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130萬該如何規劃後半輩子?

定存最安全.不過最好有定存3年的準備
因為零利率幾乎確定來襲,不必相信任何管道以及低級乃至高級官員的口吻
用固定利率1啪來看,一月可領一千三,何樂不為

如果你去買股票/基金/黃金,萬一有個閃失
也賠了手續費和本金

注意,手續費...這是你要投資那些東東的先行準備金
所以定存是最好的選擇

ps.別碰連動債等非法產品,原因公視有講了,不然吃虧是自己
owen0618 wrote:
要說全世界的基金手續...(恕刪)


抱歉..我個人用美國歐洲等投資機構的角度來看...我是投資美國及歐洲等海外卷商來看的
這些金融體系較為成熟的國家來看待的~~!!不要都拿鄰近國家來比.要就大家一事同仁比較
拿一些眾所皆知的來比.卻把其他更便宜的商品隱藏.這哪裡公平便宜了!!

我自己也是在海外開戶投資~~!!金融機構收取合理的費用我認同~~但是有人可以誠實的說出來她們收了哪些嗎?

大大可以去http://news.morningstar.com/articlenet/article.aspx?id=269093&pgid=fundarticle
看看~~就可以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了!!

投資虧錢要把帳算在金融業者身上??這老實說我不認為是主因~~自己也應該負一半責任
至於對不對價~~合不合理,那是個人價值觀認定,我自己能做的~~就是去搞清楚情中的奧妙跟設計!!
10歲看智力,20歲看學歷,30歲看能力,40歲看經歷,50看財力 60看體力,70看病歷,80看黃曆
owen0618 wrote:
樓上大哥,那家長有沒有教您不要買保險?
您記得千萬不要買喔!

至於救命錢這點我絕對認同,
但要拿救命錢也有領救命錢的程序,
這些東西保險法是有規範的。
難道你急別人就不急嗎?

還有,除了大便問題您有解決,那其它問題呢?
也可以請教一下您在哪裡高就呢?您好神聖喔!...(恕刪)


科技業, 請問您那裡高就, 保險業?
至於其他問題
=================================
對阿!買基金也是很機車,
扣款都嘛一早就扣,贖回也要等個1、2週........
買車也是很慢,明明錢已經付了,
還要等幾天,真機車.............
辦貸款也是,明明文件都送齊了,
偏偏還要審個1、2週,真是有夠鳥..........
=================================
1.不買基金
2.我當初買車等交車時,等了几週..一點也不覺得機車.不知你在急什麼..一天不開車又不會死
3.什麼貸款讓你等個一下子就覺得鳥???貸款申請不過才鳥吧..我買房子時只要買家能接受,仲介安排的好...
怎麼會鳥呢? 你是需要貸款去救什麼嗎?

你的例子差到我看不出來那個比理賠還嚴重?
另外請不要把保險理賠慢的問題導向到是保險公司要保戶上門理賠時要排隊...這很可笑...

怎麼沒見到保戶要保時必須要排隊呢....
還有維持制序的人在現場叫著:[要保險的人請排隊, 不要急.你要保別人也要保.....]
1. 100 萬 , 不做任何金融商品的投資 , 請定存起來 , 這是保命錢 , 紐元如果有機會到 18 以下 , 在定存 50 在紐元

2. 30 萬拿來做可以賺到小錢的生意,至於是什麼,請自己想

3. 130 萬要退休實在是不能過太好的生活 , 現在 60 歲 500 萬 , 要活到 75 都有點不夠

4. 保守一點 , 找可以開源的小生意做做吧 , 千萬不要買股票跟什麼基金呀 , 那些花完可是就沒啦


希望可以幫助你 , 不過最主要還是要小小的開源啦

坐吃山空可就不好了

這是一份法律人才會看的冷門報紙,實際統計台北地院的民事訴訟案件
其他大報應該不敢得罪國泰所以不敢登吧!
事實勝於雄辯!
保險業務不要再鬼扯了!



