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真好 wrote:在股市中,我不覺得存...(恕刪) 我怎麼會告訴你2009那波我賠到吐血股票基金帳面-70%後續,是定時定額撐過來,現在看是賺,那時連飯都不香了。從那時開始,比起追求高報酬,我更重視風險。
先說我不是什麼高手.但我覺得高手一直不見很正常啊當你認真的跟對方討論的時候常常看到寫沒什麼道理.只有酸臭味的幾行字回文.用心發表的文章別人還會笑你什麼看天氣吃飯.賭運氣買爛股票,寫個短短的幾行字可是要花兩三周蒐集好幾年的資料才分析出那個結果的.(當然啦.以後用AI跑更快了.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舉個例子來說.本人12月20發表了這篇文章.分享台灣處理水資源的問題水資源概念股這個是我這七年來研究氣候變遷的一部分內容.因為11-12月有發現跟這幾年內一樣的事情.就提早提出這個部分.裡面可以很清楚看到.很多人回文都沒提出任何理由.只一直覺得你說的東西是錯的.大家都忘了兩年前國統才因為缺水從15塊漲到45 如今從21.22開始也是快翻倍了.連討論金融股也常常看到這種現象啊我也覺得蠻好笑的又沒規定說你不能買其他家股票幹嘛一直唱衰別人手上有的股票.錢不是很多?都買不會嗎 ?
lilice wrote:保單宣告利率才2.9% 最安全的投資,其實正是最危險的投資。2.9%是穩輸不賺的投資,100萬放下去,現在還能買一萬個便當,等你退休時,大概只剩下2000個便當了。2.9% 還不如買些金控的特別股,特別股股價非常穩定,比一些美元定價的保單還穩定,而且也沒有要存6年才損益兩平的限制。我以前只看過台新戊特,但其他各大金控的特別股都可以參考一下。幾百幾千萬的投資,花個一天的時間研究,多看幾本經典的理財書藉,會很難嗎?
投資要獲利不見得需要多麽高超的技術,而是投資者的性格,個性決定命運。一般散戶投資人最容易獲利的方式是,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型或是高股息ETF,不斷的定期定額,股息再投入,持續個 5-10年,獲利一倍到幾倍,不是什麼難事,持續個20年,資產就能累積到上千萬、上億,財富自由。很多理財的書、YouTube 都有講解這樣的概念,只是知道的人多,願意執行的人少,大多所謂的「高手」只是默默的在執行而已。投資的訣竅就是,定期定額以降低投資風險,複利滾存讓獲利指數型成長,就這麼簡單兩句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