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in888 wrote:個人一直勸導宗教界不(恕刪) 其他人也可以講啊!可以參考李豐醫師(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第一名畢業、台大醫學院教授以及台大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還有楊定一博士(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及醫學雙博士)的論述,意識完美,身體跟著完美。好的念頭、善的念頭,身體及其他會跟著變好,正是所謂的境隨心轉。
dlin888 wrote:佛法戒定慧比世法更受...(恕刪) 蕅益大師: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貪瞋癡,是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人我是非,是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乃是菩薩道的基礎,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原始佛教講“三十七道品”,而大乘佛教講“六度萬行”。行菩薩道離不開戒、定、慧,不過一句佛號已經包含了戒、定、慧。
bd_player wrote:信仰就是去堅持相信缺乏根據的事情…(恕刪) 我在這邊提到的「信仰」較為廣闊。包括: 科學信仰, 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只是其中 之一。如果你信仰科學,請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使用理性推理,一分證據才能說一分話…活出信仰的好處,你才知道 這一份信仰適不適合你!大多數人 不敢過自己想要的人生到死前才後悔很多事情…
yibwanli wrote:財富自由不易,心靈自(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我父親因肺癌去世,可能是抽菸60幾年造成。心靈自由更難…就是一顆心怎樣也放不下。如何放下?或許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先 學習放下「看得見的部分」斷捨離、 怦然心動的整理法,都是很好的開始。身體健康, 是心理健康的基石。您提到的打球 路跑 騎車 都是很好的運動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飲食、 適量運動、 戒菸限酒、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