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都喜歡花大錢,領高薪和許多紅利,管理只喜歡聽好話,敢說真話通常死得很難看,很多公司應該要學大立光,
腳踏實地謹言慎行,最後才能脫癮而出。
還好的是,奇美電是被群創併購,不然,被友達併了台灣面板應該要倒了,奇美電的問題更大兩個大爛蘋果搞在一塊,
,倒楣的是台灣投資人和銀行。友達才有機會去學群創的模式,才會想到去減債,現在才有可能活下來,也才有機會被併購的價值。
依友達第四季EPS來看,扣掉太陽能提列大約賠15億,群創應該是在損益兩平之間,主要的是群創利息極低,人事費用少,
加上沒有過多的業外損失,所以2015年群創EPS應該為1.7,友達和群創已經開始拉開距離。
2016年Q1群創EPS為正,假設友達為-0.3,那群創應該有0.2,群創的價值應該是高於友達,比較麻煩的是,面板產業電視品質和
價錢的要求不是這麼高,而且品牌和技術台灣都不具優勢,看來只有群創併友達,加上鴻海,在規模在去化產能才有贏面!
希望從現在開始,面板股應該開始走上多頭!
=================
才2月,就已經有法人推算出全年和明年虧損數字,未免太神了.

友達第3季 資本支出 93億, 並 支付銀行 129億到期借款, 雖有 折舊費用和營業獲利 155億的現金流入 ,整體資產現金仍減少了 128億,約當現金剩 769億,另外還有 530億的銀行授權聯貸,準備支付未來的投資擴產,尚未提領使用.
Q3銀行長短期借款還有 1191億,
友達第4季 資本支出 139億, 並 支付銀行 97億到期借款, 且因本業虧損和提列帳面上投資減損,這三項造成現金流出316億 ,但Q4整體現金反而增加19億,約當現金剩 789億,比Q3 還多!
Q4銀行長短期借款還有 1092億,比Q3 少了 99億.
大家可能會納悶為什麼,本業虧損嚴重,還要支付銀行貸款 和 擴產設備費用 共316億現金流失,為什麼 手上帳面的現金反而變多了?
前文多次提到,公司資產負債,並不是只看 現金和長短期借款這兩項... 還要看 存貨 ,應收帳款,應付帳款.
很多會計帳面的記帳認列虧損和費用, 並非真正的現金虧損,而是帳面上記帳數字的轉移..
例如每季折舊費用,字面看起來是 減損 現金,實際上是把獲利轉入資產,反而增加現金.
詳細的財報仍未經會計師簽核公告,
我個人推測 友達Q4大舉出清成本庫存63億,另外 把應收帳款兌換成 現金, 認列的 資產減損轉成 負債準備,讓營運資金增加了 168億,另外還有 折舊攤提105億,也算是現金流入, 還有其他營運活動相關的 現金流入,總額現金流入超過330億..比現金流出多,
所以本業虧損 財報獲利虧損,資產中的 約當現金反而增加.
moneygod wrote:
群創...加上利息比友達少,人事費用又比較少..(恕刪)
雖然 群創的員工平均薪資福利比 友達少很多. 但群創的6代線以下的舊產能比友達大很多 ,群創全球員工數 9.5萬人(在台灣員工總數約 3.6 萬人,其中台南廠區就有 2.9 萬人,竹南廠區約 6,900 人,路竹約 1,300 多人),也比友達全球 4.5萬人多很多, 所以群創 每季的人事費用 是比 友達多個 20億左右,(大約是125:105)
群創的長短期負債是比友達少了約500億(600:1100),但 受惠於央行的低利率政策 ,500億借款,每季的利息費用,可能只差3億不到.
友達和群創的營業成本 有待財務專家去仔細分析...友達部分費用是浪費在 太陽能部門,影響毛利率,但友達整體的 人事成本 和 折舊費用 每季都比群創少了40幾億,一年可比群創省差不多150億的營業成本, 結果友達的實際毛利率卻較低許多, 材料等直接營業成本 和管銷研營業費用 老是高居不下,
上次法說會,有人向段董提問為何群創毛利率反比友達好,其中的差異關鍵在哪,段董回應,他也想不通,對手把錢花去哪裡?
友達財務和轉投資比較黑箱,但在 大尺寸曲面,GOA超窄邊框, LTPS,Oxide(IGZO),中小尺寸AMOLED,in-cell觸控...等先進技術上是比較領先的, ( 這次Q4法說,經營人避談虧損責任,但暢言友達今年將拿下全球曲面電視超過4成市佔,今年力推GOA超窄邊框電視,是台灣目前唯一有能力生產,全球目前只有三家有這技術能力)
友達去年稍微調整了經營管理層,近來積極降低管銷研營業費用,降低存貨,和打銷轉投資長期虧損,也算是稍微往正向發展,pj#98
pqaf wrote:
雖然 群創的員工平...(恕刪)
pqaf wrote:
友達財務和轉投資比較黑箱,但在 大尺寸曲面,GOA超窄邊框, LTPS,Oxide(IGZO),中小尺寸AMOLED,in-cell觸控...等先進技術上是比較領先的, ( 這次Q4法說,經營人避談虧損責任,但暢言友達今年將拿下全球曲面電視超過4成市佔,今年力推GOA超窄邊框電視,是台灣目前唯一有能力生產,全球目前只有三家有這技術能力)
友達去年稍微調整了經營管理層,近來積極降低管銷研營業費用,降低存貨,和打銷轉投資長期虧損,也算是稍微往正向發展,
P大講的這是事實,A社的技術的確比I社好很多,敝人先前在相關產業工作,這兩家和中國面版廠都是我的客戶。就自己接觸的經驗來看面版廠裡面"真正"有技術能力的工程師很少,很多都在前一波的中國挖牆角風中離職了,當然被挖的也一堆完全沒有技術能力的人員,例如背光模組評估相關人員。在薪資福利方面A社樂勝I社,就人員素質來說A社也是樂勝I社。
面版業拼的除了技術、金錢和出海口以外,就是產能;在電視螢幕尺寸上升而且價格持續下降的情況下,產能無法跟著提升就會逐漸被淘汰,目前看起來台灣這兩家並沒有繼續設新廠的計畫或條件。
說不定在2016年就會看到面版廠的併購消息,在不考慮經營管理和資產負債的情況下,公司還有什麼"價值"就會決定被併購的條件;沒技術的會想辦法花錢買其他有技術的公司來提高自己公司的賣相(反正錢只要去銀行聯貸就有了,光靠集團擔保和手上幾萬員工當肉票還有現在銀行裡面錢滿出來的情況,銀行還要拜託你借錢);有技術的公司就花錢買新聞說和誰誰誰正在合作,反正是真是假有誰知道。
併購完後,還真需要這麼多員工嗎?裁員以後才真正是面版廠獲利和股價起飛的時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