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intel 危機來臨了?(Intel Lunar lake)

MiPiace wrote:
太同意這句話了。
我就擔心 聯發科這組得不到 微軟同樣的待遇,不然 MTK/Nvidia 這組也是很強。
Nvidia 把MTK 最弱的一項補好了。

Intel 也不會馬上掛掉,是慢慢被吃掉。
2020 疫情,筆電大量銷售。
明年起,差不多是 筆電換機潮了。
加上 AI 的加持,Intel 至少還有兩年好光景。
但未來就看 ARM PC 能否成功穿透Windows 市場了。


部分同意,但有一個盲點:全世界的PC/NB銷量還可以有突破性的成長嗎?
我認為沒有,
我是以為AI PC 或者 ARM PC來說,只會吃掉部分Intel PC的市場,
也就是對MS來說,
就算消費者買單,那就是AI PC賣得好,但原本的Intel PC會賣的差,整體來看還是差不多,
而對企業用戶來說,
整體的轉換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這就跟從Win7換成Win10一樣,
也就是Intel PC會有一定的銷售讓它撐在那邊...
因此我已覺得關鍵是MS。
Kake wrote:
部分同意,但有一個盲...(恕刪)

非常好的問題。
因為A I創造了新的需求,我猜PC應該會是一個小成長,雖然成長幅度不大
但從另一方面看,A I對硬體的需求比較高
A I算力必須達到40TOPS,
對於記憶體的需求至少32G,
S S D需要1T以上。
這種需求的PC平均售價會提高。
假設是提高25 %好了,創造出來PC整體的營收也會成長25 %
所以成長的來源是A S P提高造成的而不是數量
MiPiace wrote:
我就擔心 聯發科這組得不到 微軟同樣的待遇,不然 MTK/Nvidia 這組也是很強。
Nvidia 把MTK 最弱的一項補好了。

但未來就看 ARM PC 能否成功穿透Windows 市場了。

微軟,高通,聯發科這三者的關係其實很清楚。
微軟在想什麼,為什麼要搞Arm PC ?
當然是想控制更大的市場。
哪些市場?當然是Apple 的筆電,Google 的Chrome Book
這些低功耗的個人裝置。

但這個問題真的只是CPU功耗太高的問題嗎?
人家Apple 能把Mac 賣出高價是夠信仰,哪是靠CPU呀。
這個市場微軟是一定攻不下來的。

其實 Chrome OS 跟IOS 能走低功耗路線,
靠的都是 Linux OS,這不單純是硬體的問題。
Windows 筆電續航力不佳,主要都是微軟的鍋,
不是CPU 或 x86 指令集的問題。

x86 指令集解碼成微指令花的電力成本微乎其微,
同一顆CPU,前面的解碼器換一下,
完全可以接收Arm指令,而解碼器的電路,
可能連3%都沒有。

Windows 上面陳年歷史的相容性負擔太重,
各種 Driver 之間的相容性差,自然軟體臃腫,
硬體跑起來負擔較Linux 高,自然效率不佳。

所以微軟想靠高通,聯發科的Arm 攻入這兩個市場,
基本上機會很小。

所以Arm PC只能和 x86 市場自相殘殺。
用Windows 的 Arm PC 到底有什麼優勢?
Arm PC 上市初期,相容性一定不可能和 x86 一樣好。
如果只想要省電,
那市場上一樣有「慢又相容性不佳」的chrombook

況且Arm 真的能省電嗎?這也很難說。
以Lenovo ThinkPad X13s (Snapdragon 8cx Gen 3) 來看,
筆電續航力雖然在網頁流覽上贏不少:
Lenovo:
網頁流覽:11 hours, 48 minutes
看影片:19 hours, 39 minutes

Asus Zenbook 14 OLED 2024
(Intel CoreUltra 7 155H)
網頁流覽:7 hours, 9 minutes
看影片:19 hours, 5 minutes


但實際效能差太多了:
Geekbench 單核1,087 /多核 5,643
Cinebench 594 / 2,506

Asus Zenbook 14 OLED 2024
(Core Ultra 7 155H) 單核1,721 /多核12,575
Cinebench 1,793 / 12,745