(保險訴訟) 台北地院 保險官司 國泰人壽 位居榜首

幾乎是大案小案 一律要打官司才賠

連續三年,國泰人壽的年總保費收入都居台灣壽險業之冠,幾乎每一年,國泰收的保費都順利突破三千五百億大關,平均國內去年每賣出五元新保單,至少就有一元來自國壽。

國壽保單賣得多,自然紛爭也多。根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光台北地院國壽的給付保險金糾紛案,就有二十餘件,理賠金額有大有小,上至千萬,下至三十萬,國壽都有拒絕理賠的理由......(欲知詳情,請訂閱法治時報)

LDS株式會社 wrote:
這是一份法律人才會看...(恕刪)


漫有趣的資料...大大這報紙可以訂閱嗎??
我一直對金融業的法律問題很有興趣...
10歲看智力,20歲看學歷,30歲看能力,40歲看經歷,50看財力 60看體力,70看病歷,80看黃曆
130萬過下半輩子?
住都市嗎?
以現在的物價水準及社會福利可能不太夠

在沒有新的固定收入來源情況下
1. 不要去保險,別把下半輩子寄托在一張契約上
保險公司跟銀行都有可能會倒的,就算沒倒,誠信有沒有問題都要打問號
2. 不要去買基金
基金也是可以跌到清算或是終止的
3. 要存款也請小心,注意規模小的銀行
4. 有機會打打零工加減賺一點

要活命的錢還是勸你保守一點
提供一個個人經驗
不過是產險的部份...

小弟在新車出廠後一星期就被一個不知道怎麼開車的中年婦女從後方撞回原廠了
從一開始天真的想看有沒有法條賠全新或怎麼留到應有的賠償
到最後只有跟對方私底下拿個6000塊,剩下的靠保險修了
之間又跟頭又大發生一些事情,讓小弟對頭又大很失望
除非未來他們能改進,不然沒意外的話這輩子不會買他們的車了吧..
詳情可看小弟之前發的文

重點是
小弟在向保險公司申請交通費還有事故車折價損失時
保險公司跟我說,那我就跟你算車體折舊,因為他是修全新的零件給我
我反問他,我出廠1星期折多少
他看了一看,說我的狀況是可以要求理賠
但是站在公司的立場,不可能直接賠給我
一定會上法院打一打官司才會賠
聽到就軟一半了,誰有空跟他們耗啊
幾萬塊錢的東西也要這樣玩
就算是唬我的也讓人覺得很不爽了
最後私低下跟對方拿了6000塊就算了
唉...又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故事


小弟自已對金融商品也有一點皮毛的研究
自已也有考壽險的牌,但沒真的去賣
不過也知道那些top sales為什麼會很有錢了
保險對於小弟而言

投資型保單:
騙不懂的人,千萬不要買,先不講費用的問題,光是把"保險"跟"投資"綁在一起就失去保險的意義了

年金、儲蓄險、壽險:
給有錢人過財產的,沒錢的人保起來負擔大,對生活又沒幫助

意外、醫療、癌症:
是真的有用的,也建議身邊剛出社會的朋友,要買只能買這幾種險、其它的對新鮮人負擔太大又沒幫助
但希望出問題時狀況能簡單一點,不然太複雜的狀況一定會像前面的討論一樣
被保險公司拗到一定要上法院...不過希望大家都用不到就是了!!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與分享
高知識份子喜歡買保險,是因為他們的閒錢多
所以想要買一點心安的感覺
而一般民眾沒什麼閒錢,當然要緇珠必較

會講這種話讓人感覺保險好像是高尚行為的人,其心可議
美國那司達課主席也是利用他的名氣,吸引很多所謂多金的高知識份子加入他的老鼠會
最後錢都被倒光了

PS:我不懂保險,只是覺得高知識份子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對的。
尺有所短,吋有所長

ps671042 wrote:
高知識份子喜歡買保險,是因為他們的閒錢多
所以想要買一點心安的感覺
而一般民眾沒什麼閒錢,當然要緇珠必較

會講這種話讓人感覺保險好像是高尚行為的人,其心可議
美國那司達課主席也是利用他的名氣,吸引很多所謂多金的高知識份子加入他的老鼠會
最後錢都被倒光了

PS:我不懂保險,只是覺得高知識份子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對的。
尺有所短,吋有所長


1.不是買一點,買很多...
2.我之前有算過一篇樂透的得主64.8%的資金均買儲蓄型保險
3.的確是高尚的行為
4.個案不代表一切
5.既然不懂,去研究一下吧!不要用主觀意識,客觀的分析這個制度。
MSN:philharmonique@livemail.tw 小小理財專員!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