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關於浩鼎的驚人事實(有科學證據)

翁啟惠在蔡易餘委員質詢時問到:参加ASCO科學研討對台灣生技產業的意義

翁啟惠回答:全球的癌症研發都在找方向,台灣已經找到方向,相信在ASCO會引起全球矚目,這次有邀請幾位諾貝爾獎得主與癌症方面的專家來研討醣分子疫苗未來的研發方向,院長也有提到根治癌症的願景。

我也相信醣分子、浩鼎、OBI-822將會成為ASCO今年的熱門焦點,因為太創新,太震撼,推翻掉許多人既有的偏見

很多人都說翁啟惠為什麼拖了一個月才返回台灣

其實,很可悲的是,又一個台灣人--翁啟惠拿到國際大獎,卻沒有媒體願意報導...

可悲的台灣人

翁啟惠返回台灣前,他是去領取全世界應用化學最高榮譽大獎「WELCH Award」,這個大獎地位非常崇高,下一步就是角逐諾具爾獎了

幾個月前,翁啟惠還拿到以色列第一大獎吾爾夫獎「Wolf Prize」

一般來說,WELCH Award不太願意頒給已領取類似獎項的人(就是「Wolf Prize」),但因為翁啟惠在醣分子的研究貢獻太大,所以又再頒給他

底下是歷年中研院院士得到國際大獎的清單

http://daais.sinica.edu.tw/chinese/award_list.php

從這清單不難看出來,翁啟惠一人就拿到好幾個國際大獎,現在就只剩諾貝爾學獎了

若是老外看得懂中文,翻開台灣媒體與網路評論,肯定覺得莫名其妙,怎麼會一個備受國際注目的科學家,居然被罵成這樣?

台灣真的是鬼島!
翁啟惠在立法院接受諮詢時的全程錄影,請不要看經過"霉"體所剪接過的斷片,很容易斷章取義、被誤導

http://showbar.ctitv.com.tw/v/watchme/vcbou92016041809164927688.htm
上禮拜五414
禮拜一開盤跌398,盤中最低386,最後翻紅415,收在410.5..
這應該算是破紀錄了,沒跌停鎖死,只小跌3.5元

okok7851 wrote:
上禮拜五414
禮拜一開盤跌398,盤中最低386,最後翻紅415,收在410.5..
這應該算是破紀錄了,沒跌停鎖死,只小跌3.5元...(恕刪)


我早就講過了,檢察官根本沒有任何事證,就隨便把人列為被告,這個事情爭議很大的

若有事證,檢察官早就聲請羈押,但卻允許張念慈交保候傳

再者,浩鼎以30倍的時間,遠超越法令規定,嚴守內線交易的紅線,這樣檢察官還能把浩鼎經理人列為被告,才是破記錄!

相反地,熟知狀況的大戶,當然會趕快趁機撿便宜

這都是已經先講過的

聯合報還想再炒什麼借名持股的新聞,但很可惜,大多數人根本不懂這個法律名詞,只看得懂人頭戶,所以也就炒不下去了......

立法委員也是利用翁啟惠不熟悉這個名詞,而故意不斷追問

一開始,翁啟惠是回答不清楚什麼是借名持股

然後又一直追問,才讓翁啟惠講出:有可能....

媒體再斷章取義,拼奏成:翁啟惠覺得張念慈有可能借名持股....

你看,這就是『霉』體
關於OBI-822療效,翁啟惠曾在接受訪問時指出:

OBI-822是屬於主動式免疫療法的治療性癌症疫苗;也就是將疫苗施打到病人後,能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尤其是產生抗體的免疫反應,來選擇性地捕捉癌細胞,並將其消滅。

多醣分子往往由多個基因製造而成,在癌細胞上比蛋白質容易產生特殊的,且正常細胞沒有的結構,使得OBI-822有著很高的辨識能力

也就是,找出癌細胞或其幹細胞上特有的,而在正常細胞上不會呈現的醣分子抗原,因為以這種癌細胞特有的抗原所設計的疫苗才能選擇性的對付癌細胞及其幹細胞,而不致有副作用或自體免疫反應。

翁啟惠與中研院團隊發現15種主要癌症的細胞及其幹細胞上皆帶有Globo-H系列的三種醣分子抗原(包括Globo-H、SSEA3、SSEA4),而正常細胞幾乎檢測不到,這發現加上多醣分子合成技術的突破,開啟了醣分子癌症疫苗發展的新領域。


假如產生的抗體是IgG類的抗體,其殺傷力及效果比較好,且免疫系統對癌細胞會有記憶,一直製造抗體到癌細胞全被消滅為止,並達到免疫的效果,即能根治癌症。如果產生的抗體是以IgM為主,其效果也有,但比較短暫。


醣分子疫苗在設計上的一大挑戰是產生的抗體往往是以IgM為主,所以必須將醣分子接到一蛋白質載體(也就是KLH),加上適當的佐劑以引發長效型的IgG抗體產生,或設計新的佐劑(也就是OBI-821)將IgM轉化成IgG抗體。

免疫機制:打入浩鼎OBI822讓身體免疫系統快速分化增殖可辨識GloboH的特異性B,T細胞,漿化的B細胞引來輔助型T細胞產生大量的可辨識GloboH的IgG,IgM抗體。
IgM吸引補體蛋白破壞癌細胞/癌幹細胞。
自然殺手細胞(NKC)上有IgG的Fc受器,在可辨識GloboH的IgG引導下找到帶有GloboH系列抗原的癌細胞,將之殺死清除。
也期望增殖殺手型T細胞(cytotoxic T cell)直接攻擊殺死清除帶有GloboH系列抗原的癌細胞。