Intel 的筆電CPU 有好幾十種型號可以兜出各種不同的筆電,
要效能有效能,要省電的也有省電的。更何況後面還有AMD ,
其實還有比Intel 更強更省電的筆電也都還沒拿出來比。



AMD 用 56Wh 跑贏 M3 Pro 的 62Wh
如果能跑贏Arm 好像也不意外。

想要續航力24小時,不是做不到,
而是沒什麼市場。不然找一顆弱一點的CPU,暗一點的螢幕,
加一個大一點的電池,24小時一點都不難。

CPU 只佔一台筆電一小部份的成本而已,
Arm 也不可能免費送。
高通,聯發科靠那區區幾款CPU 型號能吃下多少市場,我是很懷疑。

一時新鮮炒一炒,但要跨過5%的市佔率,我是不太樂觀。

至於企業這個塊市場,連AMD都打不進去了,Arm 就別想了。
MiPiace wrote:
PC世界如果沒有 Microsoft...(恕刪)

Windows, Linux/Ubuntu, macOS隨你需求使用沒有好壞,

在手機世界沒有Google與ARM,請問代工廠要玩什麼呢?

同理在蘋果世界裡沒有macOS沒有iOS,你還想玩什麼呢?

你重視AI終端裝置沒錯,但是我看到的是整個AI生態系統。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微軟,高通,聯發科這...(恕刪)

高通 8 gem 3 是手機用,省電為主,效能本來就無法跟pc 用晶片比。
你可以找找看 新的 snapdragon X Elite 的效能,應該是跟 apple M 系列相當的。
高通的 X 系列,是買來的新架構,效能為導向,有 12 核/10核 型號。
12 核是 4 特大核+ 4 大核 + 4 小核,跟 8 gen 3 核心 1 特大核+ 5 大核 + 2 小核 差異大。

以apple 的轉換過程來看,從intel 轉到 M 系列,效能是沒問題的,也省了風扇。
以硬體功能來看,是足以轉到 windows 系統。
但卡在相容性,所以轉換過程當然困難很多,但並非不可行。
現在一般個人跑PC, 其實大部分是網頁版,跑獨立 APP 的應用,已經很少了。
單獨APP 遊戲也許是最大宗,但說實在的,現在玩 PC 遊戲的人口已經少了。
加上並非完全不能用,最新的測試,其實大部份是可用的。
今天讀了一些資料,X 系列是支援 DX12 的。
加上指令碼轉譯器這次也重新調校過,高通也負責原始碼轉移的工作。
微軟/高通是有備而來的。
PC架構的ARM 效能,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說arm PC打不進 企業,只是要點時間,而不是不可能。
我女兒年初找軟體工作,最重要的技能是要會linux,沒人在問會不會windows.
我現在在上班的環境,所有IC設計工具,全在linux server 上跑,沒用 windows.
甚至我已前用的需要windows 的xilinx FPGA 開發工具,現在新版本,也搬到 linux 上了。
當然很多企業所用的軟體環境,架構在 .net 上,不得不用 windows。
但新流行的開發工具,如python, javascript, Rust 等語言,linux 環境還比較好用。
只是windows 舊環境軟体太多,習慣要轉過來要花一點時間。

從intel 轉到 ARM, 個人版是容易轉的。電競/企業用戶 是需要時間的。
但個人版的量,也夠了。會不會成功,我也不知。
computex 快開展了,也都快開賣了,等過一個月,情況就更明朗了。
只是最近吸收到的訊息,這一波 arm AI PC的廣告力,太驚人了。
大到今天聯發科衝到漲停,這表示看好的比例,還是很多。
我沒買 聯發科,因為沒及時看出它的HPC 潛力,今天就算想買,也來不急了。
我這文發得晚,感知得太晚,如果早 1-2 星期,我有很大的機會會賭一把。
MiPiace
MiPiace 樓主

也因為結構簡單,所以核心改變,做任何的排列組合都比較容易,所以在架構的演進上,有些優勢。設計彈性很大

2024-05-28 0:49
MiPiace
MiPiace 樓主

arm新增的高速bus,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適合高速串列連接,可以用光通訊去連接每一個模塊,是個優良的設計。不確定x86 有沒有這方面的能力。

2024-05-28 0:58
warwickwang wrote:
Windows, Linux/Ubuntu, macOS隨你需求使用沒有好壞,

在手機世界沒有Google與ARM,請問代工廠要玩什麼呢?

