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買滿啟動)100檔1萬台幣存股計劃,更新五個月獲利26萬

如果
台股滿滿都是好標的的話
上市櫃1700左右

實際賺錢的公司大約就1/3
剔掉不穩的又去掉1/3
剩下也差不多500間
這500間再精選100間買
然後有進有出
進進出出比較刺激

流動性不佳可
買整賣零
白嫖存股的機率也是有的
我還是覺得可行啦.
放長期公司不會倒就好
雖然我這兩年也買過下市的公司兩間.但賠不到1萬

之前玉山金放了20年翻了 10倍.
去年出了很多買房.
剩下的錢買了大概 10%玉山金+其他90%都是亂亂湊的股票300檔.
反正買完了就認真賺錢.
回來看漲個好幾倍的股票都是完全沒想過的
至於有人說垃圾股價不知道何時反彈
很簡單啊.-25%加碼 1萬就好了.-45%再加碼1萬.
單支最多買3萬就好啦 .
其他的就是等股東紀念品跟股利通知書了

反正買低賣高就對了
等我資產又回去破億的時候再來買ETF吧.
Vincent666888
Vincent666888 樓主

只有Rock大你最挺我!

2023-12-10 11:35
好主意。
Vincent666888 wrote:
原計劃為500萬台幣...(恕刪)
我跟你說一個更快的方法
看到比特幣跌就買
比特幣當天跌幾趴你就買500萬的幾趴
Vincent666888
Vincent666888 樓主

您可能誤會了,我不是要賺快錢,我是要存錢在股票市場…

2023-12-10 18:16
fque

你怎麼會覺得買比特幣是賺快錢...

2023-12-11 14:22
rock255 wrote:
我還是覺得可行啦.放...(恕刪)

記得你是作過實驗,2022年底大跌。
你投入總金額也不到 50 萬,最後暫停。然後重心還是跑回金融股操作。

你的過程感覺就不順,為何你會覺得可行?

這個方法,多頭時期當然可行,事實上只要作多長期持有,看起來都好棒棒。
8K 空頭時套牢,不貼對帳單,多頭對帳單打開,也是叫好聲連連。
多頭市場,阿貓阿狗全部升天。
空頭就不一樣了,會窮於應付。

給版主:
這個方法,50萬,500萬,2000萬。用起來是完全不一樣。承受壓力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
50-100萬,隨便玩都沒感覺。
500 萬應該就要失控。
2000萬就不用談了,門都沒有。

500萬是要規畫部位控制的,你要 500萬一次規畫。
如果 100萬 買股,那400萬亮在那裡? 你比較好的選擇也許是400萬定存吧,或是總該有個整體規畫。
你其餘400萬,如果都是台幣定存。
那你前一兩年整體績效就會很差,不及格。
萬一前三年剛好股市大漲呢? 你的方法就變很笨。
所以你要 500萬作一次性整體規畫 而不是隨興隨便想個方法就要實施。
這樣是對不起你寶貴的資本。

以我為例,200萬定存。分4張。
300 萬動態隨時進場。
如果特別股有好貨,價格理想,就買個差不多 50萬。
250萬,兵分兩路。150萬買防禦股,5-10隻。 100萬買成長股 5-10 隻。
每一隻股務必精挑細選,算出最合理可長期持有的股票,然後一隻一隻慢慢進。
過程中,隨時動態調整,定存,特別股,防禦股,攻擊股的比例,股票隻數,可隨自已的能力,市場的情況微調或急調。
整個思考的重心,是在部位調整,而不只是專注在個股。
500 萬以上的資金,部位調整變重要了,要長時間練習。
等到 500萬部位都熟練了。
接下來 1000萬,2000萬,直到 9位數,你才會比較快適應更大部位的調控。
你現在的方法,個人看法,500萬以上應該是要失控的。

你的方法不是不可行,而是你的根基要好,選股能力要很強。
彼得林區就是這個方法,但彼得林區是精算每一隻股票的 PEG 值,PEG< 1 才買。
彼得林區的績效,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你的方法,也是可行。
但執行方法是要很講究的。
股票一隻一隻選,一隻一隻納進組合裡。
rock255 大大,有些體會是很好的,一隻上漲的股票,可以抵過好幾隻下跌的股票。
彼得林區的勝利方程式就在此。
但問題是彼得林區是選股高手啊,懂得挑股票。
你要執行這個方式,也是很好。但你也是要一樣,一隻一隻挑,一隻一隻買。
建議你不要用金額去切割,而是弄個整數,1張,100股為單位去買。
也不要限定大小,一開始計畫先買 20隻,每隻額度就在 2-10 % 之間。
也不必跌下來加碼,漲上去減碼,這樣不一定會比跌下來減碼,漲上去加碼來得好。
跟本不用套死方法,用普通常識去直覺加減碼就好啦。
如果不選股,把0050拿出來撿,或全抄,應該也是可行。 但我還是建議自已挑,但真的要作苦功慢慢來。

