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bwanli wrote:若孩子為了打工而荒廢了學業或者少了很多該享受的人生,我會很自責的。 打不打工跟荒廢學業沒什麼關係。現在大部份的年輕人,學業都是荒廢的,學歷是垃圾等級(沒用),腦子是智障等級,愚化教育非常成功的。
要不要辦學貸?一個月要多少生活費?這應該不是問爸媽......應該是小孩自己說.......因為從畢業起小孩要每月同等奉養......如果要讀那種有讀沒讀不影響工作收入的學校......我會勸小孩可以省省不用念......因為他付不起的畢了業去上班要是沒有領個四萬五萬一個月,扣除該給我的孝親費應該是連目前學生生活都比不上,想要買東買西的要維持目前生活方式要六萬七萬薪水才夠
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的認知基模不同讓小孩辦理學貸小孩A覺得父母不愛她,但自己要打拼,之後學貸還完很感謝父母的歷練小孩B覺得父母不愛她,自己又不讀書,最後怪罪學貸壓力太大,一蹶不振小孩C覺得無所謂,自己本來成年就該自己負責,也沒有影響父母的愛小孩D覺得無所謂,但對自己沒有責任心,畢業後生活陷入困難小孩E...你要怎樣決定,哪有一定你只能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跟小孩溝通,他要怎樣看,只能由他其實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只要對大家好,沒有一定的答案.
unl7911 wrote:我是說為了讓孩子深刻(恕刪) 我跟你稍微不一樣,我是跟小孩說大學的學費跟雜費的部分去申請就學貸款,但房租跟生活費我會按月定額給,由他自行去規劃使用,這樣在小孩的感受上會稍微有差異(不會覺得你就是不管他的死活),我也是想讓小孩提前感受到壓力,這樣出社會才比較不會跟啃老族一樣,而且我也早就跟小孩說好,以後不需要給我孝親費,我不想讓自己的痛苦延伸到小孩身上
unl7911 wrote:只能乖乖地給零用金了 給多給少超級難拿捏的 其實我倒覺得可以在大學這期間觀察這個人的金錢管理概念!像我讀大學的時候會時時檢視戶頭內的狀況我也試過不含房租一個月花3千生活 (不是家裡不給錢, 是我自己想試試看怎麼活下去)大學後還跟家裡拿錢也有點...所以會去找家教, 一邊體驗當老師的感覺, 一邊賺點零用錢能夠學會自我管理, 之後出社會走歪的機會就少很多
起始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不是學貸問題,家庭教育不好有沒有給學貸都差不多,畢業即失業為何要看會不會讀書來區分小孩的對待,為何小時候不要求小孩從小一起做家務,長大才說他不會整理不愛整理家務,為何小孩叛逆而自己卻對他一無所知看來大人對自己小孩還是那樣的價值觀去處理親子關係, 而不是注重從小的相處及家庭氛圍,才會來問這麼多或是以這樣價值觀來回覆
個人是跟小孩說明白了,學費我會出,生活費我會給一個標準(目前是一個月1萬元,交女友有通知父母則調高為1萬3千)。但剩下的他要自己取捨是要去家教賺錢自用,還是就這樣過。小孩目前是擔任英文家教的方式賺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的做法小孩當然會怨,怨家裡不是沒錢為什麼不多給他錢,怨當同學在交誼時他在家教,還得利用時間補上課的進度、維繫人際關係。但這不就是一種成長?對個人而言,父母在照顧跟放任成長之間就是要取捨,走在兩者間不失衡的那條線。其實不論那一端,都會讓小孩失去一些東西,但人生不就是在取捨間學習書本內外的知識,才能書本內外兼融學習,培養出自己以後生活的能力?