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8

華亞科下半年的劇本


chenboooo wrote:
剛剛去查一下去年12...(恕刪)


這個問題真的值得思考一下

大家都看的到手握400張以上的大戶佔了90%以上

那接下來呢?再買?買到進董事會?還是要調節?

外資手上幾百萬張,如果調節個二三十萬張,散戶受得了嗎?
驚心動魄的一週,

大家要勇敢撐住阿,

尤其45.2頸線不要再破,

否則就GG了,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我真的很佩服台灣的媒體"騙人"的功力, 以及散戶一點腦袋也沒有的跟著演出, 去年三星說要投資156億美金投資新廠, 權五鉉說"目前還沒決定要做什麼, 可能等一陣子土建完成後再決定" (懶的去找出"原文"的新聞了, 有興趣的請自己找, 但絕對不要找台灣的鬼島新聞), 但台灣媒體很厲害, 大概每個都是三星董事會成員, 可以有權決定要做什麼, 所以就直接報導 "就是要做DRAM", 我都不知道原來台灣媒體這麼厲害, 連三星董事會都可以掌控!!

這一次又來了, 這次美光下殺, 除了美股振盪外, 最重要是美光雖然公佈的財報是好的, 但是提及了 3D NAND 可能製造成本會高, 而且也不好做, 又伴隨著 Sandisk 因為大客戶 Samsung 打算自己生產且變成競爭對手, 美光因為也有生產 NAND 被拉下水, 但這關華亞科什麼事? 華亞科又沒有生產 NAND, 所以台灣搭配炒手的媒體為了怕跌的不夠慘可以低接, 又順便發佈了什麼 Samsung 和 Hynix 開了第一槍, 大砍了 DRAM 的合約價, 但問題是, 有任何非鬼島新聞可以參考嗎? 沒, 全世界只有台灣媒體知道, 太厲害了, 第一季是淡季雖然是早就知道了, 但是不趕快加點料再扯一點, 怎麼騙你錢?

事實上, 現在合約價根本都是密約, 媒體根本不會知道的, 不然我問你, 台積電幫蘋果代工一顆處理器拿多少錢? 公告在哪裏? 頂多就是用猜的, 沒有人會知道, 任何公司對於合約的訂價都是最高機密, 為啥? 很簡單, 舉例說 Samsung 想要給聯想低一點的價錢去討好中國拿點好處, 而 HP 得知後可以問 Samsung 為什麼你給我的合約價比給聯想高? 吵都吵不完, 公司也無法做策略規劃.

DRAM 產業現在是處理極賺錢的時候, 連 Samsung 這個家大業大的集團都需要靠 DRAM 養其它賠錢部門(手機, 面板), 講的更白一點, 現在 DRAM 變成一種戰略物資, 有多戰略, 請看以下三個例子:

1. 不可一世的蘋果公司, 在去年在美光那邊壓了一筆 250 millions, 沒有任何附帶條件, 只求穩定供貨
(非鬼島新聞: http://seekingalpha.com/article/2125393-micron-technologys-ceo-discusses-f2q-2014-results-earnings-call-transcript)

2. 鴻海郭大老闆去年花了 112 億入股 SK C&C, 新聞都說什麼鴻海要跟 SK 集團展開什麼電信, 車輛的合作, 但是大半年過去了, 有展開了什麼計畫了嗎? 沒, 其實郭大老闆也只是想鞏固貨源, 沒有 DRAM, 他的什麼 Infocus 電視手機什麼的, 全部都出不了貨

3. 猜猜大陸的採購大金主到台灣第一站去哪? 南亞科!! 沒辦法, 沒有 DRAM 整個大陸什麼白牌手機低價平板全部都是屁, 只能堆在倉庫裏生锈


而 DRAM 卻是大陸半導體完全沒有的東西....我看前幾篇有人說 DRAM 沒前途, 我是很好奇, 沒有 DRAM 光有 CPU 有面板, 電子產品可以動嗎? 如果可以動的話蘋果大概早就把它從 iPhone, iPAD 拔掉了, 這麼愛講減法設計的公司


DRAM 產業現在正處於一種低成長的狀況, 再加上 20 奈米已逼進物理極限, 20奈米的顆粒成本已經不比 30 奈米便宜多少了, 機台更是貴到一個離譜(讓我引述一下某代工龍頭的高層的話, 很貴很貴, 所以我們擴產都要很小心), 所以現在根本沒公司要蓋大廠房擴產, 頂多都只是做製程推進而已


所以要擴廠沒人要擴, 但是只要一出問題, 像 2013 年 9 月海力士的火災, 全世界的電子產品都不用玩了, 你知道嗎, 海力士當年燒掉一半的廠能, 但卻是大賺錢, 因為價錢急拉, 你是客戶你不會挫嗎? 晶圓代工還有 Intel, 三星, 台積, 聯電, GF, 中芯, 世界先進等一票公司, NAND 還有五家公司, DRAM 卻只剩三家了, 需求又有缺口填不滿, 一出事全世界就不用玩了, 你知道當年海力士火災時, HP 聯想等這些公司有多跳腳嗎? 一堆採購主管整天飛來飛去到處去拜託找貨源, 精彩的很.

