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葉 wrote:
過去景氣的循環約5~6年一次,這次卻在短短三年再席捲而來,馬堤大你確定這次底部是5000點而已嗎?
台灣在2008年以來許多產業,目前已經無法與南韓並駕齊驅,我們未來的競爭力在哪,你似乎沒有看到台灣
未來最重要的人口結構逐漸改變,台灣人不生,台灣人慢慢變成週遭都是老人,台灣的薪資成長,從2008
年以來是全世界少數國家倒退許多的,這些東西的影響,恐怕5000點都不足以支撐,你認為呢?
沒錯,景氣循環週期改變了
我在年初預測已經進入空頭市場
也正是在說循環加快了
以幾個低點來說
從1990年的2485跟3411差了11年
3411與3955差了7年
3955與這次低點,又縮短了週期
全世界經濟正在全球化下大調整
台灣目前也正在轉型期
週期的改變也代表著經濟正在轉型
這個轉型是2,30年來的大調整
經濟的轉型通常都是痛苦的
在絕望中慢慢的出現希望
很多人絕望是因為並不了解歷史的發展脈絡
以為經濟是在美好的情況下才能成長
都忘了義大利在最糟的情況下才展開文藝復興
倫敦在工人與妓女充斥的情況下開始偉大的發展
美國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後取代了英國的地位
日本在銀行倒閉時才開始經濟快速的成長
不安與騷動才是機會的溫床與象徵
而這次的空頭並不是災難
是個禮物
你需要的是改變心態就可以搭上贏家的列車
在民國70幾年時
房價漲了2倍大家都受不了
出現了無殼蝸牛運動
一群人睡在忠孝東路上表達對高房價的抗議
結果回頭看
這正是經濟成長的時候
股市漲了10倍,房價又續漲為3倍
事實上
就像我跟一些朋友說的
就算是最容易賺錢的時候,很多人還是賺不到
因為他們把自己催眠的只看到不滿意的事而看不到那些機會
當初發起無殼蝸牛運動的李幸長還發起廢票聯盟表達對政治人物的抗議
這些除了洩恨之外,當然都改變不了他或其它人自身的無力感
直到後來他開了四海遊龍
賺了錢在天母順利買了房子
這就是心態改變的結果
未來的台灣會不會是最近商業雜誌上那樣的悲觀?
我敢打賭
就像年初時那些過度樂觀的利多一樣
這些悲觀論調在幾年後看來都是笑話
馬提 wrote:
沒錯,景氣循環週期改變了
我在年初預測已經進入空頭市場
也正是在說循環加快了
以幾個低點來說
從1990年的2485跟3411差了11年
3411與3955差了7年
3955與這次低點,又縮短了週期
全世界經濟正在全球化下大調整
台灣目前也正在轉型期
週期的改變也代表著經濟正在轉型
這個轉型是2,30年來的大調整
經濟的轉型通常都是痛苦的
在絕望中慢慢的出現希望
很多人絕望是因為並不了解歷史的發展脈絡
以為經濟是在美好的情況下才能成長
都忘了義大利在最糟的情況下才展開文藝復興
倫敦在工人與妓女充斥的情況下開始偉大的發展
美國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後取代了英國的地位
日本在銀行倒閉時才開始經濟快速的成長
不安與騷動才是機會的溫床與象徵
而這次的空頭並不是災難
是個禮物
你需要的是改變心態就可以搭上贏家的列車
在民國70幾年時
房價漲了2倍大家都受不了
出現了無殼蝸牛運動
一群人睡在忠孝東路上表達對高房價的抗議
結果回頭看
這正是經濟成長的時候
股市漲了10倍,房價又續漲為3倍
事實上
就像我跟一些朋友說的
就算是最容易賺錢的時候,很多人還是賺不到
因為他們把自己催眠的只看到不滿意的事而看不到那些機會
當初發起無殼蝸牛運動的李幸長還發起廢票聯盟表達對政治人物的抗議
這些除了洩恨之外,當然都改變不了他或其它人自身的無力感
直到後來他開了四海遊龍
賺了錢在天母順利買了房子
這就是心態改變的結果
未來的台灣會不會是最近商業雜誌上那樣的悲觀?
我敢打賭
就像年初時那些過度樂觀的利多一樣
這些悲觀論調在幾年後看來都是笑話
這篇100昏!!!

Imperfection is beauty, madness is genius.
BuffaloVan wrote:
沒房子的人看到您的預測大概會想去跳河或罵髒話
看您之前的預測股票優於房產
那麼台灣和大陸哪一邊表現會更佳? 還是差不多?
又,您覺得大陸股市落底的時間點會比台股早嗎?
我認為兩邊都不錯
但未來10年台灣股市表現會比大陸更猛些
兩者落底時間差不多
不過這次落底後並不是直接強力復甦
會溫和的向上反轉
震盪約1,2年後再猛力爆發
所以未來這2年內最好能夠抱著資產
不論是股票、房地產或者試著去做點生意都可
這波高房價有許多因素
投機客炒作只是最不重要的那個
除了反應通膨因素外
我比較注意的是其中結構上的變化
五都之後
台灣就改變了
本來過度集中在台北市的發展方式已經開始像東京一樣轉移到其它副都心
發展會比較平均的從台北市擴展出去
而不只是挶限在台北市
北市與新北市正在融合
漸漸的台灣將來會變成只有南北兩個區塊
未來我們說的大台北
將是以北市和新北市為中心點向外擴散到桃園、新竹甚至到台中
財富的轉移正在發生
住不起台北市沒關係
並不需要硬去擠大安區或信義區
在新北市置產也不錯
以後新北市的房價會跟台北市靠攏,有些地方甚至會超越
事實上現在已經開始看到這種情形
如果手上都沒有房子
未來可能連新北市都會買不起
馬提 wrote:
以後新北市的房價會跟台北市靠攏,有些地方甚至會超越
事實上現在已經開始看到這種情形
如果手上都沒有房子
未來可能連新北市都會買不起
馬大如此看好台灣未來十年的經濟
但卻認為未來要買房的人,很可能連新北市都買不起
這代表馬大認為下一波經濟的爆發
與一般人民的所得和購買力的成長不成比例,甚至完全脫勾
如果理論成立,也代表未來的房產會集中在少數人手上
馬提 wrote:
這波高房價有許多因素
投機客炒作只是最不重要的那個
除了反應通膨因素外
這 8 年來,台灣的 CPI 只成長了 11.5%,北市的房價卻是 200%+ 的飆漲
同一期間其他地方房價的成長則很溫和,與 CPI 成長的比例較吻合
邏輯上炒作才是主因 (真實的現況是房市熱到民眾集資購屋投資、同一物件一年內轉手數次,售價層層墊高、仲介店比便利商店還多.....但是,空屋率卻很高,即便是台北市都有 13.8% 的空屋率,比其他先進國家的大城市高上許多)
通膨是全面性的,不會只反映在大台北的房價
如果解讀為通膨,那麼台北房價顯然已預先反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通膨
另一種可能則是,我們的通膨率目前落後太多,會在未來很短的時間內追上台北房價的漲幅
比如兩三年後雞腿便當 200 元一個、可樂 50 元一罐,大麥克餐 300 元一客....
不過馬大對於房價的看法
與房地產版的虎大非常類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