的技術那來的競爭力與同業一較長短 這三個是環環相扣 相消相長的

高科技產業支出成本 最注重 研發創新>成本控制>行銷成本

傳統產業 支出成本 成本控制>行銷成本>研發創新

服務業 支出成本 行銷成本>研發創新>成本控制



台積電每位員工是不是有領到180萬 這我不知道 或許這只是用股票數量總額/員工人數所得平均值算來的吧

我有位朋友也曾在台積電工作 它跟我說每年股票分的少的可憐@@?疑不是科技新貴嗎 怎麼跟報上講的不一樣?

另外版大你說的加班的事那裏沒有,辛苦就該用薪資補償,而不是靠稀釋股東權益

這句話 我只說 羊毛出在羊身上 錢轉過來轉過去 只是項目名稱不一樣而已

你投資給台積電的錢 台積電拿去增加新機台增加產能或是研發制程或提升技術爭取訂單 員工透過加班領取應得的

加班費來公司上班提高產量 加快出貨速度

一年後如果股價沒有大跌,但台積電還是一樣賺錢 除權後你還不是一樣有股利有得分 那張股票有去虧損到嗎 ?

如果你玩短線 買價錢 不買價值 那我也認了 你趕緊趁現在脫手去買鴻海 聯發科 宏達電 這幾隻高股價高eps的股

票吧 或許明年會比今年多賺點

另外有一句比較不好聽不客氣的話 你跟我(還有許多人)都只是散戶 想股票賣到好價錢 還得看外資的臉色

就憑我們手上的股票幾張幾張的買賣 幾萬塊幾萬塊的買賣

外資一但穫利了結 大砍出脫持股 股價就大跌 接下來就等低點在逢低買進 然後幾百張幾千張的買 時機一到又開

時玩這種坑殺散戶的遊戲 你有那麼多的資金跟它玩嗎 幾十億到幾百億耶



針對 macacafly 板友的觀點 發表個人看法

有規定那家公司 不能倒嗎?
有規定一定要當 "台灣公司" 的股東嗎?

生命自會找尋出路

不要用 近乎鄉愿 的言論 來排斥費用化 , 或許 您已經是個 既得利益者

我可以去當個外商公司的員工 來跟 台灣公司 競爭
這就是 資本主義 跟 全球化 的結果 , 不需要 把台灣這個大旗扛出來
享受 "股票" 這種資本主義的好處 , 也要一併承受其壞處
分紅費用化 剛好用來重新檢視 "責任制" , 這個畸形產物
讓 工作重新回歸工作, 生活重新回歸生活

要怪只怪 你晚生十年

一位 低科技業從業人員 筆

ps 台積電算是夠平均的
今年 2年左右碩士工程師 發20張 , 正負5張吧
如果沒拿到這個數目的 只代表 你夠黑
我不是 tsmc 的員工 , 台積的分紅在園區算是半公開的秘密
  • 7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