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鞋童 wrote:台積電我昨天只買了2張1125 結果我隔天1150賣了以台積電的股性來說這種跳空漲,隔天都會休息有回跌在考慮買回就好離7/26只剩5天了我認為台灣關稅應該就是大罷免選舉後就會公布了所以目前不打算長抱做短線進出
槓桿型ETF 為何不適合長期投資可看這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tfc1PmcS/問題可以拆解為兩個本質性探討,牽涉到槓桿型ETF的結構性風險設計與非線性數學行為:✅ 一、為什麼槓桿型ETF會有「波動耗損」?因此不適合長期投資?🔧 1. 槓桿ETF的設計邏輯:追蹤「每日報酬的倍數」以 TQQQ(納指3倍ETF)為例,它的目標是:每天的報酬 = 當日QQQ報酬 × 3⚠️ 不是長期總報酬 × 3。📉 2. 波動耗損的本質:每日再平衡 + 複利效果的非對稱槓桿ETF為維持槓桿倍數,每日都會調整倉位。例如:• 當天漲:ETF會買進更多 → 放大多頭獲利• 當天跌:ETF被迫賣出 → 加重空頭損失這樣的「高買低賣」會在震盪市場中反覆進行,導致資產淨值在沒有趨勢時下滑。📊 簡化範例(2倍ETF):日數 標的價格 報酬 2xETF淨值0 100 — 1001 +10% →110 +20% → 1202 -9.09% →100 -18.18% → 98.18▶ 標的價格回到原點,ETF卻損耗了近 2%,這就是「波動耗損(volatility decay)」。📌 總結:波動耗損讓槓桿ETF不適合長期持有因素 說明🔁 每日再平衡 不斷調整倉位以維持槓桿倍數📉 複利結構 上漲和下跌不是對稱的:跌20%要漲25%才回本🔄 高波動殺傷力大 波動越大,耗損越快⏳ 長期橫盤震盪 = 持續耗損 趨勢不明時最容易侵蝕淨值✅ 二、為什麼槓桿ETF會受到「路徑相依」影響?長期報酬未必達到槓桿倍數🧭 1. 路徑相依的概念(Path Dependency)這是指:ETF 的最終表現,不只取決於「起點 → 終點」,還取決於中間走勢的順序與波動。🧪 2. 舉例說明(標的總報酬一樣,但ETF表現不同)情境A(穩定上漲):• 每日+1%,連漲10天 → 標的累積漲約 +10.5%• 3x ETF ≈ +31.5%(接近理論值)情境B(先跌再漲):• 第1天跌10%,接著幾天回升 → 最終標的仍 +10.5%• 但3x ETF 可能只漲10%,甚至更少👉 因為第一天就被放大虧損打殘了,後續漲幅無法補回損失。📐 3. 數學證明:報酬受波動率與槓桿倍數共同影響長期期望報酬的近似式:E[R_{\text{槓桿ETF}}] \approx L \cdot \mu - \frac{1}{2}L^2 \cdot \sigma^2其中:• L:槓桿倍數(如3)• \mu:標的的年報酬率• \sigma^2:年化波動率平方▶ 即使 \mu > 0,只要 \sigma 太高,也可能讓期望報酬降低甚至為負。🎯 結論總整理:問題類型 核心說明📉 波動耗損 每日再平衡 + 高波動 → 構造性虧損,即使價格回到原點🔄 路徑相依 即使標的總漲幅相同,走法不同 → ETF績效可大幅偏離槓桿倍數❌ 長期持有風險大 損耗與偏離會累積,實際績效通常低於「理論 × 槓桿倍數」
擦鞋童 wrote:目前指標性人物認為長...(恕刪) 多長叫長期? 多短叫短期?半年叫長期還是短期?如果半年能獲利80%以上,一年能獲利150%,你管它是長期還是短期?能賺錢最重要...0050正2的內扣費用比加權正2貴了六成以上,一個1%多,一個差不多一半含積量比0052還高,是目前含積量最高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