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ETF/美債/公司債/投資等級債....危機入市 V.S FOMO V.S 百年機會 ?!

英英間LKK wrote:
我相信買的人,散戶還是少數;大部分都跑到法人手上了。


嗯...LKK 大大說的正是我困擾疑惑的地方了
自降息前一個月2021/12至今2023/11/8
如下兩圖,兩年內在規模不斷膨脹下,

千張以上 : 20張以下 的持有比例大約 自 4:1 (72:14 共約86%) => 變成 2:1 (38:21 共約60%)
很明顯的持有比例是一路下滑對吧 ?!
籌碼是誰接走了呢 ?? (若 20~1000張內的 約40% 視為另一非法人/金融機構/中實戶,就更多了)

若目前或今年已是百年難得機遇,為何不見法人金融機構持有比例大增??!
嗯.....YT 專家/達人/網紅 一定更優秀吧!!

至於再往前(2022/FED降息前),法人/金融機構進場持有因素就不再討論範圍了.....
另一檔哲哲大推的標的記得亦是雷同.......






P.S 大戶/散戶 持有比例反轉點大約是在一年前 2022/10 底,剛好是某知名 YT 專家"大力"推薦期

自由的雲

[XD][XD][XD]

2023-11-08 22:37
英英間LKK

若要看張數,比率是一種,人數也不要忽略。法人投資有自己的規範,以前買多了當然就沒能力再參與。但是還是有其他大戶或法人參與,人數也是大量增加。

2023-11-08 23:34
債劵扣除通膨後的潛在報酬真的不高,說是百年機會那真是言重了!

尤其很多人在等降息後的價格回升,但即便如此,和長期科技股相比也沒任何的優勢。

任何資產買在低點賣在高點,自然可以賺到高報酬,但債劵價格的最高點有其限制,而股票卻沒有。

當然選股策略是一門學問,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千里馬也需伯樂才能識出。

建議長期投資者還是把投資重心放在年化報酬較好的成長股(指數),長此以往資產才能穩定增值。

以00679B為例,600張以下的持有者都在百人以上,總股數占比約六成,散戶持有者不少,挖礦的還沒賺到一桶金,賣鏟子的卻賺得盆滿缽滿,也許元大金還比較適合長期投資呢!
abelli

買債券的心態,買股票的心態與定存的心態, 那是不同的 切勿混為一談

2023-11-09 11:58
HK_Sung

誰混為一談?我勸人改變心態,改不了的人就繼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2023-11-09 12:28
HK_Sung wrote:
以00679B為例,600張以下的持有者都在百人以上,總股數占比約六成,散戶持有者不少,挖礦的還沒賺到一桶金,賣鏟子的卻賺得盆滿缽滿,也許元大金還比較適合長期投資呢!




持股100張以下的人占全部人數約98.5%,其股數約48%,另1.5%的人持有半數以上的基金。
到底98.5%的人是韭菜?還是1.5%的人是韭菜?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今年以來發生了多起金融機構大小不一的風暴
爭論誰是韭菜其實意義不大
錢是自己的
為自己的錢錢負責就好
只要吃得好睡得著
投資什麼都好


英英間LKK wrote:
持股100張以下的人...(恕刪)


沒有千張以上應該不叫大戶,而所謂的法人、壽險及養老基金要買也是萬張起跳。這些機構應該也不會超過數十家。所以自然人持有超過六成應該是合理的推測。

我不定義誰是韭菜,壽險公司持有公債造成鉅額虧損、SVB倒閉事件說明機構也有可能被美國政府當成韭菜。
HK_Sung wrote:
債劵扣除通膨後的潛在...

債劵價格的最高點有其限制,而股票卻沒有

(恕刪)


是的,非常贊同
股票沒有天花板,也沒有地板價
債券有天花板價,但也有地板價
股票的價值在沒有天花板
債券的價值在擁有地板

另外買美元計價債券,美元兌本國貨幣是一個風險
我猜雖然殖利率降低,債券上漲
但很可能台幣相對美元升值,抵銷債券價格上漲的部分
所以投資債券這時候不用去考慮降息的超額報酬,能有5%的固定收益就不錯了
HK_Sung

匯率風險的考慮很好,但固定收益本身是好是壞就因人而異了!

2023-11-09 8:28
剛剛發現 YT 上一件有趣的事情.....發佈時間相近,是 14~15HR 前 (11/8 PM)
兩部影片,都是談美債

大力倡導者,YT 專家,瀏覽次數 5xxx
提醒注意者,總體經濟學家,瀏覽次數 4.5萬,(當然也再次隱喻合適的進場時機)


至八月底,壽險業佔了81%,其他法人機購應該也有買些。

近兩個月散戶進場人數更多,但壽險業也有増持,估計散戶佔比也過不了兩成吧。
HK_Sung

壽險長期就持有債劵ETF,如果長期存量不看,壽險今年前八月增加2,134億元,占整體債券ETF同期增額4,835億元的44%,剩下56%是「螞蟻雄兵」進場使得壽險業持有的占比反向少快10個百分點之多。

2023-11-09 12:40
分享加記錄「哲哲」抄抵20年美債從倒賠150萬,到現在淨賺240萬
能複製哲哲去年抄底0050從倒賠500萬,到今年淨賺1100萬的榮景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真金白銀的買
比那些財經專家講了一口好股票,確拿不出一張對帳單來的強

ASD123456d

比嘴砲分析師強多了[笑]

2023-11-09 16:20
神奇老大 wrote:
分享加記錄「哲哲」抄...(恕刪)
的確比起滔滔不絕的理論,這種真金白銀的對帳單更能讓人心服口服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