所以現在是能簽長約就簽長約, 能花錢綁貨源就花錢綁貨源, 因為電子產品在進步, 但是缺口卻是一直在擴大, 舉例說, 你知道為什麼小米 4 從上一代 3GB 退回 2GB 嗎? 為什麼 iPhone 6 / iPad 還停留在 1 GB 嗎?

如果跟 NAND 比起來, 拿 iPhone 5 & 6 來比較, 你就知道 DRAM 有多低成長了, iPhone 5 & 6 都還是 1GB 的 DRAM, 但是 iPhone 5 是 16, 32, 64GB 的 NAND, iPhone 6 則是 16, 64, 128GB

如果再加上 SSD 將會全面取代現在的硬碟機的潛力來看, NAND 市場都還會有數倍的成長

那如果你是三星高層, 你要花大錢蓋廠去生產 DRAM 還是 NAND?

而且 DRAM 跟 NAND 都是記憶體, 所以有些鬼島媒體也特愛用"記憶體"這個字眼來魚目混珠, 可以特別注意一下!!

至於華亞科, 雖然台塑和美光持股各過半, 但是台塑已經退出經營, 所以實質上根本就已經算是美光的子公司, 尤其又佔了美光三分之一的產能, 如果美光有天不要了, 我想大陸大概很願意花大筆錢買下美光的股份, 畢竟什麼要花三兆台幣扶植半導體, 電子產品最基本的三大件 (邏輯 IC, DRAM, NAND) 只做的出邏輯 IC 是能幹嘛, 其它還不是要看別人臉色.

還有, 很多人很愛扯 PC-DRAM, 以前的時代是 95% 的 DRAM 都是 PC-DRAM, 用在 PC 上, 是"標準化產品", 所以性質會像 commodity, 波動很大, 有時一日三市, 但是現在 DRAM 的應用日漸多元, 手機, 數位電視, 機上盒, 平板, 車載數位影音, 雲端, 網路設備等, 連現在開始受到重視的汽車防撞系統都有 DRAM, 而這些已經是"利基型" DRAM, 佔比一直拉高, 使得 PC-DRAM 的佔比都不斷降低, 所以現在連 DRAM Exchange 的現貨報價波動都日趨緩和, 什麼以前 DXI 指數 4500 以上 DRAM 族群就可買, 4500 以下就要賣, 但現在呢, 海力士火災影響消退後, DXI 根本還是穩穩站在 7500 點以上, 而且比起以前的波動, 現在根本跟直線沒兩樣.

另外有些人喜歡扯 Samsung 殺價這件事, 我想請問一下, 現在 Samsung 把 DRAM 價格拉低對它有什麼好處? 2011 年時 Samsung 曾經把 30奈米 2Gb DDR3 的價格壓在 1 美元, 自己少賺了很多, 為啥? 因為 1 美元全部公司都會賠, 只有 Samsung 會賺錢, 這樣少賺是有策略性目的的, 就是殺價搶市佔, 把競爭對手都砍死, 但現在好了, 該死的都死了, 全世界剩下 Samsung, Hynix 和美光 (雖然還有微不足道的南亞科), Samsung 要再玩製程推進大砍價的遊戲, 有以下三個問題當在前面:

1. 20奈米以下物理極限, 機台很貴, 製程會損耗, 良率難以提升
2. 反托拉斯法問題, Samsung 市佔率已逼進 40%, 美光有美國老大哥保護, 只要告 Samsung "低價傾銷"不就好了(玩太陽能股的應該都知道這個威力)
3. 手機競爭對手的問題, Samsung 2009 開始進入手機市場, 一度拿下智慧型手機出貨最多的公司寶座, 雖然後面被小米等低價手機殺的落花流水, 如果在此時再把 DRAM 價錢拉低, 不正好爽到競爭對手? 正確的策略是抬高 DRAM 價錢, 然後利用自己垂直整合的優勢推出比中國印度那一票低價手機業者性價比更高的手機.

所以在 DRAM 市場缺乏肥羊樣的競爭對手, 但是手機市場上別人把 Samsung 當肥羊時, 請問一下如果你是李在鎔的話, 你還會這麼佛心來著, 盡展肥羊像, 再把 DRAM 再壓低?

最後, 華亞科在這一季虧損將全部彌平, 大概是四大慘業的公司裏, 唯一百分百可以進入無負債狀態, 且將來每年還是可以穩穩的賺數百億, 你覺得現在的這個不到七倍的本益比, 相較於台灣所有上市櫃公司平均十四倍的本益比, 算貴嗎? 那你想為什麼有那麼多大戶持股一直集中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只是當然啦, 現在這麼好騙, 只要漲上去了, 鬼島媒體就趕快找大戶配合一下, 再發佈個 Samsung 又"抖動"了一下什麼的, 散戶就嚇的尿都噴出來了, 在低點再撿, 賺的爽歪歪, 這個遊戲大概可以再玩個一兩年都沒問題...


