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

台股特別股資料

隨著聯準會調升利率~

固定收益市場越來越有趣~比起前兩年~更具吸引力~

新資金又可多元選擇了~
gds88 wrote:
隨著聯準會調升利率~(恕刪)


美國各類債券,特別股都已經跌的一塌糊塗。
所以知道國內特別股的好 ,我幾年前就把國內特別股拿來當債券用!

Biggest King wrote:
美國各類債券,特別股(恕刪)
為退休努力 wrote:
所以知道國內特別股的好 ,我幾年前就把國內特別股拿來當債券用!


我的意思是國内的特別股還沒有跌,很危險,
沒有理由台灣和他國的經濟原理不同。

升息時代,避免擁有固定收益的債券,
即使台灣這些特別股有利率重設條款,
但是5到7年一次,是很漫長的等待,風險增加很多。

在美國,特別股暫停付息,大概要跌掉8、9成,
台灣很奇怪,聯合甲特4129A沒有付息,竟然只有小跌,
此時不出更待何時。

感覺有些台灣投資人不把風險當一回事,不認爲這是垃圾債,
縂認爲明年再發就好了。
如果這樣,那國際信評機構是在評假的嗎。
exchen wrote:
小弟 特別股 拿來取...(恕刪)

回信了 大致上 依規定辦理查無不法
ptt99

看回覆內容不是才轉請櫃買中心查嗎

2022-04-12 23:31
Biggest King wrote:
升息時代,避免擁有固定收益的債券,
即使台灣這些特別股有利率重設條款,
但是5到7年一次,是很漫長的等待,風險增加很多。


富邦,國泰,中租,裕融,台新等特別股沒什麼不好!

要的東西不同,看法真的迥異~

美債開始甜甜的~

台灣優質公司特別股繼續持有外,也開始買進美公債及投資等級債ETF~

固定收益市場,越來越多可以買進的了!
窮忙一族

雖然手上有一大堆的特別股,但個人覺得未來幾年後才是固定收益市場最佳買進的時機,因為當利率升至高點即將反轉時,其與其後的銀行固定利率間的價差才是最大,只是那時候應該也是股票市場很漂亮的入場點就是了.

2022-04-14 9:05
gds88

我等不到殖利率最高(最佳買進點)~但我很喜歡在殖利率上升時買進固定收益~反正到可以接受的殖利率,有閒錢就買~

2022-04-14 17:04
無論哪種投資,
慎選標的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大到不能倒"個人認為不只是一個口號,
其會給所發行的特別股帶來穩定的力量,
抵擋住很多的外來因素.

但如果升息步驟穩定的話,
由於與銀行存款利率間之差距變小,
所以每次利率調升,
國內特別股應該都會有相對的一波修正才符合預期
(有時候沒照時間漲就等於跌了).

但有些近兩年要到期的特別股,
也有不回收後的利率調升想像空間,
所以這部分跌幅應該很有限,
畢竟以目前的價位來看,
即使銀行最後決定回收,
賭輸了也沒啥損失.

但有些到期日遙遙無期而利率低下的特別股,
小弟是建議快跑為妙,
舉個例子來做個假設,
比方某銀行的丙特利率才3%,
依據目前通膨誇張的幅度與米國聯準會的鷹派講法,
要是一兩年後銀行利率就已經是3%左右甚至超越3%,
那這檔非累積型特別股還期待它站在面值上就有點不切實際了.

至於某個最近討論得很熱,
不發錢的某特別股,
讓小弟回想起自己買的新光金甲特,
45.x買進,44左右出損失了二十萬,
對照今日新光金甲特的價位,
還是語重心長地奉勸手上有的人,
有時候斷臂求生,少輸為贏也不是一件壞事.
j00qaz741

這就是我個人不喜歡特別股的原因,保本不如債券,漲幅不如普通股。

2022-04-14 11:40
gds88

我在436樓提到的五檔中應該有四檔兩年內會到期,我就將它視為duration1至2年,到期收不收回都沒關係!反正現在在升息循環,凱基證揭露上週台幣5年IRS收盤竟已到1.6%

2022-04-14 17:09
不好意思,個人覺得臺灣股市的確比較特別。

美股的殖利率很低,甚至不發股息,美國散戶投資人很多人沒有存款,必須買債券或特別股,當作現金流的來源,對利率特別敏感。美國基金管理公司就發明了「股債資產配置」這種行銷話術吸引投資人。

台股的殖利率很高,而且有很多人買外幣儲蓄險,台幣定存幾乎人人都存,散戶投資人不必仰賴特別股股息當作現金流來源。所以沒有很多散戶買台股特別股,籌碼都在法人手上,也就不太會大跌。臺灣有些人以為自己是美國人,就跟著「股債資產配置」,其實台股的電信股就可以當作話術裡的「債」的部分了。

Biggest King wrote:
我的意思是國内的特別股還沒有跌,很危險,
沒有理由台灣和他國的經濟原理不同。
窮忙一族

本來也是把電信股當作現金流來源的一部分,但目前電信股殖利率只剩下3%多,所以最近拔掉了手上的電信股,以免一旦回檔時還得遭受股價下跌的風險

2022-04-14 19:34
窮忙一族 wrote:
比方某銀行的丙特利率才3%,
依據目前通膨誇張的幅度與米國聯準會的鷹派講法,
要是一兩年後銀行利率就已經是3%左右甚至超越3%,
那這檔非累積型特別股還期待它站在面值上就有點不切實際了.


去年現增我們應該都只認普通股,沒認特別股
現增認股生效日前,還很人加碼甲種特別股,因為每股才60出頭,那時普通股超過70不曉得有沒有到80,有點忘記了,但每股認普通股比例是相同的...

但台灣資金太多苦無出去,這些籌碼應該都被壽險資金等法人買走了,反正它買丙特3%,付儲蓄險成本2%,資金大還是很好賺;再者有些公司資金太多也會買丙特,就不是我們一般人會買的...
窮忙一族

雖然沒買半張,但這檔幾乎都撐在票面之上,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2022-04-14 19:36
無良網管..系統正在準備文章內容, 請稍待...
  • 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