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以高雄現在的情況下,如果我是陸資,我才不會投資這個看不見將來的窮城市,錢太多也不是這樣花。台灣很多人還有對岸都是土匪+笨蛋的觀念,對於東南亞國家也是用自大+鄙視的高度在看待,等到日後回神,台灣已慘輸。
阿伯在萬寶受不了一堆政治狂,來這裡又遇上一堆公平方正義。以阿共為例,假設20啪鄉村人有能力買縣城,10啪縣城人有能力買省城,5啪省城人有能力買京城,自然就會發生排擠。回頭看打狗市在30年前房價僅次於天龍市但至少比天龍縣高,這些年沈淪下來現在只能看天龍縣車尾燈了。打狗拜沈淪之辛(?)讓人看不上眼,至少還沒像阿共帝都那樣一堆出得起價的外地溫拿把大量土著擠出市區。若繼續沈淪不用也擔心溫拿看上眼來推升打狗房價,若經上揚難免會因人口增加就由其中出得起價的推升房價囉
古錐阿土伯 wrote:但這樓改了名..卻少了關注度"韓國瑜".."陸資"果然是關鍵字挑動特定人的交感神經sorry 你想太多了,一個已經蓋到42樓的討論,基本上已不會再有什麼關注度何況…陸資和外資的確就是不同的東西啊其他國家的人對於台灣,終究只有炒房的價值中國大陸對台灣…是有統戰的價值呢…-不然…,我換一句好了:『我讚成開放陸資完全進來台灣,不再多作設限,但進來前請該中國大陸資本的所有參與者於公開媒體場合宣示支持"92共識、一中各表"當中的中華民國,完全承認"一中"為中華民國之後即沒任何問題了,歡迎來台』這樣如何?
散戶啊散戶 wrote:阿伯在萬寶受不了一...(恕刪) 其實就是產業策略的問題,高雄以前定位是重工業但全台傳統工業都土土土,高雄經濟就跟著土土土以後就蓋科學園區,讓產業有提升才有辦法生活變好至於觀光,我是不知道200萬人的都市要怎麼發展觀光讓大家發大財,觀光業的產值太低即便如香港那麼多觀光人口,也僅占不到5%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