同理在蘋果世界裡沒有macOS沒有iOS,你還想玩什麼呢?

你重視AI終端裝置沒錯,但是我看到的是整個AI生態系統。

第一次遇到有人煩惱代工廠的。
一個商品,會不會大賣,跟代工廠是有什麼關係。
代工廠沒東西代工,旁邊玩沙去或收一收就好了。

產品有量,就搶著代工。
當初tesla來台灣找代工,跟本沒人鳥,現在量來了,代工廠想進都進不去。

xbox, playstation, iphone 耳機,這全都是大量,大家搶著代工。
chrome book 接受度高了有量了,還不是大家開開始搶食。
有量就有人代工。沒量就沒人代工。
現在windows 就只是intel 改用arm,這apple 幹過,就行得通嘛。
蘋果王

這個Tesla的部分是錯的,是特斯拉拋棄台灣代工廠

2024-06-07 11:53
舉世皆漲我獨跌
眾人爆賺我獨虧
warwickwang wrote:
你不在科技產業中當然...(恕刪)

無法理解你的思考,不想跟你辯。
說我不在科技界,我貼一些我近日的工作,順便介紹一下 chatGPT 的偉大。
我在別樓看見有軟體工程師說chatGPT 沒用,我看了直搖頭,很難想像這個時侯還有程度這麼低落的工程師。

我昨天問了一天的chatGPT,我花了一點時間,就把我本來需一星期的工作,半天就完成了。下午沒事,早早回家,還有時間炒菜。

1。 底下是昨天最後一個問題,我要做 Huffman 壓縮,需要計算原始資料,然後找到最佳的Huffman Tree。
我不會寫,請大神寫給我,還沒測,星期四上班會測看看。


2。JPEG 轉 BMP 的程式,直接用,十分鐘完工。


3。RGB轉YCbCr程式,直接用,十分鐘完工。我知道公式裡有除法,不適合拿來設計IC, 但我只是用python 做分析,可用就行,設計IC時,再找純整數運算,不用除法的公式。


4.。這段比較難,我請大神用 DataFrame 的資料畫圖,大神作完了他的版本,我用這程式改寫,2個小時時間,我就把一張圖的 RGB, YCbCr 的Histogram 畫出來,我沒大神幫忙,我應該寫不出來。
這就是未來寫程式的方式,你不用笨笨的自已寫程式,而是會學會如何快速下 咒語(prompt) 請大神幫你寫。未來的程式設計師,最主要的工作是下 咒言,不是寫程式。
MiPiace
MiPiace 樓主

大部分設計類的工具,需要下prompt。例如要產出一張色情圖片,你要下prompt 去說明 場景,人種,年紀,表情,姿勢,上空,露點,腳開開,等等 [笑][笑][笑]

2024-05-29 5:00
warwickwang

是啊,要感謝OpenAI更要感謝Microsoft。

2024-05-29 21:33
MiPiace wrote:
我在別樓看見有軟體工程師說chatGPT 沒用


我現在要寫一些小程式
丟進chatGPT
一下就寫好了
而且寫得超好
也不用再花時間去讀module的說明
頂多配合自己的需求
小修改一下

朋友用copilot
聽說是註解寫完
程式就寫完了
(有這麼誇張?)

所以MSFT未來真的很有可能挖到金礦阿
chatgpt對寫程式來說真的太便利了

那個整天論AI無用的
真的是...BI
Kake

不要理那些人....他們以為AI就只能是Iron man裡的Jarvis....

2024-05-29 10:57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