PS:殺手細胞(K cell)上有IgG的Fc受器,在可辨識GloboH的IgG引導下,參與免疫過程。
真的很感謝樓主cyril74大對浩鼎解盲的精闢分析。版上那麼多不相信浩鼎者,您浪費那麼多精神解釋,他們也聽不進去。不過可讓我們其他人看的更清,懂得更多,所以十分感謝您。除了佩服您專業的知識外,也很佩服您怎麼有那麼多耐性和精力一一來回覆版上的言論。對我而言,光是潤泰尹衍樑一人的份量,就讓我賭定浩鼎不可能騙人,但我想請教cyril74,您真的不怕檢調把解盲數據公開嗎?我真的很擔心呢!看到解盲數據的人也可能是做空的啊,檢調有可能與空方勢力結合,讓數據外洩,純粹為了擊垮浩鼎或做空大賺一筆,若解盲數據被公開或外洩,浩鼎就不能參加六月asco會議了吧?對浩鼎有多大沖擊?有沒有可能那麼多年的努力成為泡影?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669966

檢調偵辦浩鼎內線交易案,上週進行搜索,已扣得最關鍵的OBI-822乳癌疫苗解盲報告,辦案人員勘驗後認為,免疫藥物啟動反應的時間較長,須超過兩個月,OBI-822 臨床試驗卻採用PFS (無惡化存活期)作為療效指標,對象是乳癌末期病人,不少人來不及等到有反應,就已惡化,解盲前就可以預期失敗機率高,不僅浩鼎高層可能因此搶著賣股,翁啟惠疑也知悉此事。


笑死人,內線交易法已經修正通過,把「獲悉」改成「實際知悉」,就不可能因為浩鼎內部推測解盲可能不會過,來作為起訴的事證了!不可能用猜測不會過,就做為起訴事證!

如同在解盲後的浩鼎法說會,張念慈就有提到,他們大概猜到解盲未達標的機率不低,但不能在中途改指標,否則就會被視為偷看

要不然的話,經理人的賣股行為,永遠都可能被視為內線交易,因為企業在營運過程中,每天都會發生可能會影響企業營運的事件,那這樣如何用股票來鼓勵經理人努力經營企業?

linda6801 wrote:
但我想請教cyril74,您真的不怕檢調把解盲數據公開嗎?我真的很擔心呢!看到解盲數據的人也可能是做空的啊,檢調有可能與空方勢力結合,讓數據外洩,純粹為了擊垮浩鼎或做空大賺一筆,若解盲數據被公開或外洩,浩鼎就不能參加六月asco會議了吧?對浩鼎有多大沖擊?有沒有可能那麼多年的努力成為泡影?...(恕刪)


真的不擔心檢調把解盲數據公開

就算不能參加ASCO,也不會是什麼利空,因為國際授權、拿到美國FDA突破性療法,甚至可以直接申請藥證等等,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只不過,沒辦法參加ASCO,只是少了一個免費又有效的宣傳場合

但,數據被提前公開後,依然有可能透過許多管道被相關人知悉OBI-822的療效

若是做空的,肯定也不敢公布數據,因為一旦公布後,只會證實,OBI-822的療效確實如浩鼎與翁啟惠所言的好,這是大利多,怎麼會是利空?

若是做空的,還去公布數據,不等於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做空的知悉,肯定會趕快回補放空的部位

作多的知悉,肯定趕快去撿便宜

怎麼看都是利多
美國FDA在審新藥時,是越來越有彈性

又加上,歐巴馬在今年初提出Obama’Cancer Moonshot,提撥十億美元來進行癌症消滅計劃,由副總統領軍整合醫師,病患,生技公司,大藥廠,研究人員等,誓言在共同努力下加速研發以消滅癌症,並在5年內取得重大突破。

Cancer Moonshot 提到最近在癌症免疫療法方向已顯現出在血癌,淋巴癌,皮膚癌的療效,值得進一步擴大研究其他癌症。

換言之,OBI-822就是一個極具前瞻的新藥,很可能帶動另一波癌症藥物的新方向--醣分子,因為他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偏見

在很早以前,許多論文就指出,醣分子的藥劑具有很高度的選擇性,但很可惜醣分子為主的抗原所引發的免疫反應太微弱,沒辦法殺死癌細胞

但,隨著OBI-822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他證實了翁啟惠很早以前就看到的趨勢--以適當的手段就可以大幅提高免疫反應,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療效,使得他在近幾年,陸續拿到國際大獎,享譽全球

因此,在Obama’Cancer Moonshot的政策方向下,很可能以二期數據,加速取得藥證,但條件是要在實際上市後幾年內提供完整的OS數據,以便正式取得藥證,否則就撤銷(也有這類案例)

這就是為什麼浩鼎在近期積極找尋負責生產製造藥品的高階主管

然而,翁啟惠卻在台灣被罵是詐騙???

台灣,果然不一樣....
浩鼎的問題在於混淆了研發與市場利益、資訊透明與時間落差、關係人言論與利益衝突。
而不是浩鼎的癌症療法是否真的有效。
如果這療法完全是無效的,早就丟進水溝了~

浩鼎受到今日的對待,是因為浩鼎是公開發行、買賣的公司,必須受到制度嚴格的檢驗。

浩鼎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問題是要多久、多有效?這直接牽動到投資市場對其價值的評估。
在這中間利用時間落差跟資訊落差獲取超額利益,當然會被詬病的,尤其這是一間公開發行、買賣的公司,不是一間封閉的,只有預期專業投資者才比較會接觸的市場,例如未上市或興櫃。

浩鼎當然有可能成功,但即使如此,也可能因效果跟預期市場規模,股價100不到~或是石破天驚的衝上9999~
So....現在買便宜嗎?搞不好還是太貴~

這些事件爆發出來,剛好給市場一個重新檢視價值的機會~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