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看到台湾人都这么关心大陆的贸易战,作为大陆人我也简单谈一下,目前看形势一片大好


economic wrote:
不管任何國家,大金...(恕刪)

了解了,謝謝你的說明。

Katong wrote:
中國人經委會副主委說得很清楚,地方政府根本不想還債.


如果你是商學院背景的
那我們用一樣的標準看美國聯邦債務就好
有哪一年是讓聯邦總債務下降的,最近要往22兆美金前進,預估未來幾年的當年赤字會破兆
美國聯邦政府還過債嗎?美國是怎樣處理的
包含台灣政府債務也是一樣的方式觀察
然後看看大家是怎樣處理的,你就會發現大家都差不多的處理方式
會不會出問題,去看看出問題的那些國家(阿根廷之類的),瞭解為何會出事,怎處理,然後你就知道了

沒有很簡單瞭解,看你有真的打算去弄懂嗎?
建議翻經濟學和其他相關教科書,裡面基本都有

Katong wrote:
現在又要再次投入巨資搞基建,就算GDP成長率數字拉高


如果你是商學院背景,然後經濟只看GDP,那你是把念的都還老師了(我當年考完也是還老師,很正常的)
經濟學講求的是效用,這不是光用貨幣數字評估的(環保能源和煤炭能源一樣的GDP,代表的內涵有一樣嗎?類似這樣的邏輯)
且經濟學的核心處理問題不是GDP多高,增長多好
中國的公開政策要不用純GDP當績效指標起碼說了快10年了吧

有沒有效益看投入和產出的狀態,是不少代價,但過去10年中國發展很爛?
一樣的時空背景下
美國是擴張的財政政策、擴張的貨幣政策
歐洲是要有財政紀律,擴張的貨幣政策
你都用一樣的標準各自評估,客觀(這個要看你的專業和立場是否公正了)判斷

這一次也是結果論的
未來幾年發展順暢就成功,失敗就被批敗家、好大喜功

但是在邊際效用遞減法則之下,建設的總效用還上升嗎?上升和付出的代價相比如何?
你夠公正且客觀,那就恭喜你會有比較準確的預測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沒有很簡單瞭解,看你有真的打算去弄懂嗎?
建議翻經濟學和其他相關教科書,裡面基本都有


economic wrote:
如果你是商學院背景,然後經濟只看GDP,那你是把念的都還老師了(我當年考完也是還老師,很正常的)

中國政府有針對性地對94%的A股上市中國企業長年實施補貼,

川普政府調降企業稅,對於美國與外資企業一視同仁的公平稅務調整.

中國是對中國國內企業有針對性的補貼,強化中國企業競爭力,外資面對不公平競爭.
美國是對全體內外資的一致性無差別稅率調降,美國企業與外資企業同享稅務優惠.

你能把這兩件毫無同質性的事相提並論,說是美國也像中國一樣在做補貼.
我也沒想過建議你多讀點書.

你建議小弟多讀書之前,不妨先看看自己.

想以專家自居,覺得自己有過人的學經歷?
覺得自己有資格建議別人多看書充實自己?



你不妨先貼出履歷,讓小弟看看閱歷如何豐富,
或者是說說自己在學界上有何學術地位,
或者是在社會上哪家大公司任何職,月入多少錢,...

這麼懂經濟,現在口袋裡有沒有個三千萬? 五千萬元呢?
讓小弟見識一下吧!





Katong wrote:
中國政府有針對性地對94%的A股上市中國企業長年實施補貼,
川普政府調降企業稅,對於美國與外資企業一視同仁的公平稅務調整.


中國也在對企業減稅,這有分國內、國外?
你既然先有立場我就不浪費時間

至於我有多少錢,起碼夠我用,又不是跟你拿的
我拿出幾千萬你要拿一樣金額給我喔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中國也在對企業減稅,這有分國內、國外?

我貼出中國不當補助94%中國上市企業的報導.

你跳出來說美國調降企業稅也是補貼行為.
這兩件是有同質性嗎?

美國有在對94%上市的美國企業實施補助嗎?
你大聲地說說看,有嗎?


這就是你的程度,還敢公開建議別人多讀點書.
economic wrote:
你既然先有立場我就不浪費時間
至於我有多少錢,起碼夠我用,又不是跟你拿的
我拿出幾千萬你要拿一樣金額給我喔

我沒立場,我是貼出工商時報的報導,證明中國不當補貼國內企業,
形成對外資不公平競爭,這是鐵的事實.

有立場的是你.
把美國對全體內資,與外資調降企業稅一事拿來對比.
你的確不需要浪費時間.

想指教別人, "建議"別人多讀書之前,
先照照鏡子看看自己.

學經歷,學術地位,賺錢能力...一樣都拿不出來,
你還要建議別人多讀點書?




Katong wrote:
我貼出中國不當補助94...(恕刪)


企業因此都降低了成本不是?

不想浪費時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Katong wrote:
我貼出中國不當補助94...(恕刪)


大陸企業就是靠輔助居多,虧錢怎麼辦,來政府補助讓你轉虧為盈

我想擴廠錢不夠怎麼辦,來政府補助讓你擴幾廠都可以

其他外資在大陸就沒這麼好囉!!

我想這就是大陸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吧!

陸企補助過多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jim31322 wrote:
大陸企業就是靠輔助...(恕刪)


效益從成果看阿
有效益就成
沒效益就是受傷
本來就這樣
包含台灣國發基金都是類似的行為
也包含貪污行為在這
本來就是大家都有,程度而已
給的多就是高風險、高報酬阿,有成大賺,沒成大虧,也沒什麼不合理的
INTEL的10奈米也是想一口氣拉開與其他人差距,沒想到不順,然後一直被人說落後TSMC,邏輯一樣

降低成本大家都有做,我沒說中國給得少,但都有給
我之前提的日本不也是,政府還是股東,還協調銀行貸款,都差不多

補貼不代表成功,補貼一堆沒成的案例也一堆,中國也不少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企業因此都降低了成...(恕刪) 



補貼跟降稅好像意義不太一樣
 且中國政府不會補貼外資企業...

 反正現在只要中國鼓勵(補貼)哪個產業,那個產業馬上變成慘業,

modacheng wrote:
補貼跟降稅好像意義...(恕刪)


名目上不同,實質意義都是協助企業有更多的競爭力
韓國企業也好一陣子是這樣
日本這幾年政府力量給予企業的幫助也超大

modacheng wrote:
反正現在只要中國鼓勵(補貼)哪個產業,那個產業馬上變成慘業,


我有看過某大陸人給我的邏輯,認為補貼後價格大跌,只要存活的有大陸企業,拉長時間看就有效益,但我對這個邏輯持保留的看法
中國因為在大量製造上有其優勢,資本又充足的情況下,更有效率的生產很容易
但需求不是能突然爆發增長的,供給過剩造成的競爭狀態已經持續好一陣子了,以前那種拼命生產,做得出來就賣得出去的時代早過了(我就經歷過,一直拼命在生產,在擴大產出),這時如何取得良好資訊下,安排合理的生產,內部管理控制的能力就會越來越重要,我所知道的部分中國企業的管理能力是不錯的,只不過台灣人似乎都看重技術,對於管理能力很不重視,幾個能活下來的企業,沒有管理能力很爛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