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為什麼要救股市?

你當真認為股市跌到底
完全不會影響沒有玩股票的人嗎?
如果玩的人是親朋好友呢?細賀?

llinsh wrote:
等你的父母親友 周遭...(恕刪)



今年我也賠不少
投資本來就是與風險對決
沒人逼著你投資
自己敢投資,就要勇於面對有朝一日賠錢的事實
我完全同意輸贏自負
就像今天我的5521出在10.1以上(前三天分批加碼買的)
9.7以下接回1/3 結果收9.35
但我還有2/3可以慢慢往下接

我還是看好公共工程的營造股
因為這些很多已經斷頭N次了
再跌有限 基本面也沒疑慮
更重要的是 法人持股都接近O

講護盤太沉重 股市本該有一份力量調節買賣
想想98年亞洲金融風暴 當時大陸要沒有傾國之力跟索羅斯對作
香港或許早已倒地不起
8500以上國安基金分批清倉獲利了結 是個信號
現在或許也是

要投資 要會自己判斷
你硬要去買外資高持股的股票
曝險率自然比別人大的多


大家一直說 降證交稅 是短期特效藥
應該從中長期改善投資環境
提升產業競爭力著手

但是這種說法卻又自我矛盾

既然是中長期的經濟政策
也就是說這些政策的提出與執行
要中長期才能見到效果

因為大家抱怨的是這三個月的股市下挫
卻又期望"中長期改善經濟政策"來止住近期的跌勢?

問題是沒有任何經濟政策是保證中長期一定會改善經濟環境的
如果有 那個國家不爭相去做?
再怎麼高明的經濟人才都無法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政策
因為每個政策都是雙面刃 有利有弊
聯準會主席也只能從短中期的影響 去思考該調升或調降利率
真正好與壞 又要過五年十年才看得出來
過去大家推崇葛林斯潘
但現在卻把次貸問題歸究於他過去的降息

但既然台灣已經是世界經濟的一環
那麼一切就是與國外的投資環境競爭
所以讓金融制度更完善
投資更有效率
投資成本更低
就是一個大致該有的方向
調降證交稅 雖然是短期的特效藥
但也是正確的方向 半年太短
最好直接十年計

hello
llinsh wrote:
等你的父母親友 周遭鄰居 國中同學還有同事
都因為賠錢賠爆而沒能力消費時
或是交不出貸款房屋被拍賣 像美國一樣

你就會知道為什麼

我也強烈不認同所謂的政府護盤行為,股市本來就沒有規定只能做多,
如果因為大跌就要全民買單、政府作多,那如果漲上去了之後,作空的
股民是不是也可以要求政府放空以彌補虧損?

全球趨勢就是看壞,外資賣不停,政府用力護盤只是把錢雙手奉送外資
罷了,要護一時?還是要把錢留著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把台股真正的價
值做上去?

護盤有用嗎?
當然有用
但是就像人家講的
就是連拉三根中長紅

三根中長紅 什麼信心都回來了
投信自營商要買股 散戶要買股
也要大盤維持漲勢才敢大力加碼
護盤基金抵消外資賣超
內資才會用力衝

如果政府真的看好自己的經濟能力時
就是適時拉三根中長紅
這樣外資也會被迫回補
而不敢妄想壓低吃貨

與其一天拉三百多點
不如連續三天拉一百點!



hello
樓上說的很有道理
理性分析該當如此
就護盤幾週你就看破他手腳
除非你認為全球經濟都要再破敗下去 幾年都起不來
不然現在陸陸續續逢低買 不是正確的投資方式嗎?

政府又不是散戶 一次就是買滿SHOW HAND
還融資 才會等著被斷頭

過去扁政府8500就開始護盤
還跌到3411呢
有倒台嗎? 也沒有
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地方,說自己的事.
反而都不知那個是真相了.
真的股市跌趴了
管你有沒有買股票的
都一樣受到影響
只是在玩股票的人 直接賠錢
沒買股票的 是間接受害
尤其是一般市井小民
受到的影響更大
這是整個經濟體的問題
而且是個恐怖的惡性循環
絕不是你不買股票 就可以置身事外的
當然
護盤的方式 護盤的手段
或是什麼點才來護盤
這些都可以再討論
歐美國家
政府或許不會直接用買的來護盤
但是他們一樣會用各種政府的政策來試圖"穩定"股市
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完全承擔完全的自由經濟所帶來的風險
所以坦白說
大家都會救啦
只是救的方式不同罷了

像美國這次收歸二房為國有
花了多少納稅人的錢
其實美國國內也不過"區區"幾百萬戶正受到房市崩盤的折磨
那對於沒有房子 或是沒有房貸的人
這樣做公平嗎
當然不公平
可人家不也硬著頭皮幹下去了
人家可是自由經濟的表率美國啊
但是在必要的時候 也還是得干預市場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