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存到1,000張00878,月領10萬股息財富自由
在存股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想存個上千張,畢竟存股張數破千是一個成就的里程碑!---但,這通常是還沒了解存上千張煩惱投資人的想法!
其實,你必須知道真實的狀況是,5張有5張的優點和煩惱,50張有50張的優點和煩惱,100張有100張的優點和煩惱,200、500、800、甚至1000張都有著其優點和煩惱!
這種感覺就像是遊戲中不論你的等級升到多高,你都還是會遇到難題需要解決一樣,絕對不是因為存股上千張而煩惱就消失了!
怎麼說還有煩惱呢?
我們來設想一下吧!以前存10張時,漲跌0.1元就是1000元,100張時會變成1萬元,而1000張時漲跌0.1卻是10萬元!一天跌個0.3,如果持股10張,頂多笑笑自己這幾天上班做了白工,但,上千張,那就是30萬了!
要持股破千,你必須視「股價」如無物(我是說真的),不然,以今天00878漲0.06來說,帳面就是6萬,而前一陣子在某一天下跌0.35,那就是35萬蒸發,如果沒有做好心態和心理建設...怎麼有辦法每天還能優閒看書、優雅存股呢?
一個人能持有多少的資產,看的是他擁有的「財商」有多少?心理建設有多少!---舉個例來說,我們都看過許多買樂透一夜致富的故事,但也聽過許多樂透得主過了幾年之後生活的反而比得獎之前還要差!這是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並沒有擁有足夠的「財商」去搭配這樣的財富,因此在心理狀態不足的狀態下,這些錢是「留不住」的!因此,如果你想要讓你的資產再往上一階,你必須先讓自己擁有足夠能匹配的上的「財商知識」!
以下圖為例,大多數人都認為資產累積應該像左圖一樣,循序漸進一路往上,但孫太想說其實真正的道路是右圖,中間時常會有「停滯期」,不見得是不能持續往上,而是要等待思維和心理建設跟上腳步,才能繼續往上邁進!
最近的我也進入到「停滯期」了...在擁有了千張00878之後,孫太幾乎每一季都可以領到30多萬,平均每個月約10幾萬,這已經大大超越了當初自己設定的目標,再繼續投入資金?如果以正常的角度來說,每筆資金投入都需要約12~16年才能完全收回,那投入資金的目的是?投入10萬,為了得到一年6千?效益不大,而投入100萬,為了得到一年6萬?
那是否不要投入100萬,我每年花6萬可以花16年?所以我近期陷入了一個投資的瓶頸,不是因為股價,也不是因為張數,更不是因為成本,而是我現在的狀態似乎黏著在這,也許等到哪天「財商觀念」更富足了,心理狀態更強壯了,持續張數就有機會持續擴大下去,資產也有機會再進一步跳升了 🥰
最後,孫太還是必須強調,我跟很多的投資達人或是專家不同,我們沒無限的籌碼或是永遠可以低買高賣(這對我們來說是神人等級的。)
我們跟大家都一樣,就是一個平凡的投資人,一個平凡的小資!投資也曾失利過,也時常看不準,也會買高,也會殺低,亂用技術指標...等等,如果有差異,大概就是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很多很大量的書籍,喜歡從眾多財商書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有紀律地去執行設定的步驟,一而再、再而三才能翻滾至今!
這是我們的存股經歷,也許不夠精彩,也許不夠華麗...但孫太自己知道,這很真實!因為每一張籌碼,都是靠我們自己慢慢累積而來!
你也是,相信在存股路上,你走過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費,每一步都算數!讓我們一起持續相互打氣,存股輕鬆學、輕鬆學存股、優雅領股息!
看起來是不是很羨慕~是不是很激勵~是不是很香
在擁有了千張00878之後,孫太幾乎每一季都可以領到30多萬,平均每個月約10幾萬
1000張1張算18塊 = 1800萬
1800萬*0.8%(總費用-自估)= 144000元
每年不論賺賠~你要先吐一筆出去
重點來了...每個月領10萬好了
平準金大概佔了將2/5...
10萬*2/5 = 4萬
等於這4萬本來就你自己的錢...
你只是預繳了券商
它在退還給你而已
另外的2/5約4萬是財產交易所得
這也是賣老本來的...多頭時有賺錢可以~空頭時沒有
重點不一定年年有(還有買賣的稅金跟手續費..一樣灌在內扣裡)
剩下的1/5 ..2萬元才是真正股利的部分
看完以後還能夠無所謂地當87~你就是87也才能真正買入878
中國人的智慧~傻人也許有傻福
機關算盡不如天一劃
也總比你拿去亂投資虧到脫褲子好太多
chadhuang wrote:
去年的878總費用率根本不是0.8%,數據錯了就算,你連股價與內扣關聯都亂講。
真的要裱框下好好紀念紀念大笑大笑大笑
施跟陳的投資邏輯不同,一個長線一個短線根本沒有對錯,兩位都同框在影片裡解釋過了幫不了你。
最新的是0.57%
我有寫0.8%是我自估啦
每年2次審核成分股
今年就5進4出了
他的兄弟檔00701是0.61%
但有過1%甚至2%多的紀錄
所以自估高股息ETF每年抓個0.8%差不多
股價18塊是湊整數比較好算
跟讓人比較容易理解
請框起來紀念沒毛病
就是講清楚說明白
投資人到底買了甚麼產品~內容到底是甚麼
歡喜買甘願受

陳的邏輯是根本不太買
施的邏輯比較有意思...他寧可買0056也不買878
施要樂活可以理解
施可是台大畢業當過的證券公司主管...你覺得他會不懂甚麼叫平準金嗎
因為被人酸是障眼法(財產交易所得)也被券商抽頭了(內扣總費用)已經很難受了....還要被人白嫖(收益平準金)
他是樂活大叔~不是87大叔
878真的完全沒優點嘛!?
如果你要當股神去亂衝...那倒不如還是乖乖一直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