本來沒想要寫這麼多的, 還是一股腦兒都寫出來了...

Hunnish wrote:
我真的很佩服台灣的媒...(恕刪)


樓上仁兄是挺慷慨激昂...看來前景這麼好,您一定壓身家了。
寫的真透徹!但就怕市場是不理性的...不知道這波要殺盤到什麼時候...
抱歉, 我早閃了, 只剩一點錢小玩, 幕後黑手玩這麼大玩這麼久, 我哪受的起, 早就換別的目標了, 但因為實在看不下去, 所以才一股腦兒寫出來, 本來只想寫一點的...
Hunnish wrote:
我真的很佩服台灣的媒...(恕刪)

現在實際看的就是報價
報價跌代表什?
供過於求阿
擴廠又如何?
勝華怎麼死的
就是過度擴廠導致的!!

股價是看未來
從個位數漲到6X已經符合去年華亞科的獲利漲勢了!!
現在講的是今年獲利
你覺得今年會比去年更好
股價自然就會往上!!
而不要老是只想到去年多會賺
那都是過去了

ps.現在是結果論
不會因為你講的多好就會飆漲
也不會因為你講得多氣憤
他就不會跌!!
法人手上資料比你更多比你更會分析
它們不是絕對都是正確的
但是有其獨到之處
Hunnish wrote:
我真的很佩服台灣的媒...(恕刪)


感謝大大無私地分享

但,寫了慷慨激昂的推論文,基於市場結果,收盤

收45.5元就是答案,就是事實~

經理人大股東(蔣*文跟BOSS)在偷跑也是事實~

真相只有一個,市場就是終極誠實的老師,

推論與市場反應不同時,最大可能就是我們的資料不夠完整或過時了~+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這樣說好了, DramExchange 的報價

"只有 PC-DRAM", "只有 PC-DRAM", "只有 PC-DRAM" (很重要, 所以要說三次!!!)

所以報價下滑只能代表一件事, 現在 PC 需求不振,

但是 mobile dram, 以及我上篇文章講的那一堆其它利基型應用都不包括, 我剛想到另一個例子, 你知道上一代 XBox 360 以及 PS3 內含 DRAM 是多少嗎? 512 MB, 那現在 XBox One 和 PS4 呢? 8GB, 16倍的成長!!

所以難道 PC 需求不振就代表 DRAM 就沒需求? 沒有別的應用? 別忘了, 三月底 Apple Watch 又要來了, 512 MB 的記憶體, 新的需求, 又要帶動一票小跟班也跟著出類似的產品來取代手錶這個歷史悠久的東西, 但這也不是用 "PC-DRAM", 所以到時不要告訴我, Apple Watch 賣的好不好看 DramExchange 的現貨價就知道了, 事實上 DramExchange 早就快沒影響力了, 就如同我前幾篇文章引述渣打銀行的報告一樣, 他們根本就不把 DramExchange 的合約報價當一回事, 其實我看過其它外資報告也都這樣認為.

再著, 勝華為什麼破產? 這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勝華跟 TPK 一樣, 相信食古不化的微軟觸控筆電會大賣而擴產, 結果滲透率不如預期而造成的, 但這個世界的電子產品可以沒有觸控面板, 就像電視機, PC 螢幕, 或是遊戲機等, 但是不能沒有 DRAM, 就我剛說了, 套句大陸人的話, 這是電子產品基本的三大件 (雖然應該說是邏輯 IC, DRAM, 和儲存媒體才對, 不是 NAND), 沒有這三樣東西其中一樣, 任何電子產品都跟廢物一樣.

寫這麼多, 我只是想提醒散戶, 儘量不要碰這隻股票, 不然遲早被玩死, 還好我之前賺到錢後, 看到風頭不對就閃, 只剩一點錢在裏面, 不然我大概之前賺的也會賠進去, 知道太多有時候真的未必是件好事, 而一般散戶未必知道這些, 很容易被騙, 而黑手要什麼時候放消息來騙我們也不可能知道, 畢竟大家都有工作, 有家庭, 沒辦法一直盯消息, 像我只剩兩張小玩, 本來知道十二月營收會不錯, 果然那天公佈營收的收盤前有人似乎有消息就搶進了, 但是隔天早上因為小孩在鬧沒時間看新聞, 沒發現居然馬上就有黑手消息什麼 Samsung Hynix 開第一槍, 開盤就下殺, 害我來不及反應, 後來小賠幾千塊出場, 雖然錢不多, 但是被玩久了還是會不爽...

所以奉勸各位, 珍惜錢財, 遠離華亞科, 不然至少也要等到幕後黑手沒得玩放棄, 再回來吧...
todada11 wrote:
近期拉回修正...看...(恕刪)
感覺這位大大是業內人士
家人也有在華亞科上班..
看法跟外界真的差很多..
  • 5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