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tin wrote:我是不懂信用交易...從網路的知識得知.
請問劵資比要多少才有...(恕刪)
融劵戶要給劵商, 融劵擔保品(放空股價扣除費用)和融劵保證金(放空股價的九成),
一開始的融劵維持率大約是189%.但萬一股價持續上漲到賣出價格的1.57倍時, 融劵維持率跌破120%,就會被證劵商發出融劵保證金追繳通知書.
雖然一年只有兩次融劵強制回補日,股東會前夕和除權息日前夕,但當維持率持續下降時,代表融劵戶可能看錯方向,得考慮回補減少損失. 假使主力硬是要讓 貪圖跌價價差的融券戶 去死,不放出籌碼,就算你有錢,也買不到股票回補,那種恐懼、煎熬的滋味絕對不輸融資套牢的感覺。 不用等到融劵強制回補日,放空者就會設法認賠停損回補.
券資比大通常象徵2種意義:
第一、公司有重大利空,熟知內線先放空,等利空公佈,股價下跌後獲利。 如:勝華 財務危機在壹週刊披露前夕,融劵暴增.
第二、該股票主力做手想製造軋空行情,其劇本...
(1)(養空): 主力作手先大量融資買進該股票讓他短線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引誘散戶看它不爽放空他,引誘放空,
(2)(誘空):主力大戶會先把融資買進的股票先行出脫,讓股價下跌造成假象,而這時券資比也會同時大幅升高,而這時散戶會以為他空對了,因為市場上放空的人很多而且股價也真的下跌了,他會更樂觀的加碼放空該股票 ,券資比大升
(3)(軋空) : 等到主力大戶覺得放空的人數差不多符合他要求了,他就會每天以漲停板價位大量買進該股票並同時放出該公司利多,拉了幾天等到股價漲到市場散戶放空成本以上後散戶看不行了決定停損補回,這時常會產生每天一開盤就漲停板(因為大家都在買),融券戶補不到,補不到他就天天買,天天買就天天漲,這時每天開盤就漲停,(越補不到就越搶買)。
(4)等主力滿意了,開始慢慢賣出持股,股價就開始下跌。
券資比每達到一定的比率,放空就會有所收斂,使軋空行情達到瓶頸
資券比多少是偏高呢?
可跟同類股的相比呀,若算同類股中較高的就算高了..因為以同類股來參照會比較準確,有些股票是永遠很高或很低.
另一種說法,資券比只要達40%,就可能出現軋空
pb#05
製造軋空行情的流程
1 選定軋空標的股
2 取得資金來源,公司大股東首肯
3 放出不利公司消息,又使融券戶放空(誘空)
4 放任股價下跌,吸引更多空單(養空)
5 以融資方式在低檔吃貨,鎖定籌碼
6 等待融券餘額累增,拉抬股價(軋空)
7 以現金償還融資,造成融券標借,引發第二波軋空
ASHIN99 wrote:
今天量還蠻大的看外資...(恕刪)
小弟很早就判斷外資不希望上漲,
因為要繼續吃貨,上漲會增加成本,
當外資不太吃貨又加上一堆利多出籠才是危險的開始。
持有一年多早就想找個賣點落袋為安,
我是認為面版有很大的機會回到淨值,
14 元是小弟的馬奇諾防線,還有出大量要跑,到停利點要跑,
除此之外就繼續抱著,照過去的經驗我跑通當後面還會有一大段 ><
面版投機的成分比較多些,波動大心臟要很強,
不像我今年持股重點營建獲利王,放著就是比較安心。
今天是跌中韓FTA吧,
中國大陸電視品牌廠商採購超高解析度面板的比例:
群創 33%
華星光電 21%
樂金顯示 15%
三星顯示 12%
友達 11%
京東方 8%
看的出什麼端倪嗎?
當初群創友達各半,後來全數轉至友達,當然群創勝過友達的地方也不少,
只是除了不喜歡增資認股(短多長空)向股東要錢、手上現金較少之外,
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就是對中國的市場依賴度較高,
雖然我不太懂細節,但總覺得中國市場競爭會越來越高,
就算沒有中韓FTA,中國自產的比重也會越來越高,
很單純的數學群創會比友達傷。
股票很有趣的地方就是要看的面向太多了,
小弟觀察幾個面,還有太多的面遺漏掉,
上面的論述,結果是今天友達跌的比較重..Orz..
漲漲跌跌是懶得想太深的理由,很難猜中,
也很難驗證猜的對不對,大多是猜爽的而已,
分析不準沒關系,依然有辨法在市場賺錢(分散投資賺多賠少就是賺)
太過相信自已的分析,結果相反的時後,反而是比較危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