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

最被低估的AI概念股-3693營邦

凡子 wrote:
能否請樓主開示..3...(恕刪)

本業感覺沒賺
主要是靠匯兌回沖的樣子
算是業外收入
老實說我個人比較保守,樓主很用心提供很多資料給大家參考,個人是新手提供一些個人看法歡迎討論指教
看觀測站的資料第二季會轉虧為盈靠的是業外收益,一部分來自匯兌,一部分來自什麼我並不清楚
至於本業還是虧損所以營業利益率才會是負的
營收增加了可是成本卻提高導致毛利下降,我想這大概是很多專注財報的投資人比較不喜歡的項目
7月可轉債賣回日所有債權人已經將所有可轉債賣回
樓主的看法是債權人滿手現金等待進場,不過我覺得能不能解釋成債權人覺得2020年前營邦股價沒辦法回到轉換價106所以才賣回
營邦股權集中超過6成股權集中在董監事跟大股東身上已經好一陣子沒變動了
大股東沒賣股是好事,但我相信股票市場裡總有人會先知道消息這句話
沒變動是不是也表示短期內營邦大概很難有爆炸性成長
我不知道多少人是看好營邦會長期持有的
因為我覺得只想短進短出不時在問今天股價往哪噴的人,我不能說你心態有問題
但營邦每天這種死魚量真的不適合這樣玩,台股還有很多股票可以研究~

cchriver wrote:
老實說我個人比較保守...(恕刪)

營益率負的小心點吧我也在考慮出場了 美國崩崩
2Q的轉虧為盈,當然很大原因是因為匯損的回沖,
2Q的毛利降為19.31%,比1Q的23.5%差,
每月營業費用要將近5000萬,比去年改善許多,
依上半年的數字,若不考慮業外的數字,每月損平點應該在2.5億左右,營收不超過2.5億,營業利益可能就是負數,
所以若下半年旺季都能有7月的水準之上,應該是可獲利!
對比去年都是虧損的狀況,絕對是好很多!

之前的報告有提到"法人並分析,公司今年將以衝市佔率為主,先搶回應有的市場份額,因此營收成長是公司主要目標,預估年增幅看雙位數,不過毛利率表現上,將較平緩,預估約僅持平去年水準(21.51%),但在費用降低下,全年營運可望轉盈。"
上半年毛利21.3%,落差不大!

"第二季開始,包含歐美地區搜尋、社群及電子商務等業者,對伺服器及資料中心之需求明顯回溫跡象,且Purley新平台亦開始出現拉貨潮,此外,公司耕耘已久的新興市場雲端需求亦見回溫,訂單逐步增溫,帶動營收表現明顯往上。"

營邦許多新的產品,都用於最新熱門的領域,初期只是少量試單,後續量才會陸續放大!
我的觀點是這塊餅越來越大,所以緯穎一個月營收都能有一百多億,
營邦都能配合一線大廠,發表最新規格的產品,要搶訂單,絕對比以前容易!
虧轉盈,淨值已拉高至40元,又重回獲利的軌道,
對比歷史低檔區的股價,所以籌碼感覺很安定!
短線區間上下震盪整理,沒信心的出場,中長線看多的慢慢接!
當然要大漲,還是要等業績獲利大成長,若營收能大幅拉高,我想大家追價意願才會高!












所以要繼續往下探了嗎
有沒有可能拉回.....見底不回呢



那也要有人願意賠錢往下砍!
畢竟像外資那樣大量買八九十元,卻砍三四十元的人不多,
大股東的持股這幾年都沒減少,部分高階主管還有加碼,所以籌碼還算乾淨!

其他買進較多者,成本也都在這附近,甚至都是小賠,
元大南崁這兩年買超915張最多,兩百張以上的有兆豐台中,光和,百張以上的有台新,元大鶯歌,
台企銀桃園與元大高雄是去年套牢的,

這波拉上來,當然也是這幾家券商一路買,且買超似乎還在持續中,
當初CB賣回的資金有三億多,當然不知有多少會進場買?
但以現在的量,真的不用很多錢,就能拉出一段漲幅!
會去認CB,應該是對營邦比較有了解的人,
所以我想:他們避開的營邦大跌的這一段,配合營邦基本面轉虧為盈,步入旺季,開始重回獲利軌道,
理論上目前歷史低檔區的股價,應該對他們是有吸引力的!

願意賠錢賣的人不多,想逢低買的人應該不少,股價自然比較有撐!
當然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沒甚麼是絕對的,發生甚麼事都是有可能的!
每天都老套路 什麼籌碼乾淨什麼的 沒量就是沒量 事實上也還是賠錢 就是股價該下去

Brucewayne0625 wrote:
每天都老套路 什麼...(恕刪)

看這段話......想必是B大又出一次掉了:)
被發現了 明天再漲我就認了 賭市倒楣鬼阿
蟲蟲飛 wrote:
本業感覺沒賺主要是...(恕刪)
每個人的成本都不一樣,操作方式也不應該相同,譬如成本在47~54,早該停損了,成本41~46者該減碼或準備停損,40以下者減碼觀望;計劃長期持有者,眼光要至少要看到年底或明年,不要短時間內隨便追捧,又不是母雞生蛋馬上就有⋯

確實籌碼乾淨不能只看優點,成交量少,當大家都要逃命的時候,想賣可能還賣不掉,但也不要看了別人的想法就「有目共賭」,運氣好的撿了便宜,運氣不好的每天心裡七上八下。

這陣子不是只有營邦跌,整個市場幾乎都一面倒的避險,這個時候不要再妄想自己可以買在低點了,重新檢視自己的資金配置,嚴設停損。

其實我一直在等40元以下的到來,但只要不是「爆量」下跌,很快就彈回去了,明明就沒有量,也沒有特好的財報,究竟是為什麼啦⋯真的是很詭異⋯

我只能做夢猜想,有人不想讓股價下來,而且他只進不出,他在等⋯如果真的有這個人存在,大概後面就是像版大講的那樣了。
  • 8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