你現在的選股,我的看法是有些疑慮的,
以聯電為例,價格區間在 10-60之間。
老兄,現在 48元多,真的值得當定存股嗎? 中蕊才剛買進巨量的曝光機,以後低價競爭,低階代工會不會又變慘業,股票又回到 20元內?
你的想法,你的選股,大盤跌15%,你才跌10%,我的天,你那來的自信?
隨便用膝蓋想,也知道大盤跌10%, 你跌 15% 的機率還反而大。
更何況,投資不能先想怎麼贏。你應該要先考慮的是: 你可能會怎樣慘輸才對啊~
台股是淺碟子市場,整個電子業上中下游,景氣起落不是用年算,是每季都在變化。
2021高點跌下來,電子業跌落五成的,滿地都是。
你如果選股不慎,大盤跌個20%, 你賠 40%, 都不奇怪。
你選股不慎選,彼得林區的方法就會行不通。
股票最終不管你用什麼怪方法,最終要獲利,都是一樣的,都是要好好選股。

你的功課多得很,要選股,還要學會如何部位控制。
方法,就算了吧。
把重心放在方法,而不是選股,部位控制,那是本末倒置了。

當然,你要繼續執行現在的方法,也不是不行,也有很大的機會是可行的。
只要空頭時不要跌得太猛,不要拉得太長,你還是有機會過得順利。
但我是覺得,更簡單自然,符合人性,更穩更順的路,是比較好的選擇。
MiPiace wrote:
記得你是作過實驗,2022...(恕刪)


感謝建議
分享選股內容請參考

已買進







待買進













您提到的聯電的例子,比較適合波段操作時,研判高檔低檔才需關注的議題。

而我的做法是,不想關心任何股票的產業脈動,及景氣變化,只想讓資金流穩定待在股票市場中,不要被我挪來挪去,或是花掉了…..

目前該筆資金是放在一年期定存,
逐步會搬來股票這邊放。
希望最差狀況要高於1.6%…..

Vincent666888 wrote:
感謝建議分享選股內容...(恕刪)

如果你自認選股能力沒問題,那也就沒辦法否定你的方法。
但真的不要以 10000為單位,很不自然,也不好買,成本也變高,也不好管理。
用比例好一點,隻數先設50隻,每隻2%上下。
說真的,到最後你應該要加入比例調控,不必等比例。
用比例調控,是很好的避險方式。
我2020/2021 把攻擊股調到接近 100%
2022 戰爭開始,現金比例就拉到 20-40%了。
攻擊股殺出,全選比較穩定,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
我2022是獲利的。
我的避險全靠部位調控,所以沒買其他資產,全部是股票,因為戰爭太不可控,才沒辦法提高現金部位。

投資,方法論最後對你會是無用的。埋沒你的能力。
沒必要預設方法,隨心走吧。自信是很重要的。
Vincent666888 wrote:
而我的做法是,不想關心任何股票的產業脈動,及景氣變化,只想讓資金流穩定待在股票市場中,不要被我挪來挪去,或是花掉了…..

其實挪來挪去,跟本不礙事。
局部微調是必要的。

如果股數超過50隻,操作就差不多像基金經理人的方式了。
我2014-2015左右,曾經追蹤過 匯豐亞小 (經理人馮家慧, 她曾經因績效太好,基金停止入金出了名) 她股數非常多,每季也只是微調。
把一隻賣一點,別隻股買一點,真的不礙事。不會生出多餘的現金。
有些微調如果是很明顯,很必要,為何不做。套句芒格的話,他買股只用普通常識。普通常識可以確定必要微調,就微調吧。投資紀律不是表現在被規則梆架,而是建立在優質的操作。

另外建立核心持股也是有幫助的。
巴菲特蘋果就佔了大半。
你看樓上的Rock 大大,從 0050 持股起手,最後轉型到 玉山金10%以上。這樣做,是有優點的, 心態比較穩,其他就可以隨便亂搞。

我是沒辦法持股操過20隻,但核心持股或防禦股,還是至關重要。
現在有地緣政治,戰爭風險,我把基礎防禦股加大,買了大比例的特別股,中華電,再加上一些金融股,比例超過 25%, 這樣持股比例就可以拉高,降低現金部位,股票下跌,我承受的風險比例就比較低。我的思考,還是以避險為優先,避險想好了布局好了,心態就穩多了,操作比較順手。
其實我不是像你說的這樣做.
我是把原本佔總資產 99%的玉山金 +那 1%做實驗的 0050成分股分散買
在2022年中是處分99%的玉山金去買房子 .那 1%的 0050分散買處理掉一些.
而買完之後剩下的錢.一部分回來買股票 .裡面的玉山金差不多佔 10%.
再加上其他買了200多家奇奇怪怪的股票.
所以目前玉山金佔總資產不到 5%吧.房子目前佔比最高了.

所以我才會說500萬買500家也沒問題.
只要買完之後還有多出來能投資的錢.
又不影響生活就沒啥好怕的啦.
放得久的有些真的很神奇.
我自己看了也覺得很好笑.
2021年衝著郭台銘想選總統
買了台灣銘板.然後不到一年漲了快 60%我就賣掉了
覺得自己還真厲害.

隔天買了零股1股作紀念.
目前是這樣.

早知道就放著別鳥他了.
2023/12/9
今日因交易時間比較多,
所以買了22檔,
共計持股達51檔。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